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召平

作品数:189 被引量:2,815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66篇矿业工程
  • 65篇天文地球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1篇煤层气
  • 40篇煤层
  • 29篇储层
  • 20篇煤储层
  • 19篇气井
  • 18篇煤层气井
  • 16篇顶板
  • 15篇地质
  • 15篇盆地
  • 14篇煤矿
  • 12篇地应力
  • 12篇突水
  • 12篇
  • 11篇底板
  • 10篇煤层顶板
  • 10篇滑坡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9篇网络
  • 7篇岩石

机构

  • 156篇中国矿业大学...
  • 38篇三峡大学
  • 22篇山西晋城无烟...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山西蓝焰煤层...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煤炭科学研究...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北京工业职业...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东北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郑州煤田职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87篇孟召平
  • 28篇彭苏萍
  • 12篇姚爱军
  • 12篇易武
  • 8篇李国富
  • 7篇郭彦省
  • 7篇师修昌
  • 6篇李国庆
  • 6篇刘珊珊
  • 6篇潘结南
  • 5篇王保玉
  • 5篇田永东
  • 5篇李阳
  • 5篇凌标灿
  • 5篇甘莉
  • 5篇李超
  • 5篇张文君
  • 5篇王争
  • 5篇周显俊
  • 4篇王睿

传媒

  • 31篇煤炭学报
  • 27篇煤田地质与勘...
  • 1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篇煤炭科学技术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煤炭技术
  • 3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中国煤田地质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2006年深...
  • 1篇电脑编程技巧...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天然气工业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17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19篇2006
  • 3篇2005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炭开采对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及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12年
煤层底板变形破坏除受地质因素控制外,还受开采因素影响。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煤炭开采对回采工作面底板应力、应变和破坏及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岩石的渗透性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为应变的函数,在微裂隙闭合和弹性变形阶段,岩石的原生孔隙和裂隙容易被压密,岩石的渗透率随应力的增加由大变小明显,当应力增大至极限强度时岩石试件破坏形成贯穿裂隙,岩石的渗透率迅速增大至最大,不同岩性岩石存在一定差异性;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煤层底板岩层在横向上划分为原岩应力区、超前压力压缩区、采动矿压直接破坏区和底板岩体应力恢复区4个区。煤层底板岩体的渗透性随着煤炭开采底板岩体变形破坏而呈规律性变化。
孟召平王保玉徐良伟吴志远白刚路波涛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层底板渗透性
不同围压下砂岩孔渗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07
2003年
采用三轴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分析了砂岩储层岩石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和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孔渗性,建立了砂岩岩石应力-应变与渗透率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岩石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的总体规律是在弹性阶段渗透率随应力的增大而略有降低,进入弹塑性阶段后随着新生裂隙的扩展、贯穿,岩石的渗透率先是缓慢增加然后急剧增大,在峰前或峰后达到极大值,残余流动阶段原有裂隙开始压密闭合,渗透率开始降低。砂岩的孔渗性与其所承受的有效侧压大小密切相关,表现为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随侧压的增大而减小,且服从对数函数变化规律;成岩作用不同的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减小的速度和程度不同,表现为在侧压的作用下,成岩作用程度较弱的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或渗透率减小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地高于成岩作用程度较强的砂岩。
彭苏萍孟召平王虎马春丽潘结南
关键词:岩石力学围压砂岩油气开发
新集矿区煤储层渗透性与地应力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水力压裂法对新集矿区山西组的S5、S9测孔的原地应力进行测试,研究煤储层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建立煤储层地应力与煤层埋藏深度的关系模型;通过对煤岩体内裂隙随正应力的变形研究,建立三维渗透率-地应力关系模型。为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张娟孟召平师修昌
关键词:煤储层地应力埋藏深度
絮凝剂聚硅酸锌铁(PZFSiC)的研制和性能被引量:13
2006年
在高模数水玻璃溶液中加入酸制备出聚硅酸,再引入适量的金属离子M(Zn、Fe),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无毒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锌铁(PZFSiC)。探讨了M与SiO2不同浓度比和不同pH值对PZFSiC的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种不同的水样进行了絮凝实验,确定出水处理中最佳絮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ZFSiC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在使用PZFSiC时,适应的pH范围广。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大而致密的絮体,沉降迅速,浑浊度去除率超过98%,COD去除率达93%。处理后的废水,出水水质好,水样澄清透明。在与同类絮凝剂对比实验中,效果优于PZSiC和PFSiC。
甘莉孟召平
关键词:环境工程絮凝剂絮凝浑浊度废水处理
煤矿区煤层气富集靶区选取与工厂化开发成套技术
贺天才邹冠贵王保玉杜文凤孟召平杨陆武师素珍田永东付峻青宋斌王占刚何登科崔凡郑晶许献磊
晋城矿区是全国唯一进入产业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稳定气田,抽采量约占全国抽采量的一半和山西省的70%。然而传统的煤层气开发多以直井分散作业模式为主,单井产量低,井网密度大,管网集输困难,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开发效率。项目围绕煤...
关键词: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煤矿区
开滦范各庄井田12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地质评价被引量:20
2010年
根据隔水层的岩性和结构特征,提出了评价隔水层隔水性能的岩性-结构评价方法;并在突水系数中考虑隔水层的岩性-结构特征,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分类.针对开滦范各庄井田12煤层底板突水地质条件实际,系统分析了12煤层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厚度及其特征、隔水层的岩性及其分布和断裂构造条件,对开滦范各庄井田12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煤层底板隔水性能取决于隔水层岩性和断裂构造,随着底板泥岩百分比含量和厚度的增加,隔水层抵抗水压的能力增强,隔水性能变好;随着断裂发育程度的增加,底板隔水层由完整结构、块裂结构到碎裂结构和松散结构,底板隔水性能降低,且完整底板泥岩层的抗水能力明显大于含裂隙的底板泥岩层.开滦范各庄井田12煤层底板发生突水的水源以12~14煤层间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为主,其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厚度由井田的浅部向深部增厚;含水层水压随其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呈线性关系,且富水性增强;12煤层底板隔水性能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且突水危险性增强.
孟召平王睿汪元有刘建张江华袁杰
关键词:煤层底板突水
沁水盆地煤储层地温场条件及其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被引量:2
2023年
煤储层地温场条件是影响煤层气赋存与产出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生产情况来看,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煤层气开发井的产气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开展煤储层地温场条件研究,揭示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对于低地温区煤层气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地温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沁水盆地3号煤层和15号煤层地温及其梯度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揭示了煤储层地温分布规律,提出了煤储层地温梯度等级划分标准,圈定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储层地温梯度小于1.6℃/hm的地温低异常区,揭示了研究区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分布及其受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恒温带温度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的趋势,恒温带深度由北向南逐渐变浅,恒温带温度为13.2~15.2℃,恒温带深度为27.4~33.1 m。沁水盆地煤储层地温及其地温梯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3号煤储层温度为14.6~100.9℃,平均为30.58℃,地温梯度为0.008~3.770℃/hm,平均为1.62℃/hm;15号煤储层温度为15.3~111.8℃,平均值为33.28℃,地温梯度为0.046~5.350℃/hm,平均为1.87℃/hm;大地热流值为0.93~94.60 mW/m^(2),平均为41.5 mW/m^(2),低于我国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3 mW/m^(2)),反映出本区处于稳定的构造-热状态之中。根据地温梯度,圈定了研究区3号和15号煤储层地温梯度小于1.6℃/hm的地温低异常区呈条带状分布于盆地东北和东部一带,面积分别占盆地总面积25.2%和27.9%,煤层气资源量近1.0万亿m3。煤储层地温梯度随着底板标高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随着煤储层有效埋深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进一步揭示了地壳抬升剥蚀作用和地下水补给与渗流作用对研究区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的控制机理。
孟召平禹艺娜李国富田永东王宇红
关键词:煤储层地温场沁水盆地
深部温度、压力条件及其对砂岩力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0
2006年
深部岩石处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其中温度和压力条件对岩石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温度和压力条件入手,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石碳系和三叠系砂岩所处的地温和地压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三轴岩石力学测试系统研究砂岩的力学特性,剖析深部条件下不同温度和压力对砂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砂岩力学性质与温度和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砂岩力学强度与其所处的地温环境和地应力环境密切相关,表现为岩石的刚度和强度均随温度的增大而降低,且砂岩破坏后其残余强度值也相对降低。而岩石的刚度和强度均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其破坏机制也均随围压的增大而发生转化。
孟召平李明生陆鹏庆田军啟雷旸
关键词:岩石力学砂岩岩石力学性质
驾掌寺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驾掌寺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粒间孔和溶蚀孔最为发育,为中孔中渗和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受成岩作用和沉积微相双重因素影响,垂向上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而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平面上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沙一段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沙三段河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也是滚动勘探、开发调整的方向。
李明生孟召平朱红梅寇石
关键词:成岩作用次生孔隙碎屑岩储层特征
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和高煤阶煤中甲烷吸附—扩散性能的实验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煤/页岩中甲烷的吸附—扩散性能是煤层气/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对晋城矿区寺河井田二叠系山西组3号煤层样和华南古生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进行低温液氮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剖析了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和高煤阶煤中甲烷的吸附—扩散性能,建立了煤/页岩中甲烷的吸附—扩散性模型,对比分析了煤/页岩中甲烷的吸附—扩散性能的差异性和控制机理。结果表明,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样和高煤阶煤样的孔容均主要由介孔和大孔贡献,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贡献,且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样纳米孔隙更发育,比表面积和孔容要大于煤样。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和高煤阶煤中甲烷的吸附和扩散规律服从Langmuir方程,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中甲烷吸附性能明显低于高煤阶煤,且随着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TOC含量的增加而增高;但其对甲烷扩散性能要高于高煤阶煤一个数量级。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样中孔隙多为开放型,而高阶煤基质孔隙多为半封闭型。对于半封闭型孔隙,强吸附质的溶入会改变吸附剂的大分子结构,其吸附与解吸过程不是可逆的,存在解吸滞后现象,导致高演化富有机质页岩与高煤阶煤中甲烷解吸—扩散过程与扩散—吸附过程中的扩散性能差异性。
孟召平刘金融李国庆
关键词:扩散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