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致陆

作品数:88 被引量:85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农产
  • 16篇农产品
  • 13篇农业
  • 13篇大麦
  • 11篇实证
  • 8篇调查数据
  • 8篇农产品贸易
  • 8篇技术效率
  • 8篇产品贸易
  • 8篇一带一路
  • 6篇羊毛
  • 6篇实证分析
  • 6篇农牧
  • 6篇农牧户
  • 6篇粮食安全
  • 6篇牧户
  • 5篇影响因素
  • 5篇中国大麦
  • 5篇实证研究
  • 5篇粮食贸易

机构

  • 5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安徽财经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吉林省图书馆
  • 1篇中国农学会

作者

  • 85篇孙致陆
  • 47篇李先德
  • 18篇肖海峰
  • 5篇贾小玲
  • 4篇周加来
  • 4篇陈秧分
  • 3篇张京
  • 2篇刘合光
  • 2篇贾娟琪
  • 2篇陈珏颖
  • 2篇蔡鸿毅
  • 2篇龚谨
  • 1篇吕晓英
  • 1篇李瑞锋
  • 1篇李培玲
  • 1篇王贝贝
  • 1篇钱静斐
  • 1篇王济民
  • 1篇耿仲钟
  • 1篇刘秉宇

传媒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农业现代化研...
  • 7篇农业展望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世界农业
  • 5篇农业经济与管...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3篇国际贸易问题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中国流通经济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农产品市场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国际贸易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农村经济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挤入”与“挤出”效应--来自中国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根据中国1979-2009年的数据,对FDI与中国国内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国内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FDI对于国内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在短期内,FDI对国内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国内投资对FDI也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
孙致陆肖海峰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挤入效应挤出效应
农户对猪肉可追溯系统的评价研究——基于北京市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北京市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户对猪肉可追溯系统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系统实施情况、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完备程度、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职责执行情况的评价总体均较高,农户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参加系统对自身养殖行为实际作用的评价则总体不高,记录《生猪养殖档案》和《动物防疫手册》的农户对记录信息的时间耗费和费用支出及记录的难易程度的评价总体较高;耳标存在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监管缺失或不到位、技术培训不到位是北京市猪肉可追溯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和养殖规模越大的农户对系统的总体评价也越高;生猪养殖收入所占比重越高的农户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参加系统对自身养殖行为的实际作用的评价越高,生猪养殖收入所占比重越低的农户对系统实施情况、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完备程度、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职责执行情况的评价越高。
孙致陆肖楠
关键词: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
世界大豆产品贸易变动及其效应分解被引量:11
2019年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分析了1995—2016年世界大豆产品贸易演变特征,并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和中国、荷兰、日本等主要进口国为例,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分阶段对世界大豆产品贸易变动进行了效应分解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大豆产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其贸易市场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都较为稳定,贸易市场集中度和贸易产品集中度一直均较高;从主要出口国看,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是引起世界大豆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竞争力和出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且其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从主要进口国看,国际市场供给和竞争力是影响世界大豆产品进口变动的最主要原因,进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竞争力和进口结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孙致陆
关键词:大豆贸易粮食种植结构贸易竞争力
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演进趋势及其国际比较——基于出口技术附加值的视角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数据,从出口技术附加值视角,分析了1995-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演进趋势及国际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总体上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升级,高技术和中等偏上技术农产品已成为主要出口农产品,但低技术和中等技术农产品出口比重仍较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明显落后于主要样本发达国家,且对其进行赶超的"后发优势"也不强,但持续优于多数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且提升速度不具有明显相对优势;中国与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互补性均趋于增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对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均具有相对更强的竞争压力;中国农产品出口不存在"Rodrik悖论"。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农产品演进趋势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和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被引量:12
2020年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是农业合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总结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和出口潜力。研究表明,2002—2017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平均为0.665,其中2002—2014年平均效率呈上升趋势,而2015—2017年出现下滑。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差异较大且波动明显,农产品出口潜力仍有增长空间。出口效率受到欧亚经济联盟、政府监管和社会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应重点开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两个有较大贸易潜力的农产品市场,促进边境贸易,提高农产品贸易便利程度,加强与中亚五国的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积极开展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
吕晓英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演变趋势及其虚拟耕地资源流量估算被引量:25
2019年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互利共赢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农业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粮食出口国经贸关系,对中国更好地充实耕地资源占有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例,分析了1995—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演变趋势,并估算了双方粮食贸易的虚拟耕地资源流量。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量持续波动变化,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净进口地位且净进口量不断增长,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增速更快且中国主要出口稻米、主要进口稻米和玉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2008—2012年和2013—2016年,中国通过粮食贸易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别累计净进口虚拟耕地83.60万公顷和403.53万公顷,其中通过稻米贸易分别累计净进口虚拟耕地73.84万公顷和239.74万公顷。
孙致陆贾小玲李先德
关键词:粮食贸易虚拟耕地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对1992—2011年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澳农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同时存在,并且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中澳农产品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逐渐增强;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近年来有所增强;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澳大利亚市场开放度、澳大利亚对华直接投资和农产品贸易不平衡对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国际农业经济与政策情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运用Citespace引文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技术,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文献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遵循科学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法、共被引分析法、词频和共现分析法等相关理论原理,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17种Agriculture Economics&Policy类期刊所刊载的3 777篇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该领域研究热点、前沿、科研合作、核心作者、资助基金等知识图谱。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赫斯特指数、忠诚度、泡沫、奶牛场、道德风险、碳定价、假设偏差、差异、全要素生产率、食物多样性等主题。研究前沿是:全球化、贫困、减低、消费者、实验性、优先权、生物燃油、价格等主题。此外,本研究发现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是Rodolfo M、David Zilberman、Ludwig Theuvsen、Oliver Musshoff、Jikun Huang、Scott Rozelle、Bradley J.Rickard、T.S.Jayne等人,主要资助机构是美国交通运输部、欧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农业部等。通过研究,为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近5年国际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科研合作、基金资助机构等方面的发展动态提供参考。
苏福刘秉宇王建平孙致陆陈秧分
关键词:情报分析信息可视化技术
农业FDI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的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本文基于Battes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了农业FDI影响下的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根据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FDI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FDI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劳动力投入质量、农业资本投入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自然灾害则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农业在总体上出现了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并存的局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面板数据
我国农药使用强度的演进特征与省际收敛——基于199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推进农药减量使用和科学使用,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分析1991-2014年我国农药使用强度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药使用强度的省际收敛情况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均显著提高,东、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总体上依次递减;各地区农药使用强度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的绝对差距均进一步扩大,且东部地区省份的绝对差距显著大于中部地区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σ收敛趋势不具有一致性,全国各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绝对差距未显著缩小,中部地区省份显著缩小,东部地区省份则显著扩大;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具有一致性,初期农药使用强度较低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更快,离自身稳态值越远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也越快;与东、西部地区省份相比,中部地区省份农药使用强度的收敛速度要更快。最后,提出开展区域性综合防治、推行可持续防控、加强监测预警等科学有效控制农药使用的政策建议。
孙致陆贾娟琪李先德
关键词:农药演进特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