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秧分

作品数:93 被引量:1,87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农业
  • 12篇乡村
  • 11篇影响因素
  • 9篇农村
  • 8篇农户
  • 8篇粮食安全
  • 7篇农业投资
  • 7篇乡村发展
  • 6篇中国农业
  • 6篇土地利用
  • 5篇农业发展
  • 5篇城乡
  • 5篇一带一路
  • 4篇中国乡村
  • 4篇农业合作
  • 4篇走出去
  • 4篇非农
  • 4篇大豆
  • 3篇实证
  • 3篇土地管理

机构

  • 68篇中国农业科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国家农业信息...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湖南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农业农村部规...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93篇陈秧分
  • 18篇刘彦随
  • 14篇李先德
  • 11篇王国刚
  • 10篇刘玉
  • 9篇王介勇
  • 7篇李裕瑞
  • 6篇王丽娟
  • 5篇杨忍
  • 4篇龙花楼
  • 4篇钱静斐
  • 4篇孙致陆
  • 4篇陈玉福
  • 3篇林目轩
  • 3篇翟荣新
  • 3篇师迎春
  • 3篇尧德明
  • 3篇王良健
  • 3篇孙炜琳
  • 3篇何琼峰

传媒

  • 7篇经济地理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6篇世界农业
  • 5篇地理研究
  • 5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地理学报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农产品市场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经济纵横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7年
以京津冀地区171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94,2000,2006和2012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2000和2012年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果。1)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均衡,空间分异显著。京津唐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但近年来北京所辖区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较慢,高高集聚单元数明显减少;石家庄市周边出现新的高高集聚类型区;张家口、承德、保定和邢台所辖多数县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2)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并且两极分化趋势不明显;4个年份中,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程度减弱。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明显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171个县域各控制变量的参数估计结果和回归系数均不相同,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驱动因素呈现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其中,上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因此,应结合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和影响因子的效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和提升区域农业劳动生产率。
刘玉郑艳东陈秧分
关键词: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地理加权回归
大麦青稞育种与推广的经济效益分析——以新疆奇台综合试验站为例
2017年
以新疆奇台综合试验站为例,构建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测算了该试验站选育的代表性品种新啤8号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具有高产、稳产等优良性状且符合部颁生产优质麦芽标准的新啤8号的投入产出比为4.27,具有较好的投入产出效率,在育种方面较为成功,但在推广乃至大麦产业发展环境方面仍然面临较大的瓶颈与不足,需要新疆奇台综合试验站乃至整个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加以重视和解决。
孔建平李先德李培玲陈秧分孙致陆
关键词:大麦农业科研成果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跨区域投资区位及其决策机制——以浙江省为例
2022年
农业跨区域投资对于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省跨区域农业投资项目库,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从宏观上解析农业跨区域投资的区位影响因素,结合微观调查法从投资主体视角分析其区位决策机制。研究表明:浙江农业跨区域投资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由东部向西部递减的区位特征,且主要集中在周边省(市)和农业大省;耕地资源条件、农业发展基础、与产业类型相匹配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与产品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是农业跨区域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跨区域投资区位决策中,农业投资者除了关注土地、劳动力、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优惠政策等经济因素外,还较关注社会治安、民风状况、政府部门工作效率、领导重视程度等社会政治因素。据此,提出了农业“精准招商”策略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王丽娟陈秧分徐梦洁
关键词:农业投资区位选择
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被引量:131
2012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以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人口过疏化、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论文基于农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子系统综合评价与层次逐级判断组合研究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并进行了地域分区。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集中于北方边境和东部沿海发达县域,两湖平原、中部传统农区空心化也较为突出;低值区集中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西南山区等落后山区。按照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新疆经济平稳发展型空心化中低值区等10个农村空心化大区,以及北疆农村空心化出现区等47个亚区。研究结果可为有序、分区、分类推进中国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杨忍刘彦随陈秧分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新阶段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基于产业安全视角被引量:15
2022年
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农业外部风险的加剧和大国小农、资源紧张、农产品供给紧平衡的基本国情、农情对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重塑农业产业竞争力内涵、谋划提出新阶段农业产业竞争力战略构想,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提出了"安全多元、绿色高效、核心掌控、自主竞争"的农业产业竞争力观,基于安全保障力、产业控制力、市场竞争力3个核心要素,构建了新阶段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据此剖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面临的突出短板。在完成新阶段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拓展农业产业增值空间、推动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现代化、提升国际农业合作话语权、推动农业科技优先发展五大举措。
吴孔明毛世平谢玲红张琳孙炜琳张俊飚王国刚陈秧分王晓君
关键词:农业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
地方财政支农与农业生产效率改进: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财政支农政策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1993~2003年中国各省市面板数据,量化分析地方财政支农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无助于三大地区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改进;东部土地生产效...
陈秧分但文红
关键词:地方财政财政支农生产效率
文献传递
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大国比较与政策启示(英文)被引量:11
2018年
中国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日益成为中国农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短板。如何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缺乏清晰的一致的理论与经验支撑。本文尝试以1961–2013年间全球32个主要农业大国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收敛指数、相关系数、非参数检验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各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差距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其中日本等土地资源稀缺国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跃迁,印度等国家与领先国美国的发展差距相对扩大;(2)农业劳动力剩余程度、农产品加工化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资源禀赋、农业机械化水平、生物化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效应则持续降低甚至不再显著,一定程度上表明农业生产由侧重实现集约化、集中化与规模化转向更加关注市场化、多样化与优质化,是推动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的经验所在;(3)中国人多地少以及农业劳动力占比仍超过30%的基本国情,决定当前政策应以提高以小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效率为重点,中长期则需通过诱致性技术进步、生产要素替代、多功能农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安排来根本上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
陈秧分李先德刘玉
关键词: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政策
兼顾风险和成本的中国大豆进口布局优化被引量:4
2022年
文章构建风险—成本双目标规划模型,利用2000—2020年大豆贸易数据,分析中国进口大豆的优化布局策略。结果显示:(1)中国大豆进口更注重于控制经济成本,相对忽视规避市场风险,进口布局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2)2017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超过了安全、经济的适宜范围,需要适度控制大豆进口规模增长。(3)从各国最优进口量来看,巴西和美国的进口优化空间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这凸显了稳定巴西、美国大豆进口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致力于挖掘阿根廷、加拿大、俄罗斯等大豆来源国以及巴拉圭、玻利维亚等潜在来源国的大豆产能。(4)美国国家风险增加、巴西出口减少、国内需求增加时,均会加大中国大豆进口成本和风险。因此,中国对内应切实扩大国内大豆与油料生产,对外需要释放稳定的经贸合作预期,保障巴西和美国大豆进口规模的基本稳定,并致力于深挖全球大豆生产和出口潜力。未来需整合构建大豆全球供应链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加强对大豆经贸合作情景的模拟预测,保障以中国为主的供应链体系安全运转。
卢昱嘉陈秧分洪宇
关键词:经济成本多目标规划风险评估供应链
全球负责任农业投资规则的发展进程及中国的应对策略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农业国际投资日趋扩大,由此造成的影响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等陆续出台重要国际文书,指导各方开展负责任的农业投资。本文就这些国际规则的出台背景、实施与强化过程、对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如何适应和运用国际规则推动农业"走出去"提出了思考建议。
赵立军李先德陈秧分
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转型与配置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刘彦随王介勇卢艳霞龙花楼陈玉福姜广辉李玉恒李裕瑞陈秧分杨忍刘玉王国刚方方李婷婷
该项目以环渤海地区为案例区,基于该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格局的变动分析,深入揭示城乡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地域功能分区及其土地利用配置的情景,在全面分析环渤海城乡转型发展态势和区域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主体利...
关键词:
关键词:土地利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