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令秋

作品数:133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2篇超声
  • 44篇动脉
  • 32篇心动图
  • 32篇超声心动图
  • 28篇冠状
  • 22篇主动脉
  • 22篇冠状动脉
  • 19篇心肌
  • 19篇三维超声
  • 19篇实时三维超声
  • 17篇描记
  • 17篇描记术
  • 16篇动脉瓣
  • 16篇心动描记术
  • 16篇三维超声心动...
  • 16篇实时三维超声...
  • 16篇主动脉瓣
  • 15篇左心
  • 13篇心房
  • 10篇植入

机构

  • 9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中西医...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自贡市中医医...
  • 2篇阜宁县中医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肛肠专科...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452...
  • 1篇米易县人民医...

作者

  • 131篇孔令秋
  • 56篇伍洲
  • 48篇唐红
  • 39篇黄大军
  • 34篇张宏才
  • 33篇康彧
  • 31篇殷拥军
  • 28篇许勇
  • 22篇赵珏
  • 18篇许勇
  • 18篇李燕伟
  • 18篇张攀
  • 14篇魏薪
  • 13篇宋海波
  • 12篇聂谦
  • 10篇韦馨
  • 10篇张嬿
  • 9篇李享
  • 7篇王芳
  • 7篇冯沅

传媒

  • 3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5篇中华超声影像...
  • 8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临床超声医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3篇2012年十...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家庭用药
  • 2篇中华心脏与心...
  • 2篇中华诊断学电...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2篇2010中国...
  • 2篇第四届中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9篇2018
  • 20篇2017
  • 23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21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内膜及心外膜途径消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心内膜和/或心外膜途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室性心动过速(VT)行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定的DCM患者VT消融流程,根据临床VT的不同诱发结果,采用不同的消融终点,联合心内膜和心外膜途径消融治疗。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DCM合并VT患者,评价射频消融疗效。结果共17例患者完成射频消融。其中14例通过心内膜标测消融,3例联合心外膜标测消融。术中10例患者诱发并记录到19种VT,加上1例无休止性发作的VT,以临床VT不能诱发为消融终点,DCM患者VT消融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0.91%(10/11),平均随访(17.6+3.5)个月,2例复发。余6例未能诱发临床VT,根据发作时临床心电图,起搏标测确定临床VT出口后消融出口附近异常电位,6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晚电位和碎裂电位消失或电压降低至少50%),平均随访(18.9±5.3)个月,其中2例复发,但发作频度明显降低。结论对DCM的VT患者,联合心内膜和心外膜途径消融,根据临床VT的不同诱发结果而采用不同的消融终点,可简化消融方法,提高DCM患者VT射频消融成功率。
杨庆孔令秋付华胡宏德崔凯军刘兴斌姜建
关键词: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消融
病例183:中年男性,烦渴多尿、高血压、低血钾症、代谢性碱中毒
2017年
患者,男性,47岁,因“反复双下肢无力伴血压升高2年”于2016年3月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我院)心内科。人院2年前其体检发现血压150/95mmHg(1mmHg=0.133kPa),偶有头晕。
张攀孔令秋黄大军李享张宏才伍洲殷拥军赵珏
关键词:代谢性碱中毒高血压低血钾症病例多尿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是心脏彩超发展的重大飞跃,克服了经胸超声的很多缺点,在疾病诊断与治疗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现就其在二尖瓣疾病的应用做一综述。
孔令秋唐红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图二尖瓣
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一例
2015年
患者男性,2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0年",于2013年11月入院.10年前患者开始出现胸闷、气促,无胸痛、发热、盗汗及体质量减轻等.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建议介入封堵,患者因经济原因而未行手术.其后患者胸闷、气促反复出现,活动耐量明显降低,且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1年前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
孔令秋唐红
关键词:升主动脉艾森曼格综合征房间隔缺损反复胸闷体质量减轻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冠状动脉开口位置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测量冠状动脉开口与心室一动脉交界距离的可行性。方法65例因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中采集主动脉根部RT-3DTEE图像,利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重建主动脉瓣环,生成瓣环高度参数,同时观察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并分别测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与心室一动脉交界的距离(L-AA、R-AA)。结果65例患者中49例可较清晰地显示双侧冠状动脉开口;其余16例患者中,6例可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3例仅显示左冠状动脉开口。右冠状动脉显示率为84.61%(55/65),左冠状动脉显示率为81.54%(52/65)。L-AA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值分别为(15.5±1.9)mm、(12.8±1.5)mm,R-AA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值分别为(13.7±1.8)mm、(12.4±1.7)mm,二者收缩期及舒张期测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收缩期测值大于舒张期。通过RT-3DTEE重建主动脉瓣环,其自动生成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主动脉瓣环高度均值分别为(9.5±1.0)mm、(9.4±0.9)mm,二者均低于同时相心室一动脉交界与冠状动脉开口距离。结论RT-3DTEE及瓣环定量分析软件不仅能重建主动脉瓣环三维形态,还可显示并测量心室一动脉交界与冠状动脉开口距离。
孔令秋任奔康彧魏薪宋海波韦馨唐红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血管主动脉瓣狭窄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超声及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与诊断价值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比较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PAPVD)的超声及多排螺旋CT(MD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9例经超声及MDCT诊断,并经过手术确诊为PAPVD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对比超声及CT在本...
孔令秋唐红王芳冯沅安琪赁可宋海波
文献传递
病例169:中年女性,反复心肌梗死、脑梗死、消化道出血
2016年
患者,女性,54岁,因"突发胸闷4h"于2015年9月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我院)胸痛中心。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危险因素,入院前3个月曾因"下壁心肌梗死"在当地医院溶栓治疗(具体诊治过程不详),自述其有一姐姐在十余岁时因“鼻出血”死亡。
李燕伟孔令秋殷拥军伍洲张宏才许勇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矛盾栓塞抗心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卵圆孔未闭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RT-3DE与多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mRT-3DE)测量5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和27例左心室扩大者(病例组...
韦馨唐红康彧何佰永任奔孔令秋
关键词:心室收缩功能
文献传递
益心通脉汤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证疗效观察
:评价益心通脉汤防治冠心病(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证)的疗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病例60例,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联合益心通脉汤口服组(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用药前、用药后半年的中医证候量表中医证...
许勇聂谦殷拥军孔令秋
关键词:冠心病益心通脉汤气虚血瘀疗效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乳头肌移位的超声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二尖瓣乳头肌移位的解剖特点,结合电生理及解剖学,解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疗效不一的可能机制.方法 47例DCM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组(CLBBB组)和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组(NCLBBB组),以左室腔中心为原点,测量二尖瓣前、后乳头肌相对左室前壁在心动周期内的角度变化(AngⅠ、AngⅡ),并分别测量乳头肌相对距离的变化(A-PD),将其测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患者Ang Ⅰ、AngⅡ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CLBBB组相比,NCLBBB组A-PD测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LBBB组相比,CLBBB组AngⅠ、AngⅡ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M患者均合并二尖瓣乳头肌移位,但CLBBB患者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孔令秋伍洲席晶晶胡利群许勇康彧张嬿唐红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二尖瓣乳头肌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