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SOI
  • 10篇电路
  • 8篇CMOS/S...
  • 7篇半导体
  • 6篇MOSFET
  • 5篇电路模拟
  • 5篇CMOS
  • 4篇体效应
  • 4篇全耗尽
  • 4篇集成电路
  • 4篇浮体效应
  • 4篇半导体材料
  • 4篇SIMOX
  • 3篇短沟道
  • 3篇自对准
  • 3篇自对准硅化物
  • 3篇沟道
  • 3篇硅化物
  • 3篇半导体器件
  • 3篇SPICE

机构

  • 27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28篇奚雪梅
  • 21篇王阳元
  • 11篇张兴
  • 11篇李映雪
  • 3篇赵清太
  • 3篇林成鲁
  • 3篇徐立
  • 3篇王兆江
  • 2篇武国英
  • 2篇魏丽琼
  • 2篇甘学温
  • 2篇程玉华
  • 1篇何进
  • 1篇品书
  • 1篇王佑祥
  • 1篇胡正明
  • 1篇陈新
  • 1篇石涌泉
  • 1篇宛辉
  • 1篇姚淑德

传媒

  • 10篇Journa...
  • 5篇电子学报
  • 4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微电子学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电子科技导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 9篇1996
  • 6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微米CMOS/SOI(SIMOX)器件模型,电路模型及其制备
奚雪梅
关键词:浮体效应
适于器件及电路分析的全耗尽短沟道LDD/LDS SOI MOSFET器件模型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系统描述了全耗尽短沟道LDD/LDSSOIMOSFET器件模型的电流电压特性。该模型扩展了我们原有的薄膜全耗尽SOIMOSFET模型,文中着重分析了器件进入饱和区后出现的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及由于LDD/LDS区的存在对本征MOS器件电流特性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同时,本电流模型将本征MOSFET模型与LDD/LDS区分开,形式简洁,参数提取方便,便于移植入电路模拟程序中。
奚雪梅王阳元
关键词:半导体集成电路
薄膜SOI/CMDS的SPICE电路模拟
奚雪梅
关键词:电路模拟
短沟道CMOS/SOI器件加固技术研究
1996年
通过大量辐照实验分析了采用不同工艺和不同器件结构的薄膜短沟道CMOS/SIMOX器件的抗辐照特性,重点分析了H2-O2合成氧化和低温干氧氧化形成的薄栅氧化层、CoSi2/多晶硅复合栅和多晶硅栅以及环形栅和条形栅对CMOS/SIMOX器件辐照特性的影响,最后得到了薄膜短沟道CMOS/SIMOX器件的抗核加固方案.
张兴奚雪梅王阳元
关键词:CMOS/SOI器件半导体器件
超薄SOI应用SALICIDE技术的薄膜厚度优化研究
1995年
在SOI材料上采用钴(Co)自对准硅化物技术,研究了减薄后的SOI上钻溅射厚度的优化问题,着重分析了在硅膜厚度一定时钴膜厚度改变、钴膜厚度不变而硅膜厚度变化对硅化物形成后薄层电阻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TCo:TSi≈1:3.6的近似方法优化粘膜厚度,会得到薄层电阻最低的硅化接触,改善其接触特性。
奚雪梅徐立闫桂珍孟宪馨李映雪王阳元
关键词:SOI自对准硅化物厚度最佳化
退火方式和气氛对SIMOX材料质量的影响
1995年
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退火程序、退火气氛和注人方式对SIMOX材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重或三重注人并在Ar+0.5%O2中退火,可以获得光滑平整的Si/SiO2界面和高质量的表面硅层。
李映雪王兆江张兴奚雪梅王阳元姚淑德林成鲁
关键词:退火SIMOX
短沟道CMOS/SIMOX器件与电路的制造
1995年
本文简要介绍短沟道CMOS/SIMOX器件与电路的研制。在自制的SIMOX材料上成功地制出了沟道长度为1.0μm的高性能全耗尽SIMOX器件和19级CMOS环形振荡器。N管和P管的泄漏电流均小于1×10-12A/μm,在电源电压为5V时环振电路的门延迟时间为280ps。
张兴李映雪奚雪梅王阳元石涌泉
关键词:CMOS器件集成电路
自对准硅化物SOI/CMOS技术研究
1995年
在SOI/CMOS电路制作中引入了自对准钴(Co)硅化物(SALICIDE)技术,研究了SALICIDE工艺对SOI/MOSFET单管特性和SOI/CMOS电路速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SALICIDE技术能有效地减小MOSFET栅、源、漏电极的寄生接触电阻和薄层电阻,改善单管的输出特性,降低SOI/CMOS环振电路门延迟时间.提高SOI/CMOS电路的速度特性。
徐立奚雪梅武国英李映雪王阳元
关键词:自对准硅化物SOICMOS集成电路
SOI技术占领市场还有待时日
1998年
1997年国际SOI(绝缘层上的硅)会议于10月6~9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召开,有200余名学者与会。会上发表论文90余篇,内容涉及材料制备与表征,器件物理,模型模拟,电路制造与应用等方面。 1 SOI材料制备主要是SIMOX和硅片键合两种材料的质量改善。日本Komatsu Electronic Metals公司对SIMOX材料在过去ITOX(Internal Thermal Oxidation)新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低注入剂量2.8×1017cm-2,传统注入剂量为1.8×1018cm-2.美Sandia Lab加H2气氛(5%H2+95%N2)退火来减小埋氧化层泄漏电流。在Unibond技术中,Bell Lab提出了一个多种离子共注入引起硅内空洞的机制。也有分析SOI材料缺陷特征,并提出增加B+注入来降低Si片裂开的温度,但所有工作仍是在SOI材料的改进上。
奚雪梅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硅片SOI技术
退火气氛对SIMOX材料Si/SiO_2界面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利用TEM、AES、XPS技术分析研究了不同退火气氛对SIMOX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入能量和剂量以及退火温度和时间都相同的条件下,在Ar+0.5%O2中退火,可以获得光滑平整的Si/SiO2界面,而在纯N2气氛中退火,Si/SiO2界面极不平整,且界面附近晶体质量较差.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李映雪奚雪梅王兆江张兴王阳元林成鲁
关键词:SIMOX材料二氧化硅退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