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咸立强

作品数:93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文学
  • 9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文学
  • 25篇创造社
  • 14篇翻译
  • 9篇代文
  • 7篇现代文
  • 7篇现代文学
  • 7篇出版
  • 6篇意象
  • 5篇中国现代文学
  • 5篇文学创作
  • 4篇意蕴
  • 4篇知识分子
  • 4篇文学观
  • 4篇伙计
  • 3篇研究会
  • 3篇译介
  • 3篇少年
  • 3篇少年维特之烦...
  • 3篇社团
  • 3篇审美

机构

  • 6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2篇复旦大学
  • 4篇广州美术学院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中共吉林省委...

作者

  • 75篇咸立强
  • 4篇吴彦
  • 1篇贾植芳
  • 1篇李岩
  • 1篇张大伟
  • 1篇李波
  • 1篇白玉玲

传媒

  • 10篇郭沫若学刊
  • 7篇克山师专学报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现代中文学刊
  • 3篇现代中国文化...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语文月刊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造社:现代流浪型知识分子的崛起
2009年
以郭沫若等为代表的创造社同人是典型的现代流浪型知识分子。他们始终自居于边缘的位置,以自身的才华审视抨击既有的一切,是既定秩序的扰乱者,新话语空间的开辟者。创造社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现代流浪型知识分子被规训的历史缩影。
咸立强
关键词:创造社规训
创造社“世纪末”文学思潮的译介进程被引量:1
2009年
创造社对西方"世纪末"颓废文艺的译介贯穿了其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并经历了一个由隐而显再到消退的抛物线式的发展轨迹,对创造社同人文学思想及其创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颓废文艺译介的消退与作为文学社团的创造社的同步结束,显示了颓废文艺译介在创造社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咸立强
关键词:创造社翻译
书写文字与文学观念的关系之思
2004年
谈论“文学”的时候,所有的发言主体都只能是现实中具体的人,其视野必受社会时代的影响。从来不存在什么抽象的“普世”的文学视野,它总是要随着现实主体的变迁而发生改变。所以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种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文学主体的多样化和不断丰富,必然带动文学的视野向着更为广阔和开放的方向发展。但是现代学科分类理念导引下的文学观念却越来越走向行业化、专业化,壁垒森严的条块分割使文学削弱了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真义,目前学界正在逐渐地对此狭隘化的观念体制进行反思。从言说的对象转到言说的媒介,再到思索的主体,即由说什么、如何说而归结到谁在说,从而回到视野产生的本源,从主体的角度探索文学视野不断发生转换的本质缘由和意义。这里的几篇短文试图从书写文本的文字媒介以及被专业化了的文学之为文学的观念入手,探索在当前文学发展的形势下,打破现行观念体系以及树立大文学视野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我们当下文学观念的新建设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咸立强
关键词:文学观念口传文学文本
世界性因素命题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004年
世界性因素的研究命题是针对当前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作为研究中新的学术增长点,其活力在于其开放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校验。本文围绕命题与影响研究及世界性因素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力图探索世界性因素研究命题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可能会产生的广阔前景。
咸立强吴彦
关键词: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民族性
《创造》季刊“评论”栏综论
2014年
《创造》季刊"批评"这一栏目名称其实并没有在创刊号上标示出来。郭沫若编《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时,同时着手重排创刊号,在随后登出的创刊号广告中,"评论"栏才在创刊号的目录中被明确地标示了出来。"批评"栏中的文字存在从翻译批评向创作批评转变的现象,"评论"栏与"杂录"栏里面的文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错现象,有些应放入"评论"栏中的文字被放入了"杂录"栏,这些都体现了创造社同人栏目安排方面较为灵活的处理手腕。
咸立强
现代文学观念的二元悖谬被引量:1
2004年
本刊上期发表了一组探讨文学观念的文章,这里的几篇论文继续深入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展开,比如通俗文学概念的界定以及由此显示出来的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内部的二元悖谬状态,通俗文学之于纯文学的关系及其与民间文学、大众文学的区分等问题,论者都对传统的认知提出了比较尖锐的质疑,并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希望能够以此在文学观念的探讨与研究方面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作为进一步探索的基础。
咸立强
关键词:现代文学观念通俗文学人文主义
鲁迅《铸剑》里的剑及相关隐喻被引量:1
2023年
从《眉间尺》到《铸剑》,小说题目的修改暗示了创作重心的变化。铸剑既是宝剑的铸造,也是人之铸造的隐喻。前者是有形之剑的铸造,后者是无形之剑的铸造。王以异宝为铸剑材料,委托眉间尺之父铸剑,故剑是国王的剑。剑成而分雌雄,雄剑落入民间,隐喻王位合法性的失落。眉间尺与黑色人共同铸造的是敢于相信别人的“超常的心灵”,从黑暗中走出来的黑色人,从黑到青的视觉变化正是人物形象复杂审美蕴涵的表征。
咸立强
关键词:《铸剑》隐喻
梦幻在易卜生戏剧里的审美意蕴被引量:1
2004年
易卜生在他的戏剧作品里创造了许多具有“易卜生特性”的人,在这些人身上都表现出一种对于奇迹梦幻的向往,这种“向往”实际正是人性深处渴望冲破现实藩篱的束缚、实现自我价值冲动的体现。同时,这种对于奇迹的梦幻也正是戏剧人物反抗性的根本支撑,是他们向既定社会规范发起挑战的动力源泉。
咸立强
关键词:易卜生
郁达夫“怠工”问题考辨被引量:2
2006年
负责清理创造社出版部的郁达夫,成绩斐然,却仍被其他同人指责为“怠工”。原因就是早在创造社方向转换时期,他同人们的价值趋向逐渐出现分歧,而对出版部工作重心的认识也各有不同,坚持个性的郁达夫成了社团内部矛盾冲突的牺牲品。
咸立强
关键词:创造社怠工
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都市——郭沫若等创造社同人与广州的历史因缘
2017年
上海和广州是创造社发展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活动基地。1926年创造社中心人物齐聚广州,改革广东大学文科,筹建出版部广州分部,召开创造社大会,参与具体的革命实践,创造社同人们的广州体验为创造社这个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新的发展路径。郭沫若等创造社中心人物离开上海南下广州,城市空间的选择,实际上便是在革命活动与文学活动之间做了一次新的选择。在广州的创造社中心人物曾做过由松散的文学社团向着组织化社团前进的努力,但革命与文学选择的殊途,不同革命理想观念的碰撞,以及社团组织性的强调与个人自由选择间的冲突等等,反而使得齐聚广州的创造社中心人物内部矛盾重重,广州同人(中心成员)与上海同人(小伙计和新人)之间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上海出版部的清理及《广州事情》事件的发生,直接促使创造社同人再次走向离散。1927年后创造社同人虽然陆续都回到了上海,但是后期创造社的种种表现及变化,其根源都可追溯至广州。革命的广州与创造社同人的遇合,彰显了现代城市与现代知识分子相互选择、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关系。
咸立强
关键词:创造社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