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皮瓣
  • 7篇穿支
  • 6篇动脉
  • 6篇外科
  • 5篇缺损
  • 5篇外科皮瓣
  • 4篇支皮瓣
  • 4篇穿支皮瓣
  • 3篇血流
  • 3篇创面
  • 2篇血管吻合
  • 2篇手术
  • 2篇皮瓣修复
  • 2篇腓动脉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后外侧
  • 2篇坏死
  • 2篇T形
  • 1篇单侧
  • 1篇动脉穿支

机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14篇周攀
  • 14篇陈振兵
  • 10篇丛晓斌
  • 10篇艾方兴
  • 10篇李涛
  • 8篇洪光祥
  • 4篇翁雨雄
  • 2篇陈燕花
  • 2篇王锟
  • 1篇郑怀远
  • 1篇陈江海
  • 1篇周学武
  • 1篇季伟
  • 1篇甘萌
  • 1篇吴农欣
  • 1篇李进
  • 1篇陈刚
  • 1篇陆新颜
  • 1篇徐祥
  • 1篇黄启顺

传媒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薄胸背动脉穿支修复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薄胸背动脉穿支修复四肢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3 月,共5 例,年龄21~52 岁,男性3 例,女性2 例.术中在深筋膜浅层切取皮瓣,切取皮瓣后将皮下脂肪组织在显微镜下修剪...
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黄江洪光祥
关键词:动脉穿支皮瓣筋膜缺损
不同神经移植体移植修复自体周围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自体神经移植材料在移植修复周围混合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切除0.5cm右侧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缺损模型。运动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股神经运动支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混合神经移植组:取左侧后肢的坐骨神经移植修复。分别于术后2、4和8周,采用神经夹捏实验测量神经再生长度,处死动物后取下术侧腓肠肌称取肌肉湿重。术后8周取胫神经远侧吻合口远端3mm神经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同时电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直径及髓鞘的厚度,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片分析,计数神经纤维总数并计算神经纤维的密度。结果神经再生长度,术后2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及混合神经移植组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腓肠肌湿重,术后2、4周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重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术后8周时,在运动神经移植组和混合神经移植组中可见大量神经纤维生长,神经纤维的数量、轴突的密度均大于感觉神经移植组(均P<0.05);再生神经轴突在运动神经移植组更加成熟。结论不同的神经移植材料对自体神经移植再生效果有着显著影响。运动神经及混合神经移植修复自体周围神经缺损时的再生效果优于感觉神经移植。
黄启顺甘萌郑怀远周学武周攀陈振兵
关键词:周围神经自体神经移植运动神经感觉神经
多穿支共同血管蒂的小腿后外侧“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探讨以多个穿支为共同血管蒂的小腿后、外侧“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8例,包括创伤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慢性溃疡创面2例,关节囊肿破溃后感染引起皮肤坏死1例.以外踝与足跟之间发出的2-3个穿支血管为蒂,均采用小腿后、外侧2-3支穿支作为共同血管、以偏心蒂“螺旋桨”皮瓣的方式修复创面,皮瓣面积15.0 cm × 7.0 cm - 23.0 cm×9.0 cm,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行显微外科常规治疗及评价.结果 1例皮瓣远端出现宽2.0 cm、长1.0 cm大小的表层皮肤坏死,经换药表层脱痂,在1个月内自行愈合,其余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7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0.7个月.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高,术后皮瓣感觉神经评级为S3级,患足AOFAS评分平均值为90.5,其中优3例,良4例.结论 以多个穿支为共同血管蒂增大了小腿后、外侧“螺旋桨”皮瓣的安全切取范围,能修复较远距离、较大创面的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增压术式.
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洪光祥
关键词:穿支皮瓣
游离骨间后动脉血流桥接皮瓣修复伴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游离骨间后动脉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伴有指动脉损伤的手部创面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9月,对11例外伤导致的手指创面缺损合并有指动脉损伤的患者,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损伤的手指动脉.术后行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评测皮瓣痛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检测患者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及与健侧的比值. 结果 11例皮瓣及断指均完全存活,切口均Ⅰ期愈合.9例获得随访12 ~ 24个月.术后6个月皮瓣恢复两点辨别觉,12个月为(9.7±2.1)mm,皮瓣感觉评级为S3+级,患指关节TAM值与健侧的比值为0.85±0.17,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高(9/9,100%). 结论 游离骨间后动脉血流桥接皮瓣可以较好地修复手指创面并重建指体的血运,是对细小穿支皮瓣的移植方式的改进.
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洪光祥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
游离组织移植术后坏死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游离移植的皮瓣等组织术后坏死的危险因素,便于术前规避,提高游离移植的皮瓣等组织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游离皮瓣等组织移植术后坏死16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原因、手术时机、损伤部位和受区血管等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游离移植的复合组织术后坏死的高危因素。结果16例游离皮瓣等组织移植术后坏死中股前外侧皮瓣6例,腓肠内侧动脉皮瓣4例,骨皮瓣2例,足趾移植1例,足底内侧动脉皮瓣1例,骨间背皮瓣1例,腹股沟皮瓣1例。游离移植的复合组织术后坏死的发生率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损伤原因方面,复合组织坏死发生率高的是交通事故伤(7.9%),而低的是非交通事故伤(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机方面,4周以上组的复合组织坏死发生率高于4周以内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损伤部位方面,复合组织坏死发生率在肢体部位差异显著,下肢(9.2%)显著高于上肢(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组织缺损患者最高,为9.6%;在受区血管方面,复合组织坏死发生率高的是足背动脉(21.9%)、胫前(后)动脉(5.9%),最低的是桡动脉(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在4周以后进行、交通事故伤和下肢组织缺损是游离移植的皮瓣等组织术后坏死的高危因素。
沈其孝陈燕花陈振兵翁雨雄李进李涛周攀王锟
关键词:外科皮瓣血管危象坏死回顾性分析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手掌毁损伤创面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手掌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对7例手掌毁损伤创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桥接手指血运。术后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评测皮瓣痛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mm),检测患者关节活动度TAM值及与健侧的比值。结果 7例手掌皮瓣均存活,远端断指恢复良好血运;4例术后6个月行二期皮瓣修整手术;7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对后期皮瓣外形满意度高(7/7,100%),术后6个月皮瓣恢复两点辨别觉,12个月平均值为(10.75±2.10)mm,皮瓣感觉评级为S3+级,患指关节总TAM值与健侧的比值为(0.82±0.16)。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血流桥接皮瓣可以避免损伤主干血管,是桥接手掌毁损创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洪光祥
关键词:穿支皮瓣创面
外踝上动脉皮瓣修复足背组织移植供区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外踝上动脉皮瓣带蒂逆行转移修复足背组织移植供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11例手外伤其中6例行第二足趾加足背皮瓣游离移植,5例足背皮瓣移植的患者采用外踝上动脉皮瓣带蒂逆行转移,修复足背组织移植后供区缺损创面.术后对皮瓣外形满意度,痛触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及对患足功能行AOFAS评分.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全部顺利存活,供区伤口均Ⅰ期愈合.9例获得12~ 24个月的随访,2例失访.皮瓣具有较好的外形,伤口愈合良好,无瘢痕、疼痛及破溃发生,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术后12个月皮瓣两点分辨觉平均为(10.1±2.2)mm,感觉评级为S3+,患侧踝-足AOFAS评分平均为90.7分.结论 外踝上动脉皮瓣带蒂逆行转移是修复足背供区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可减少足背供区并发症,恢复足部的良好外形和功能.
李涛陈振兵翁雨雄丛晓斌艾方兴周攀洪光祥
关键词:外科皮瓣供区
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差异,初步探讨陈旧性骨性锤状指较为合适的治疗手段。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共有81例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受伤后8—21周,分别采用闭合性复位克氏针固定术(A组43例),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先经闭合性复位克氏针固定但效果不佳,B组21例),微型骨锚重建伸肌腱止点术(先经闭合性复位克氏针固定但效果不佳,C组17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1.1个月。A组:优21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0%。B组:优9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C组:优6例,良8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2.4%。损伤8~14周患者中,91.9%经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后骨折愈合;损伤14周以上患者中,79.5%需再次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微型骨锚重建伸肌腱止点术。结论根据受伤时间的差异,合理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锤状指,以期取得较好的疗效。
陆新颜刘义强周攀翁雨雄陈振兵吴农欣陈刚陈江海
关键词:骨折闭合性外科手术
皮瓣坏死创面的二次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皮瓣的坏死属于皮瓣移植的重要并发症,会直接导致创面延期闭合甚至修复手术失败,是患者及医生面对的棘手问题。本文拟探讨不同类型的皮瓣坏死创面的二次手术修复方法,评价其术后恢复效果,报道如下。
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
关键词:皮瓣坏死皮瓣转移掌背动脉截肢术腓动脉
吻合浅静脉的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通过吻合皮瓣浅静脉改善穿支螺旋桨皮瓣静脉回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对收治的11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慢性溃疡创面,采用邻近穿支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其中腓动脉穿支皮瓣5例,外踝上穿支皮瓣3例,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2例,骨间后侧穿支皮瓣1例;创面大小3.0 cm ×2.5 cm~11.0 cm×4.0 cm,皮瓣面积6 cm×3 cm~ 21 cm×5 cm,术中均将皮瓣远端的1支浅静脉与受区皮下浅静脉吻合.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评价肿胀度,1~3个月行彩色超声检查静脉吻合口的通畅情况,6~12个月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结果 术后9例皮瓣完全存活,伤口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各有长2.5、3.0 cm的皮肤坏死,经换药后伤口均在2个月内愈合,9例获得12~ 19个月随访,皮瓣外形美观,质地良好,所有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均较高.皮瓣平均存活面积为(98.6±9.7)%;皮瓣早期肿胀程度:Ⅰ度0例,Ⅱ度8例,Ⅲ度3例,Ⅳ度0例;皮瓣后期肿胀程度:Ⅰ度7例,Ⅱ度4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 吻合浅静脉的穿支螺旋桨皮瓣,可以减轻皮瓣的静脉回流阻力,有利于皮瓣的存活,是一种有效改善皮瓣静脉问题的超引流方法.
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洪光祥
关键词:外科皮瓣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静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