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成业

作品数:71 被引量:405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卒中
  • 20篇脑梗
  • 19篇脑卒中
  • 16篇梗死
  • 15篇脑梗死
  • 12篇急性
  • 11篇卒中患者
  • 10篇胰岛
  • 10篇胰岛素
  • 9篇血性
  • 9篇缺血
  • 9篇脑卒中患者
  • 9篇出血
  • 7篇高血压
  • 6篇血压
  • 6篇葡萄糖
  • 6篇脑梗塞
  • 6篇梗塞
  • 5篇动脉
  • 5篇预后

机构

  • 47篇温州医学院附...
  • 22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2篇三峡大学人民...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作者

  • 70篇周成业
  • 15篇邵蓓
  • 13篇郑荣远
  • 10篇王云凤
  • 10篇张莹
  • 9篇刘朋
  • 8篇邹长林
  • 8篇朱蓓蕾
  • 6篇殷为勇
  • 6篇王小同
  • 5篇周赛君
  • 5篇徐惠琴
  • 5篇黄如训
  • 5篇曾进胜
  • 5篇王贞
  • 4篇陈燕奎
  • 4篇苏镇培
  • 4篇胡锦荣
  • 3篇林正章
  • 3篇黄海波

传媒

  • 8篇温州医学院学...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早期下肢强化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走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超早期下肢强化训练对患者行走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超早期下肢强化训练组(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卒中后24~48 h内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加强下肢主动活动,即采用床旁功率自行车加强下肢活动,同时协助患者早期练习坐和站立;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中能独立完成50 m的时间为主要观察指标,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整体功能及预后。结果:2组在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3个月后77.4%(24/31)的患者恢复50 m独立行走能力;45.2%(14/31)的患者在2周内恢复50 m独立行走的能力,当校正基线期年龄、性别、NIHSS评分的影响后,实验组恢复独立行走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快,分别为[10(5,55)]d和[39(11,84)]d(P=0.005)。按轻型和中重型卒中进行分层分析,显示校正相关因素影响后,在轻型卒中中实验组恢复独立行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分别为[6(5,10)]d和[23(9,39)]d(P=0.008);而在中型卒中中,2组恢复独立行走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2组患者mRS评估和Barther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F=164.170,P<0.001;F=70.947,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1,P=0.997;F=0.291,P=0.594)。2组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下肢强化训练模式可促进轻型卒中患者行走能力恢复,对中型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未见明显影响,但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吴文秀王哲伟陈晓丽陈国钱金海敏何冬瑞周成业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咀嚼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对照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咀嚼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对照研究,探讨咀嚼运动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咀嚼前和咀嚼5min后脑血流改变,并对所测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咀嚼5min后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均高于咀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运动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相应脑区的供血量,但其是否对促进脑梗死康复、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有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建静黄河周成业张秀华陈宏
关键词:脑梗塞咀嚼脑血流脑功能
气管切开套管对重症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套管对重症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分别于气管切开套管拔管前48h和拔管5d后进行床旁吞咽功能评估[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以及吞咽肌电检测(颏下肌群和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图检测)。结果与拔管前比较,拔管后患者GUSS评分增加,FOIS分级提高(P<0.01),吞咽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上肌群肌电振幅增加,肌电活动时间减少(P<0.05)。结论气管切开套管会影响重症患者吞咽功能的安全性,并且会阻碍吞咽时喉上抬相关肌肉的活动。
张中凯卓飞男仇鹏周成业潘景业
关键词:气管切开套管吞咽功能肌电检测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研究
刘朋周成业张莹王云凤
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刘朋周成业张莹王云凤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VF)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6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并发上肢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MVF。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精神量表(MMSE)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和ADL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5.101±15.312)分vs.(34.733±18.675)分,(69.567±16.930)分vs.(58.633±20.464)分,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提升(P<0.05)。结论MVF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
周颖苏丽丽孙妙璇林玲陈琪琪徐乐义周成业
关键词:卒中上肢肌电生物反馈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梗死(CE)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560例(其中CE组186例,LAA组374例),按是否发生HT分为HT亚组和非HT亚组。收集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心房颤动病史,入院24 h内的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影像学检测到的梗死面积,入院后的抗凝、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两种类型脑梗死HT的危险因素。结果:LAA组与CE组患者间H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OR=1.946,95%CI:1.224-3.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LAA组,他汀类药物治疗(OR=0.212,95%CI:0.067-0.672)、抗血小板治疗(OR=0.170,95%CI:0.074-0.388)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OR=1.088,95%CI:1.02-1.16)与HT显著相关,而在CE组,FBG(OR=2.168,95%CI:1.131-4.155)和抗血小板治疗(OR=2.224,95%CI:1.142-4.330)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E患者较LAA患者HT发生率高。抗血小板治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为LAA患者HT的保护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与LAA患者HT相关,而FBG高及抗血小板治疗为CE患者HT的危险因素。
兰清莲周成业王小同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转化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本体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损伤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PNF治疗,实验组给予PNF治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2种治疗方法时间均为30min/次,1次/d,6d/周,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最大步行速度(MWS)、改良Barther指数评定(MBI)进行运动功能的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BS、TCT、MW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BBS、TCT、MW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M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与PNF技术均能改善于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2种技术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李海燕徐乐义胡锦荣林晓克吴超周成业钟运健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脑损伤
营养支持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匀浆膳食,吞咽治疗仪吞咽训练。实验组在吞咽治疗仪吞咽训练的同时给予肠...
朱蓓蕾王贞殷为勇叶祖森周成业邵蓓
文献传递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表面肌电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肌电表现,进一步探讨影响吞咽障碍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166例,采用表面肌电记录患者空吞咽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肌电活动情况,GUSS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从...
余见苍周雪珍卓飞南吴文秀周成业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表面肌电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