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天骍

作品数:33 被引量:48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社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抑郁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老年
  • 6篇焦虑
  • 6篇分裂症
  • 5篇神经症
  • 4篇药物疗法
  • 4篇抑郁症
  • 4篇利培酮
  • 4篇疗法
  • 4篇精神病
  • 4篇疾病
  • 4篇病患
  • 3篇症状
  • 3篇随访
  • 3篇自杀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氯氮

机构

  • 33篇上海市虹口区...
  • 5篇复旦大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市精神卫...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安定医院
  • 2篇苏州广济医院
  • 1篇杭州市第七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3篇周天骍
  • 23篇张少平
  • 16篇陈银娣
  • 9篇汪作为
  • 8篇袁伟君
  • 7篇张明园
  • 6篇丛志军
  • 5篇刘人申
  • 5篇肖春兰
  • 4篇施慎逊
  • 4篇张海音
  • 4篇陆峥
  • 4篇吴文源
  • 3篇徐琴芳
  • 3篇季建林
  • 3篇范幼珠
  • 3篇陈圣祺
  • 3篇张宁
  • 3篇赵靖平
  • 3篇江渝琦

传媒

  • 9篇上海精神医学
  • 5篇临床精神医学...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山东精神医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病种资料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分析本院 31例病种分布 ,为精神卫生事业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70~ 2 0 0 0年出院病例资料。结果 精神分裂症构成比呈下降趋势 ;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应针对性加强对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轻型精神障碍的诊治力量。
张少平丛志军周天骍范幼珠孙燕妮王丽孙荣莲
关键词:住院精神疾病病种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攻击行为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攻击行为是否关联。方法收集40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包括20个患者有攻击行为和20个患者无攻击行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GluR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rs6922753多态性(2=4.67,υ=1,P<0.05)、rs2227283多态性(2=11.11,υ=1,P<0.01)及单体型TG(2=11.27,υ=1,P<0.01)、CA(2=6.33,υ=1,P<0.05)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rs2227283多态性与攻击行为显著相关联(2=8.89,υ=1,P<0.01)。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GluR6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汪作为刘人申张少平周天骍陈银娣方贻儒江三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基因多态性
上海市某城区人群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初步调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分别以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与DSM-Ⅲ—R定式临床检查(SCID—P)作为筛查与诊断工具。结果共调查5038例,有效问卷5032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29%;抑郁障碍总患病率为4.31%,其中抑郁症为2.37%、恶劣心境及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分别为1.78%、0.16%。抑郁障碍患者LES总分、负性事件值、家庭有关问题分更高,PSSS更低,均差异有显著性(t=4.91,P〈0.01;t=5.25,P〈0.01;t:5.60,P〈0.0l;t=3.33,P〈0.01)。有抑郁症状者平均年龄高,丧偶、无业或退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月收入≤1500元、无业余爱好、性格内向、有抑郁发作史、有严重躯体疾病、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与多项人口学因素及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相关。
方芳张少平汪作为陈银娣薛志强周慧钧周天骍
关键词:流行病学抑郁障碍患病率
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进一步分析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关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利培酮治疗后记忆商(MQ)评分增加非常显著[y合并=-8.27,95%CI为(-11.49,-5.05),χ2=25.31,P0.001],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持续错误数[d=0.50,95%CI为(-0.01,1.01)]和非持续错误数[y合并=3.17,95%CI为(-0.14,6.48),χ2=3.52,P0.05]无明显减少;在剔除慢性组后分层分析,WCST持续错误数[d=0.59,95%CI为(0.12,1.06)]和非持续错误数[y合并=3.93,95%CI为(0.16,7.70),χ2=4.16,P0.05]均明显减少。结论利培酮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和记忆两方面认知功能确有明显改善。
汪作为周天骍张少平陈银娣刘人申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社区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为神经症的社区预防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依据。方法 使用CCMD-Ⅱ-R、ICD-10及神经症社区调查问卷等工具,对365例神经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各类间接或直接的心理社会因素,与性别、年龄等特征相匹配的363例正常人予以对照分析。结果 神经症患者组中的外向性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慢性内科疾病及家庭婚姻问题、亲人亡故、居丧、人际关系问题等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应重点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神经症的发生、发展作用。
张少平周天骍张明园王纪明江渝琦
关键词:神经症心理社会因素性格
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被引量:24
2002年
目的 :研究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烧伤患者的焦虑障碍和 /或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 ,为建立合理的烧伤后心理治疗模式充实内容。方法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Hamilton焦虑量表 (HAMA)以及抑郁量表 (HAMD)对 2 2 0例烧伤住院患者进行筛选 ,将 6 6例具有焦虑障碍和 /或抑郁障碍的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根据其焦虑或抑郁症状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HAMA焦虑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的分值下降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精神障碍是烧伤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 ,抗焦虑和 /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烧伤患者的焦虑障碍和
吴敏洁陆树良廖镇江陈银娣周天骍韩春茂许荣锋张文奎许云波史济湘
关键词:烧伤焦虑抑郁障碍药物疗法
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一年随访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1年(12个月)随访结果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随访研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59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3、6、12个月随访评估,比较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共病组,344例)与非共病焦虑障碍(非共病组,250例)的临床痊愈率、复发率、自杀念头、服药依从性、联合治疗的差异;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复发相关因素。结果3、6、12个月3个时点随访到的患者分别为482、441、301例。3个月时,共病组临床痊愈率(53.7%,153/285)低于非共病组(68.0%,134/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和6个月时,共病组HAMD总分[(8.80±6.49)、(6.86±7.07)分]和HAMA总分[(6.35±4.64)、(4.88±4.63)分]均高于非共病组[HAMD:(7.20±5.97)、(5.33±5.86)分,HAMA:(4.77±4.26)、(3.38±3.69)分],12个月时共病组HAMA总分[(3.98±4.01)分]高于非共病组[(2.97±3.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6、12个月3个时点共病组与非共病组的复燃率分别为6.7%(19/285)VS5.6%(11/197),13.3%(36/270)vs8.2%(14/171),14.9%(30/202)vs9.1%(9/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生存分析显示,2组1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5)。2组自杀念头、转躁率、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病组和非共病组分别有50.5%和43.4%的患者在1年随访时仍合用苯二氮革类药。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6个月时自杀念头[OR=32.258,95%可信区间(CI)7.092~142.857,P〈0.01]和服药依从性(OR=0.564,95%CI0.363~0.877,P〈0.05)与复发有�
施慎逊张明园陆峥吴文源周天骍张海音刘义兰赵靖平孙学礼李鸣张宁刘少文陶明李惠春杨蕴萍魏镜季建林赵宝龙陈圣祺瞿正万
关键词:抑郁症焦虑共病现象复发随访研究
丙戊酸钠合并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合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丙戊酸钠合用氯丙嗪组(研究组)35例,单用氯丙嗪组(对照组)31例。以PANSS、CGI、TESS量表评定观察12周。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自第2周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自第4周起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P<0.05)。结论丙戊酸钠合并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
肖春兰汪作为周天骍罗碧明
关键词:丙戊酸钠氯丙嗪精神分裂症
社区老年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中各类神经症的患病率。方法 应用标准化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及两阶段法,对上海市某社区年满60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社区中老年神经症患病率为6.04%(男性3.72%,女性8.01%)。各亚型分别为:抑郁性神经症2.50%(男1.95%,女2.97%),焦虑症1.90%(男0.65%,女2.97%);神经衰弱0.84%(男0.65%,女1.01%);躯体化障碍0.54%(男0.36%,女0.71%);癔症0.16%(男0.06%,女0.25%);恐怖症0.08%(男0.06%,女0.10%)。老年神经症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十分明显,男女比例为1:2.18。各亚型中,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和癔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分布从60~89岁,(?)±S=70.56+5.96岁,各年龄组中以65~69岁组最高,患病率为7.89%。结论 老年神经症是一组十分常见的心理障碍。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很高,影响老人心身健康,是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周天骍张少平江渝琦王纪明
关键词:老年人神经症患病率流行病学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Meta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目的 :进一步认识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关于利培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析的文献 ,符合入选标准的有 10篇 ,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三方面 ,利培酮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效应依次为 1.0 3、1.4 2、1.76 ,95 %可信区间 (CI)依次为 (0 .39,1.6 6 )、(0 .4 9,2 .35 )、(0 .93,2 .6 0 ) ,利培酮组与非利培酮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效应依次为 1.0 1、1.13、1.4 1,95 %CI依次为 (0 .5 2 ,1.5 1)、(0 .2 8,1.98)、(0 .70 ,2 .12 )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氯氮平和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 。
汪作为张少平周天骍陈银娣刘人申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