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静脉
  • 10篇血栓
  • 8篇静脉血
  • 8篇静脉血栓
  • 7篇血栓形成
  • 7篇静脉血栓形成
  • 6篇溶栓
  • 6篇下肢
  • 5篇深静脉
  • 5篇深静脉血栓
  • 5篇深静脉血栓形...
  • 5篇下肢深静脉
  • 5篇下肢深静脉血...
  • 5篇下肢深静脉血...
  • 5篇下肢深静脉血...
  • 4篇静脉功能不全
  • 3篇下肢静脉
  • 2篇导管溶栓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机构

  • 17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周亚东
  • 16篇官云彪
  • 15篇薛明
  • 13篇陈幸生
  • 5篇洪登科
  • 2篇李南

传媒

  • 4篇血管与腔内血...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与基质金属蛋白酶、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CVI)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关于其发病原因及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血管重构学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并且得到广泛认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静脉血管重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MPs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也占重要地位。
周亚东陈幸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上皮间质转化组织学
经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病变的腔内治疗
2024年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入路途径进行髂静脉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经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明确非血栓性左髂静脉压迫病变患者,按照入路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的为A组(46例),经患肢股静脉入路的为B组(40例)。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消耗时间、术后卧床制动情况及治疗期间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为97.8%(45/46);B组穿刺成功率为100%(40/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穿刺时间(9.4±2.7)min,B组平均穿刺时间(5.5±1.3)min(P<0.05);A组术后无需制动,B组术后髋关节制动12 h。A组穿刺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随访复查静脉彩超或造影示髂静脉支架通畅率100%。结论经大隐静脉入路进行髂静脉病变的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创伤更小,术后易护理。
薛明官云彪周亚东郑学洵
关键词:隐静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B超引导下穿刺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直接穿刺小隐静脉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1例,均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在B超引导下经小隐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静脉血栓中,以3~4×104 U/h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尿激酶总用量(439.47±76.065)×104 U,并辅以抗凝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健肢周径差的变化及静脉通畅评分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经小隐静脉置管灌注溶栓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术前确诊的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6.47±1.61),(1.21±0.67)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2.197,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2.95±1.14),(0.58±0.48)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0.205,P<0.01);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5.89±1.05),(2.31±1.16)分,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3.844,P<0.01);静脉通畅率为(85.26±7.67)%。其中3例出现髂静脉狭窄,程度70%以上甚至闭塞,可见明显侧支循环,行髂静脉支架置入术,术后狭窄消除,血流通畅,侧支明显减少或消失。完成随访18例,失访1例,随访率94.44%,未再发现血栓复发。结论经小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不易损伤神经,并发症少,便于护理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在具有适于采用该方法的情况下,均应优先采用该方法。
官云彪陈幸生薛明洪登科周亚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隐静脉血栓溶解疗法
不同术式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术后生活质量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164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A组:全程剥脱组;B组:全程激光组;C组:膝上剥脱+膝下激光组。采取模拟视觉疼痛(VAS)评分法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调查表(CIVIQ)调查表评定术后疼痛及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生活质量,并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A组疼痛VAS评分(2.30±0.986)分高于B组(1.49±0.635)分及C组(1.68±0.69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A组CIVIQ评分(76.63±6.862)分低于B组(81.62±7.392)分及C组(80.73±5.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及术后1年各组CIVIQ评分均满意,各组间比较差异于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随访1年均未发现复发。结论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均能获得满意的远期生活质量,减少对膝下浅静脉的剥脱而采用激光,具有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快速提升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
周亚东陈幸生官云彪
关键词: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腔内激光
AngioJet经皮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AngioJet经皮机械吸栓(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PMT+CDT治疗的1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PMT+CDT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并发症.19例患者下肢肿胀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PMT+CDT治疗后静脉通畅率(89.79±9.20)%.随访6个月时总体静脉通畅率(85.05±22.56)%.结论PMT+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是安全、有效的,短期疗效满意.
薛明官云彪周亚东郑学洵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在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中央型血栓形成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置入,其中采用单纯灌注溶栓术(溶栓组)81例,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碎栓组)56例,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均局部应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后期应用华法林抗凝6—12个月。结果2组共133例患者完成溶栓及碎栓疗程,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碎栓组较溶栓组溶栓时间更短(P〈0.01),尿激酶用量更少(P〈0.01),碎栓组在治疗后的1、3、5d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优于溶栓组(P〈0.01),治疗后碎栓组静脉通畅度评分优于溶栓组(P〈0.01),总体静脉通畅率亦明显优于溶栓组(P〈0.01)。121例患者(溶栓组70例,碎栓组51例)得到随访,随访率88.32%,失访16例(溶栓组11例,碎栓组5例)。随访时间随访时间10~60个月,2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提高溶栓效率,缩短溶栓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
官云彪陈幸生周亚东李南薛明洪登科郑学洵
中危肺动脉血栓栓塞应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中危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患者应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02月至2019年02月采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中危PTE病例42例,根据栓塞后残余堵塞肺段数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比较溶栓前后栓塞肺段数、肺动脉压(PA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的改善情况,并记录有无溶栓相关出血事件。结果溶栓使用尿激酶总药量(484.5±163.8)万IU,溶栓时间(5.8±1.8)d,治愈患者54.8%(23/42)。仅4.8%(2/42)出现小出血事件。患者溶栓后PAP、NT-proBNP、cTnI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PTE具有良好疗效,并且其安全性较高。
洪登科官云彪李南薛明郑学洵周亚东陈幸生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尿激酶安全性
临时性肾上下腔静脉滤器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临时性肾上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临时性肾上IVCF的28例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和/或溶栓、吸栓治疗,待肺栓塞(PE)风险解除后均取出肾上IVCF。观察IVCF置入及取出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IVCF留置时间,比较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IVCF断裂、移位、倾斜等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IVCF,成功率为100%,其中,22例置入Optease滤器,置入时间为6.00(5.00,7.00)d;2例置入Aegisy滤器,置入时间分别为7、10 d;4例置入Denali滤器,置入时间为34.50(29.00,39.25)d。28例患者均成功取出滤器,围手术期均未出现颅脑出血、腹腔出血、PE、滤器断裂或移位等。随访期间,1例患者左下肢静脉血栓复发,加强抗凝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均未发生PE、滤器断裂或移位等。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E患者行临时性肾上IVCF放置及取出安全、有效,待血栓清除干净或PE风险解除后均应尽早回收,从而减少留置时间过长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郑学洵薛明周亚东官云彪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腔静脉滤器溶栓
尿激酶置管溶栓用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置管溶栓用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血管外科收治的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例,均行尿激酶置管溶栓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异常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应用尿激酶置管溶栓后的静脉通畅率为(80.35±16.10)%;溶栓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均显著低于溶栓前(P<0.01);尿激酶置管溶栓后异常出血发生率8.33%(2/24)。结论低剂量尿激酶经导管灌注溶栓治疗用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深静脉通畅率高、肿胀消除快的特点,但应对产褥期异常出血加以关注。
郑学洵官云彪陈幸生薛明周亚东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褥期置管溶栓尿激酶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大隐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大隐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3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大隐静脉血栓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采用急性期手术为观察组(n=49)和先抗凝后再手术为对照组(n=4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滤器使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两组治疗后1、2、3、4、5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滤器使用率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前抗凝时间和术后第1天VAS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大隐静脉血栓采用不同手术时机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但急性期手术后疼痛更轻,对快速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周亚东官云彪薛明郑学洵陈幸生
关键词: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曲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