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静脉
  • 12篇血栓
  • 9篇血栓形成
  • 9篇静脉血
  • 9篇静脉血栓
  • 8篇溶栓
  • 8篇下肢
  • 8篇静脉血栓形成
  • 6篇深静脉
  • 6篇深静脉血栓
  • 6篇深静脉血栓形...
  • 6篇下肢深静脉
  • 6篇下肢深静脉血...
  • 6篇下肢深静脉血...
  • 6篇下肢深静脉血...
  • 6篇静脉功能不全
  • 5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静脉功能...

机构

  • 2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晋江市医院

作者

  • 22篇薛明
  • 21篇官云彪
  • 18篇陈幸生
  • 15篇周亚东
  • 8篇洪登科
  • 7篇李南
  • 3篇林梃
  • 1篇易俊方

传媒

  • 5篇中国血管外科...
  • 4篇血管与腔内血...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时性肾上下腔静脉滤器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临时性肾上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临时性肾上IVCF的28例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和/或溶栓、吸栓治疗,待肺栓塞(PE)风险解除后均取出肾上IVCF。观察IVCF置入及取出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IVCF留置时间,比较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IVCF断裂、移位、倾斜等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IVCF,成功率为100%,其中,22例置入Optease滤器,置入时间为6.00(5.00,7.00)d;2例置入Aegisy滤器,置入时间分别为7、10 d;4例置入Denali滤器,置入时间为34.50(29.00,39.25)d。28例患者均成功取出滤器,围手术期均未出现颅脑出血、腹腔出血、PE、滤器断裂或移位等。随访期间,1例患者左下肢静脉血栓复发,加强抗凝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均未发生PE、滤器断裂或移位等。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E患者行临时性肾上IVCF放置及取出安全、有效,待血栓清除干净或PE风险解除后均应尽早回收,从而减少留置时间过长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郑学洵薛明周亚东官云彪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腔静脉滤器溶栓
尿激酶置管溶栓用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置管溶栓用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血管外科收治的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例,均行尿激酶置管溶栓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异常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应用尿激酶置管溶栓后的静脉通畅率为(80.35±16.10)%;溶栓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均显著低于溶栓前(P<0.01);尿激酶置管溶栓后异常出血发生率8.33%(2/24)。结论低剂量尿激酶经导管灌注溶栓治疗用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深静脉通畅率高、肿胀消除快的特点,但应对产褥期异常出血加以关注。
郑学洵官云彪陈幸生薛明周亚东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褥期置管溶栓尿激酶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管重塑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血管重塑学说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基质金属蛋白酶是细胞外基质代谢的主要蛋白酶,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重建,在血管重塑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外基质中各种成分的分布和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管重塑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关系进行综述。
薛明陈幸生
关键词: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管重塑基质金属蛋白酶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各种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根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受损血管口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1)假性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2)瘤体切开或切除+破口修补;(3)瘤体切除+受损动脉结扎;(4)血管腔内治疗,带膜支架置入;(5)B超引导下破口压迫。结果患者近期治愈率100%,29例随访1~13年,假性动脉瘤未再复发,无死亡;1例截肢。结论根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受损血管口径大小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获良好疗效。
陈幸生林梃官云彪李南薛明洪登科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创伤
经腘静脉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途径直接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7例,在B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髂股静脉血栓中,以3×104~4×10^4U/h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总量(431.08±83.63)×10^4U。结果全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肺部症状缓解,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97±1.91)cm、(1.83±1.12)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56,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5.47±1.37)cm、(1.51±0.95)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1);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16.31±3.84)分,溶栓后(5.47±4.71)分,静脉通畅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6.616,P〈0.01),平均静脉通畅率为67.64%。合并肺动脉栓塞的7例患者中,栓子完全溶解6例,大部分溶解1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2例,时间3~20月,未发现有血栓再发。结论经腘静脉置管直接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近期效果良好。
官云彪陈幸生薛明
关键词:急性病静脉血栓形成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AngioJet经皮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AngioJet经皮机械吸栓(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PMT+CDT治疗的1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PMT+CDT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并发症.19例患者下肢肿胀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PMT+CDT治疗后静脉通畅率(89.79±9.20)%.随访6个月时总体静脉通畅率(85.05±22.56)%.结论PMT+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下腔静脉是安全、有效的,短期疗效满意.
薛明官云彪周亚东郑学洵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经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病变的腔内治疗
2024年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入路途径进行髂静脉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经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明确非血栓性左髂静脉压迫病变患者,按照入路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的为A组(46例),经患肢股静脉入路的为B组(40例)。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消耗时间、术后卧床制动情况及治疗期间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为97.8%(45/46);B组穿刺成功率为100%(40/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穿刺时间(9.4±2.7)min,B组平均穿刺时间(5.5±1.3)min(P<0.05);A组术后无需制动,B组术后髋关节制动12 h。A组穿刺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随访复查静脉彩超或造影示髂静脉支架通畅率100%。结论经大隐静脉入路进行髂静脉病变的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创伤更小,术后易护理。
薛明官云彪周亚东郑学洵
关键词:隐静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B超引导下穿刺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直接穿刺小隐静脉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1例,均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在B超引导下经小隐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静脉血栓中,以3~4×104 U/h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尿激酶总用量(439.47±76.065)×104 U,并辅以抗凝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健肢周径差的变化及静脉通畅评分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经小隐静脉置管灌注溶栓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术前确诊的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6.47±1.61),(1.21±0.67)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2.197,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2.95±1.14),(0.58±0.48)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0.205,P<0.01);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5.89±1.05),(2.31±1.16)分,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3.844,P<0.01);静脉通畅率为(85.26±7.67)%。其中3例出现髂静脉狭窄,程度70%以上甚至闭塞,可见明显侧支循环,行髂静脉支架置入术,术后狭窄消除,血流通畅,侧支明显减少或消失。完成随访18例,失访1例,随访率94.44%,未再发现血栓复发。结论经小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不易损伤神经,并发症少,便于护理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在具有适于采用该方法的情况下,均应优先采用该方法。
官云彪陈幸生薛明洪登科周亚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隐静脉血栓溶解疗法
基质金属蛋白酶-1、-9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血浆浓度及其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MMP-1、MMP-9的基因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1、MMP-9血浆水平。结果 CVI组MMP-1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在CVI组和正常对照中,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VI组MMP-9CC基因型频率(80.1%)高于对照组(4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0.4,P<0.01);MMP-1血浆浓度在CV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6.18±29.94)ng/ml和(98.57±28.86)ng/ml,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MP-9血浆浓度在CV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7.2±36.97)ng/ml和(107.83±27.1)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MMP-1的1G/2G基因多态性及与CVI的遗传易感性无关,MMP-9基因1562C/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VI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标记之一;MMP-9循环水平与CVI发病密切相关,与CVI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易俊方陈幸生林梃官云彪李南薛明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选择:附15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缺血(ALI)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期间收治的15例A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急性肢体缺血情况评估。其中,栓塞性病因11例,血栓形成性4例;主、髂动脉病变9例,股浅动脉病变3例,腘动脉、小腿动脉、肱动脉病变各1例;肢体缺血分级IIa级1例,IIb及12例,III级2例。除1例因拒绝一期截肢行单纯药物治疗外,14例均行血管再通治疗,其中,手术取栓11例,腔内溶栓2例,"杂交"治疗1例。住院期间无死亡,截肢2例,再灌注损伤3例,无行骨筋膜室切开者,平均住院天数9(3~27)d。平均随访时间9(1~21)个月,死亡3例(20.0%),无新发截肢者,保肢率66.7%(10/15)。结论:准确的缺血情况评估、并及时选择恰当的血管再通方式,是治疗ALI的关键。
李南陈幸生官云彪薛明洪登科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外科学四肢缺血急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