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爱勤

作品数:192 被引量:1,648H指数:2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湖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5篇医药卫生
  • 25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0篇抑郁
  • 40篇焦虑
  • 34篇抑郁症
  • 29篇心理
  • 23篇心身
  • 18篇抑郁障碍
  • 17篇共病
  • 16篇症状
  • 15篇社会因素
  • 15篇肿瘤
  • 14篇心理社会
  • 14篇心身医学
  • 14篇应激
  • 14篇躯体
  • 14篇免疫
  • 14篇焦虑障碍
  • 13篇心理社会因素
  • 13篇心率
  • 13篇心率变异
  • 13篇心率变异性

机构

  • 172篇苏州大学
  • 1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2篇苏州医学院
  • 12篇苏州市广济医...
  • 10篇东南大学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8篇青岛市精神卫...
  • 7篇浙江省湖州市...
  • 6篇青岛市妇女儿...
  • 5篇济宁市精神病...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镇江市第四人...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湖州市第三人...
  • 3篇苏州市中医医...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苏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92篇吴爱勤
  • 23篇袁勇贵
  • 16篇张心保
  • 12篇吴彩云
  • 10篇杨宁波
  • 9篇陈文
  • 9篇沈鑫华
  • 8篇梅其一
  • 8篇杜向东
  • 8篇吕永良
  • 7篇李勇
  • 6篇贺丹军
  • 6篇刘振静
  • 6篇徐英
  • 6篇赵海园
  • 6篇匡桂芳
  • 6篇李建中
  • 6篇张红梅
  • 6篇董瑞婕
  • 5篇兰光华

传媒

  • 16篇临床精神医学...
  • 13篇中国行为医学...
  • 10篇四川精神卫生
  • 9篇中国心理卫生...
  • 7篇上海精神医学
  • 6篇苏州医学院学...
  • 6篇神经疾病与精...
  • 6篇苏州大学学报...
  • 6篇医学与哲学(...
  • 6篇中华医学会心...
  • 5篇中华精神科杂...
  • 5篇中华行为医学...
  • 4篇国外医学(精...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信息...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17篇2004
  • 22篇2003
  • 12篇2002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身医学分类诊断评估策略被引量:8
2015年
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与心理生理机理和临床特征不同于精神疾病。影响心身疾病患者的易损性、病程、预后、康复的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受到日益关注。提出心身疾病临床多轴诊断系统(MAS),心身医学研究的诊断标准(DCPR)临床诊断概念和结构框架。DCPR将来源于心身研究的心理变量转变成用以鉴别诊断的可操作性诊断标准。DCPR是一个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可用于筛查、诊断心身疾病和心理生理障碍,补充ICD-10、DSM、CCMD的临床诊断应用的不足。包含了十二组心身疾病综合症,将影响躯体状况预后和治疗价值中的心理变量转化为客观的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用工具。十二组症状包括健康焦虑、死亡恐惧症、疾病恐惧症、疾病否认、持续的躯体化症状、转换性障碍、继发于精神障碍的功能性躯体症状、周年反应、精神消沉、易激惹心境、A型行为和述情障碍。
吴爱勤
关键词:心身疾病
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0年间变化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会诊 联络精神病学 10年变化的情况。方法 对本院 1991年和2 0 0 1年临床各科住院病人邀请精神科会诊的数量、科室分布、精神科诊断与处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年会诊率 1991年与 2 0 0 1年分别为 0 4 5 %与 0 71% ,呈上升趋势 ;会诊的科室以内、外科为主 ,会诊的疾病种类 1991年与 2 0 0 1年前三种疾病仍分别是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神经症。结论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精神医学问题呈上升趋势 ,应加强会诊 联络精神病学的研究与推广。
兰光华徐英陈文吴爱勤赵海园王耀龙
关键词:会诊-联络精神病学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
慢性应激对抑郁大鼠海马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机制
吴爱勤董瑞婕
恶劣心境患者述情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恶劣心境患者的人格特质、述情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心理生理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及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42例恶劣心境患者组(DD组)、33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组(MD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NC组)进行述情障碍和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测定,并分析短时(5min)心率变异性(HRV),评定自主神经功能。结果:DD组TAS-20-C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NC组(P<0.01),因子Ⅰ、因子Ⅱ及总分均明显高于MD组(P<0.01或P<0.05);DD组PHI量表躯体化、焦虑、病态人格及疑心因子分明显高于MD组(P<0.01或P<0.05);DD组HRV频谱指标中SDNN、PNN50及HF较MD及NC组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LF∕HF较MD及NC组均明显升高(P<0.05);TAS-20-C总分及因子Ⅰ与躯体化、焦虑、病态人格、疑心均相关(︱r︱=0.25~0.38,0.40~0.44,0.47~0.59,0.43~0.42,P<0.01或P<0.05),因子Ⅱ与焦虑及变态人格相关(︱r︱=0.31,0.31,P<0.05);躯体化及焦虑与SDNN、VLF及LF均相关(︱r︱=0.26~0.27,0.39~0.27;︱r︱=0.36~0.28,P<0.05或P<0.01)。结论:恶劣心境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其人格特质可能导致患者焦虑程度更高,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刘小溪吴爱勤
关键词:恶劣心境抑郁症述情障碍自主神经
心理应激海马神经元及免疫细胞凋亡损伤与肿瘤生长机制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小鼠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情绪中枢”-海马的变化,以期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应激影响大脑海马功能的可能机制,同时阐述应激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进一步探讨心理应激抑制免疫功...
杨宁波吴爱勤
关键词:肿瘤病理心理应激海马神经元免疫细胞
文献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奥氮平的浓度
2001年
目的:用HPLC测定人血清中奥氮平浓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_(18);流动相;50mmol·L^(-1)醋酸铵氨水缓冲液(pH9.9):甲醇(19:81),流速为1.2ml·min^(-1);检测波长257nm,外标法定量。结果:标准曲线在9.76-390.5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1.22ng·ml^(-1):平均回收率为(97.20±3.66)%:日内RSD<6.18%,日间RSD<6.6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宜血清中奥氮平的测定。
夏运岳姜开余吴爱勤李华杰
关键词:奥氮平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广泛焦虑障碍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PRL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研究广泛焦虑障碍 (GAD)的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轴 )功能及催乳素 (PRL)改变。方法 研究组分别为 3 0例GAD患者 ,对照组为 2 5例抑郁性神经症 (DN)患者及 1 5例健康人。测基础状态时皮质醇及PRL浓度 ,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ST)后再检测皮质醇浓度。比较GAD与DN及正常对照组 (NC)的差别。结果  3组基础皮质醇、PRL水平无显著差异。GAD组DST阳性率显著小于DN组而大于正常组。DST阳性率与基础皮质醇呈正相关。 3组PRL浓度均无差异。结论 GAD可能有HPA轴功能异常 。
沈鑫华吴爱勤陈加美孙松涛俞柏润陈镇江杨剑虹张帆林敏
关键词:广泛焦虑障碍皮质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催乳素HPA轴
焦虑抑郁障碍诊疗的十项关键技术被引量:6
2020年
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高,患者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就诊,非精神专科医生通常对该类患者识别困难、沟通困难,且该类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疗效差、满意度低,给接诊医生带来很大困惑。本文就上述特点总结出焦虑抑郁障碍诊治的10项关键技术,包括问诊技巧、倾听技术、转换话题技术、共情技术、巧用量表辅助诊治、躯体症状的二次归因、符合患者文化背景的诊断名称、用药技巧、快捷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转介。以期为非精神专科医生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诊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周波吴爱勤
关键词:焦虑抑郁心理生理性障碍
研究用心身医学诊断标准(DCPR)在中国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中的运用
勇贵吴爱勤张钰群杜向东沈鑫华杨忠石元洪刘瑞李磊王桥
恶劣心境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恶劣心境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但易被临床忽视的情感障碍,其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系更是众说纷纭。目前对恶劣心境障碍的研究较少,临床上对其概念和分类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探讨恶劣心境障碍可能的病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国内外为对恶劣心境障碍临床特征及生物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如述情障碍、生活事件、免疫因子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刘小溪吴爱勤
关键词:恶劣心境述情障碍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