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桂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罗布麻
  • 7篇抗抑郁
  • 6篇抑郁
  • 6篇色谱
  • 6篇罗布麻叶
  • 4篇酮类
  • 4篇逆流色谱
  • 4篇皮质
  • 4篇皮质酮
  • 4篇活性
  • 4篇高速逆流色谱
  • 3篇酮类化合物
  • 3篇细胞
  • 3篇金丝桃
  • 3篇金丝桃苷
  • 3篇抗抑郁活性
  • 3篇类化
  • 3篇类化合物
  • 3篇化合物
  • 3篇黄酮

机构

  • 13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3篇吴桂梅
  • 11篇刘春明
  • 10篇张语迟
  • 5篇时东方
  • 5篇郑梅竹
  • 3篇李赛男
  • 2篇刘志强
  • 2篇白云鹏
  • 2篇齐艳娟
  • 1篇丛大力
  • 1篇王秋悦
  • 1篇赵立春
  • 1篇王晶
  • 1篇胡薇
  • 1篇王琦
  • 1篇张红晶

传媒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9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布麻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对体外皮质酮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提取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所分离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及抗抑郁活性评价。方法:以溶剂配比为乙酸乙酯-乙腈-水-醋酸(5∶0.8∶5∶0.02)作为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的溶剂系统,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分离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用pc-12细胞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结果: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性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分别为白麻苷、乙酰化金丝桃苷、三叶豆苷和紫云英苷,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均达到95%,同时得到2个混合物组分,分别为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组和槲皮素/山柰酚组。罗布麻叶单体黄酮及粗提物均具有抗抑郁活性。结论: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单体化合物具有方法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所分离的单体化合物抗抑郁活性较强,具备进一步开发的价值,且各单体化合物及组分的抗抑郁活性有一定的规律。
吴桂梅刘春明张语迟郑梅竹李赛男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罗布麻叶PC-12细胞抗抑郁活性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传统中药罗布麻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采用MTT法、LDH检测法观察罗布麻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罗布麻提取物100,50,26 mg/kg(i.g.)连续给药10 d后,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P<0.001,P<0.05,P<0.01);同时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论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郑梅竹刘春明胡薇时东方张语迟吴桂梅
关键词:皮质酮抗抑郁
罗布白麻与罗布红麻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建立了罗布白麻叶和罗布红麻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二者的16种成分。在罗布麻叶中首次发现了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Ⅰ3-Ⅱ8-双芹菜苷元、穗花衫双黄酮、贯叶金丝桃素和加贯叶金丝桃素。研究表明罗布红麻叶和罗布白麻叶的主要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均有较大的差别,前者中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金丝桃苷、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乙酰化异槲皮素、乙酰化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山奈酚-3-O-半乳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和贯叶金丝桃素的含量高于后者,而白麻苷含量低于后者。芦丁和加贯叶金丝桃素是罗布白麻的特征性成分,而Ⅰ3-Ⅱ8-双芹菜苷元和穗花衫双黄酮是罗布红麻的特征性成分,根据此特点可以区分二者。
张语迟刘春明刘志强吴桂梅
关键词:罗布红麻核磁共振
一种罗布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布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用酸性乙醇溶液提取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其所含有效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槲皮素、山奈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布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得到干浸膏状的罗布麻叶提取物。提取物的产率为7.0-7...
刘春明张语迟白云鹏齐艳娟吴桂梅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白鲜皮中梣酮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白鲜皮中的梣酮,结果表明,选择V(正己烷):V(乙酸乙酯):V(乙醇):V(水)=1:1:1:1系统来分离,上相作为固定相,下相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仪器转速1 000 r/min,分离结果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纯度达到99%。
张红晶王琦时东方赵立春王晶吴桂梅刘春明
关键词:白鲜皮高速逆流色谱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促进小鼠抗抑郁基因CREB、BDNF的表达被引量:10
2011年
罗布麻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本研究提取它的主要有效成分罗布麻总黄酮,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试验中给小鼠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25mg/kg、50mg/kg和100mg/kg后,观察罗布麻叶总黄酮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罗布麻总黄酮提取物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药效与氟西汀相似,表明罗布麻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采用荧光相对定量RT-PCR法检测罗布麻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中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后PC12细胞中BDNF、CREB基因的表达量最低,罗布麻处理后,表达量显著增加,较处理前增加了近十倍,且呈剂量依赖性。本研究结果提示罗布麻抗抑郁机制可能是通过(AC-cAMP-CREB)信号通路促进BDNF、CREB的基因表达而发挥的。
郑梅竹刘春明丛大力时东方张语迟吴桂梅
关键词:皮质酮PC12细胞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研究
罗布麻叶(Apocynum venetum L.)为夹竹桃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大量的药理活性实验表明,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物活性。近几年...
吴桂梅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罗布麻叶抗抑郁活性
文献传递
一种罗布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布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用酸性乙醇溶液提取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其所含有效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槲皮素、山奈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布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得到干浸膏状的罗布麻叶提取物。提取物的产率为7.0-7...
刘春明张语迟白云鹏齐艳娟吴桂梅
文献传递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叶总黄酮提物抗抑郁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慢性应激抑郁组动物组织内DA、5-HT和NE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极显著降低(P<0.01)。罗布麻总叶黄酮提取物处理组大鼠脑中DA和NE含量与慢性应激抑郁组相比显著或极显著上升,且随着剂量的增大,这种作用更加明显;70.0 mg/kg罗布麻叶黄酮提取物处理与盐酸氟西汀(3.5mg/kg)效果一致;但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处理组大鼠脑中5-HT含量与慢性应激抑郁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阳性对照药氟西汀显著增加了抑郁大鼠脑组织中DA、NE和5-HT含量。[结论]该研究证实了抑郁症发病的神经递质假说,同时发现罗布麻叶可以逆转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物质NE、DA含量的降低,这也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机理之一。
郑梅竹时东方刘春明王秋悦张语迟吴桂梅
关键词:罗布麻抑郁单胺递质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的研究
罗布麻叶(Apocynum venetum L.)为夹竹桃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大量的药理活性实验表明,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物活性。近几年...
吴桂梅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罗布麻叶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活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