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缺损
  • 2篇缺损
  • 2篇间隔缺损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导管引导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动图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型心

机构

  • 6篇武警广东省总...

作者

  • 6篇吴朝晖
  • 5篇李海苗
  • 3篇林巧芬
  • 3篇韩志远
  • 2篇谢振宏
  • 2篇袁明远
  • 1篇张春丽
  • 1篇邓劲松
  • 1篇王洁
  • 1篇雷奕祺
  • 1篇袁明远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培哚普利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被引量:4
2014年
目前认为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心房的解剖重构及电重构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研究认为血管紧张素在心房颤动时的心房解剖及电重构方面均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既能导致心房压的升高,也可增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而引起异位起搏,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甚至引起室性心律失常〔1〕,临床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系统,而降低心房内压力。
吴朝晖李海苗雷奕祺韩志远林巧芬
关键词:培哚普利胺碘酮
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参芎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治疗1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18和hs-CRP。结果参芎注射液组治疗1周后血清IL-18及hs-CRP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IL-18和hs-CRP水平;参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明显,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李海苗袁明远吴朝晖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参芎注射液白细胞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
应用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目的:探索和评价新型 Amplatzer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C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膜部 VSD 患者5(男2,女3)例,平均年龄15±5(5~12)岁,体质量31±16(16~52)kg,均...
吴朝晖袁明远杜修海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8例SLE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检查结果、血清指标和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比例、糖尿病史比例、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高脂血症史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三支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24 h尿蛋白、糖皮质激素累计使用时间均高于无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3.994,P<0.05)。结论 SLE合并冠心病患者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首发症状,传统危险因素个数较少,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较长。
林巧芬李海苗吴朝晖韩志远谢振宏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价值
2005年
王洁邓劲松袁明远张春丽吴朝晖李海苗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AMPLATZER封堵器导管引导VSD
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GGT)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年龄均≤44岁。根据患者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0<积分≤10)、B组(10<积分≤20)、C组(20<积分≤34)、D组(34<积分≤64)、E组(积分>64)。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总胆红素。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GGT与Gensini评分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所占百分比、吸烟史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GT与Gensini评分、TC、TG、LDL-C、Cr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GGT进入Gensini评分回归方程(β=0.64,P<0.01)。结论 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且随着Gensini评分的增高GGT水平也增加,GGT水平与其他危险因素亦呈现相关性,提示GGT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为评估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参考。
林巧芬吴朝晖李海苗韩志远谢振宏
关键词:冠心病青年Γ-谷氨酰转肽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