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南翔

作品数:144 被引量:38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5篇致突变
  • 25篇污染
  • 19篇致突变性
  • 17篇毒性
  • 12篇AMES试验
  • 11篇污染物
  • 11篇细胞
  • 10篇基因
  • 10篇甲基化
  • 10篇除草
  • 10篇除草剂
  • 9篇多氯联苯
  • 9篇亚慢性
  • 9篇有机污染
  • 9篇有机污染物
  • 9篇微核
  • 9篇小鼠
  • 9篇磺草酮
  • 8篇斑马
  • 7篇微核试验

机构

  • 143篇浙江省医学科...
  • 4篇浙江省疾病预...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2篇杭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44篇吴南翔
  • 43篇谭玉凤
  • 42篇陶核
  • 39篇高明
  • 36篇金锋
  • 32篇于仲波
  • 29篇宋杨
  • 21篇刘克澄
  • 20篇柴剑荣
  • 18篇楼建林
  • 18篇杨寅楣
  • 17篇张幸
  • 15篇金勇
  • 13篇王禹
  • 11篇娄金萍
  • 10篇金凌之
  • 10篇陈琼姜
  • 10篇俞苏霞
  • 9篇宋鹏
  • 8篇姚春冀

传媒

  • 19篇环境与职业医...
  • 15篇环境与健康杂...
  • 14篇浙江省医学科...
  • 14篇毒理学杂志
  • 13篇职业与健康
  • 5篇国外医学(卫...
  • 5篇环境污染与防...
  • 5篇浙江预防医学
  • 3篇卫生毒理学杂...
  • 3篇癌变.畸变....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预防医学
  • 2篇第九届全国环...
  • 2篇2007年全...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6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排放到环境中的纳米材料越来越多,且多数纳米材料可进入水体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体内累积,进而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纳米材料按组分的不同主要有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粒子、碳纳米材料、量子点、有机聚合物等,不同纳米材料尺寸大小、材料成分、表面修饰材料等理化特征的差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大小及机制各有不同。本文分别归纳了各种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模型(如鱼类、贝类、水蚤、藻类等)的纳米毒性作用及可能的致毒机制。分析表明,各类纳米材料不同的理化特征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毒性作用,但决定毒性的关键因素到底是其粒径尺寸大小、材料组分还是表面修饰物等至今尚无准确定论。氧化损伤、金属离子释放等是研究较多的机制,而从基因芯片、表观遗传修饰等分子水平对毒性机制进行研究的报道很少,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其是否可以作为毒性评价指标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且环境因素等也可对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产生影响。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机制及风险评价仍任重而道远。
陶核兰志仙吴南翔
关键词:纳米材料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纳米金属氧化物量子点
血清中磺草酮的液相色谱测定法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新型除草剂磺草酮的方法。方法以甲醇和0.1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缓冲液作为流动相,254nm检测波长进行样品测定。结果回归方程:Y=20742.17X+655.12(r=0.9993),检出限:0.044mg/L,样品分析的RSD在4.83%~6.79%之间,回收率在94.65%~109.23%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而且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金锋吴南翔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血清磺草酮
甲苯、异丙醇、丙酮在活性炭上的竞争性吸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甲苯、丙酮和异丙醇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来观察其竞争性吸附情况,探讨可能存在的机制,以减小采样误差,正确评估劳动者的健康危害情况。方法配置0.4、1、2和4倍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的标准气体,设置0.1、0.15和0.2 L/min 3个流量组。使用活性炭管进行采样,每组采集3个样品,以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得标准曲线线性良好且样品浓度均在线性范围内;当解吸液中含1%异丁醇时,对甲苯和丙酮的解吸无显著影响;0.1、0.15和0.2 L/min 3个流量组的活性炭吸附量组间RSD范围在0.51%~1.80%之间,除甲苯在0.4倍PC-STEL条件下和异丙醇在1倍PC-STEL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2倍和1倍PC-STEL浓度下,丙酮与甲苯和异丙醇共存时,丙酮吸附量明显减少;异丙醇与甲苯共存时,异丙醇吸附量略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异丙醇和丙酮极性不同,在活性炭上存在竞争性吸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的研制及修订中,应该从吸附和解吸两方面考虑多种有毒物质共存时对采样及分析结果的影响。
孙思雨徐承敏阮征钱亚玲朱海豹吴南翔
关键词:甲苯异丙醇丙酮活性炭
Igf2 DMR2甲基化在p,p'-DDE致多代雄性生殖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 建立宫内p,p&#39;-DDE暴露跨代模型,观察雄性子代生殖毒性是否具有亲源性遗传特征及可能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 SPF级的SD大鼠于孕8~15天给予100 mg/kg p,p&#39;-DDE灌胃,另设溶剂对照...
宋杨王思梦高明吴南翔
多氯联苯分子遗传毒性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物体具有蓄积毒性。研究表明PcBs表现出的分子遗传毒性能够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相关基因表达的显著调节。低等动物、模型动物及啮齿类动物被大量应用于研究PCBs对分子和细胞功能相关基因及生理发育功能相关基因的影响。目前,对于PCBs人群流行病学的研究多集中于部分疾病易感基因,如细胞色素P450、癌基因等。对PCBs分子遗传毒性的探讨对于阐释其遗传毒性机制具有深刻的意义,此文就PCBs的分子遗传毒性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宋鹏吴南翔
关键词:基因流行病学
除草剂对大鼠血糖水平影响的初步研究
2005年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除草剂对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检测大鼠第45天和第90天的血糖水平,评价受试物对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 5种受试物不同程度地引起大鼠血糖水平升高。其中磺草酮原药和醚苯磺隆原药雌性大鼠在第45天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在第90天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特丁净原药和麦草畏原药各剂量组血糖增高水平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受试样品干扰大鼠血糖水平。
吴南翔于仲波朱勇张幸
关键词:除草剂草铵膦磺草酮麦草畏血糖雌性大鼠
p,p’-DDE致大鼠跨代雄性生殖毒性效应及Igf2 DMR2区域甲基化的可能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宫内p,p’-DDE暴露跨代大鼠模型,观察雄性子代生殖毒性是否具有亲源性遗传特征及可能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SPF级的SD大鼠于孕8~15天给予每天每千克体重100 mg p,p’-DDE灌胃,另设溶剂对照组采用玉米油灌胃,孕鼠自由分娩,保留所有雄性仔鼠(F1代),同组别不同窝别的F1代仔鼠于出生后90天按雌雄比1∶1交配,产生F2代仔鼠。染毒组和对照组雌雄F2代按以下分组设计两两交配后,产生F3代仔鼠,分组为:(1)雌雄均为对照组(C♂-C♀),(2)雌雄均为染毒组(DDE♂-DDE♀),(3)染毒组雄性与对照组雌性(DDE♂-C♀),(4)对照组雄性与染毒组雌性(C♂-DDE♀)。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3代雄性仔鼠成年后的精子质量,亚硫酸氢钠基因组测序法检测Igf2 DMR2区域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印记基因表达。[结果]p,p’-DDE可诱导F1、F2及F3代DDE♂-DDE♀、DDE♂-C♀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F1代精子数量和活力分别从(70.63±11.79)×106/m L、(76.75±7.57)%下降至(50.00±13.08)×106/m L、(62.42±9.40)%;F2代精子数量和活力分别从(82.86±38.60)×106/m L、(82.14±6.44)%下降至(43.75±25.04)×106/m L、(60.88±25.03)%;F3代DDE♂-DDE♀精子数量及活力分别从(68.89±41.37)×106/m L、(68.56±10.67)%下降至(21.66±4.83)×106/m L和(29.33±32.70)%,F3代DDE♂-C♀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为(28.00±16.60)×106/m L和(34.60±3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1~F3代雄性仔鼠精子细胞Igf2 DMR2区域(1、16、18位点)低甲基化,Igf2转录下调,H19转录上调,Igf2基因的转录水平和Igf2 DMR2甲基化成正相关(r=0.806 5)。[结论]Igf2 DMR2区域甲基化改变可能在p,p’-DDE诱导的跨代雄性大鼠生殖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宋杨高明王禹吴南翔
关键词:IGF2甲基化雄性生殖
婺江水域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1998年
1996年对婺江水域地面水和自来水有机污染物进行了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骛江水域已受有机污染物污染,其中含有致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各水质检测点的有机污染物存在和数量变化不大。枯水期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和种类均多于丰水期,水质较丰水其差。
吴南翔杨寅楣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
宫内暴露p,p'-DDE对雄性子代生殖毒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内暴露P,P'-DDE对雄性子代生殖毒性的影响.方法:母鼠交配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玉米油)组和100mg/kg p,p'-DDE染毒组,于孕8-15天采用灌胃方式给予100mg/kgp,p'-DDE处理...
王思梦吴南翔高明谭玉凤宋杨
关键词:生殖毒性雄性子代
文献传递
人体中钙、锌、硒、铁等元素对环境镉污染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对受到环境镉污染的247名居民与不受镉污染的253名居民尿中镉、钙、锌、硒、铁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钙、锌、硒、铁与镉含量不同程度存在着相关关系。
汪再娟金锋施鹭明庄方成吴南翔杨寅楣孔庆瑚
关键词:镉污染拮抗作用环境污染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