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文武

作品数:44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疫霉
  • 16篇大豆
  • 13篇大豆疫霉
  • 11篇根腐
  • 11篇根腐病
  • 7篇基因
  • 6篇生防菌
  • 6篇微生物
  • 6篇防菌
  • 6篇腐霉
  • 6篇LAMP
  • 5篇植物
  • 5篇试剂
  • 5篇试剂盒
  • 5篇抗性
  • 5篇扩增
  • 4篇蛋白
  • 4篇植物免疫
  • 4篇生物菌
  • 4篇微生物菌

机构

  • 4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镇江市农业科...
  • 2篇江苏艾津作物...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济宁市农业科...

作者

  • 44篇叶文武
  • 36篇王源超
  • 28篇郑小波
  • 11篇王晓莉
  • 6篇杨波
  • 4篇张正光
  • 3篇董莎萌
  • 2篇高学文
  • 2篇窦道龙
  • 2篇伍辉军
  • 2篇曾丹丹
  • 2篇李爱宁
  • 1篇马振川
  • 1篇杨瑾
  • 1篇侯毅平
  • 1篇武晓玲
  • 1篇刘万才
  • 1篇赵云
  • 1篇邢邯
  • 1篇江立群

传媒

  • 5篇大豆科学
  • 5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现代农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2篇2023
  • 1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绿色农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3年
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物资,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重大问题.绿色农药是根据绿色化学理念,采用环境友好的绿色原料,生产开发的更安全的农药.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农药领域的研究实现了多个突破,极大提高了我国绿色农药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了我国农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农药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介绍了农药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绿色农药创制的研究进展和我国在农药产业上面临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袁治理叶文武侯毅平王源超
关键词:绿色农药新农药创制
大豆疫霉PsMPK1沉默突变体的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促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是真核生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蛋白激酶,对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与侵染致病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发现1个MAPK基因Ps MPK1参与调控大豆疫霉的细胞壁完整性、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形成,以及对大豆的致病性等生物学性状。本文旨在进一步探究Ps MPK1如何调控大豆疫霉的上述性状。[方法]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大豆疫霉Ps MPK1沉默突变体在游动孢子囊阶段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样品间基因表达水平的整体相关性分析和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野生型菌株相比,Ps MPK1沉默突变体中分别有1 451个显著下调和981个显著上调的基因,占所有被检测基因的23%。与之相比,被检测的细胞壁相关基因和分泌蛋白编码基因中,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比例更高(分别占37%和28%),且大部分基因为下调表达(分别占87%和78%)。显著下调表达的分泌蛋白编码基因中,37个基因可能与侵染过程相关,主要编码Rx LR、NLP和CRN等家族的效应分子,CBEL蛋白,富含半胱氨酸蛋白,氧化还原相关蛋白以及水解酶等。[结论]首次通过转录组学方法揭示了特定的功能基因Ps MPK1沉默后大豆疫霉基因组的转录变化,鉴定了可能与Ps MPK1信号途径相关的基因和基因家族,为进一步研究大豆疫霉中MAPK的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叶文武张萌曹明娜翟春花李爱宁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疫霉细胞壁效应分子转录
251份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疫霉及多种镰孢菌的抗性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2019—2020年国家大豆良种攻关项目新选育的251份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和多种镰孢菌(Fusarium spp.)的抗性水平,筛选出既抗大豆疫霉又抗多种镰孢菌的抗性品种(系),为利用抗病品种防控大豆根腐病和抗病育种提供资源材料。[方法]采用大豆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法,首先利用8个不同致病型的大豆疫霉菌株,对251个大豆品种(系)进行抗病性鉴定;进一步以高抗大豆疫霉的品种(系)为材料,鉴定其对大豆6种常见病原镰孢菌的强毒力菌株的抗性。[结果]有19个大豆品种(系)对8个大豆疫霉菌株均表现高抗,抗5个及5个以上大豆疫霉菌株的品种(系)达167个,占比66.5%。供试大豆对大豆疫霉菌株Ps1、Ps3、Ps5和PsMC1的抗性资源最为丰富,对菌株Ps4和USAR2的抗性资源次之,对菌株Ps41-1和PsJS2的抗性资源较少。供试的21个高抗大豆疫霉的品种(系)分别可抗2~4种镰孢菌,其中对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Fs-1菌株、黄色镰孢菌(F.culmorum)Fc-4菌株和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Fg-1菌株的抗性资源较丰富,对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Fo-2菌株和木贼镰孢菌(F.equseti)Fe-9菌株的抗性资源较少,未筛选到对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Fp-2菌株具有抗性的品种(系),‘徐1017-1’‘皖宿218’‘郑1905’和‘徐1726’等品种(系)对大豆疫霉和镰孢菌的综合抗性较好。[结论]供试大豆虽然对大豆疫霉8个致病型和6种镰孢菌的抗性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存在较为丰富的抗性资源可供挖掘。本研究筛选出的既抗大豆疫霉又抗镰孢菌的大豆品种(系),可作为生产上防控疫霉根腐病和镰孢根腐病的抗病品种以及抗病育种资源。
李柯郑素娇王晓莉孙哲叶文武王源超郑小波
关键词:大豆种质大豆疫霉镰孢菌抗性鉴定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大豆种子病变粒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大豆种子病变粒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种子筛选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三种不同类型的大豆种子,构建种子样本,所述类型包括健康、霉变和紫斑;获取所述种子样本的近红外高光谱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
叶文武李凯楠沈广辉郑小波王源超
2021年黑龙江省疑似大豆猝死综合症的病原鉴定
2023年
大豆猝死综合症(Sudden Death Syndrome,简称SDS)是美洲大豆生产中严重发生的一种大豆根腐病,已知由茄腐镰孢菌复合种群分支2的4种镰孢菌所引起;该病在中国尚未有报道,但近年来部分大豆田块中发现疑似症状。为探明引起黑龙江省大豆疑似SDS茄腐镰孢菌的种类及致病性与药剂敏感性,于2021年从饶河、鹤岗、黑河和虎林等地采集58株疑似SDS大豆,分离根部和茎基部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基于EF1-α与RPB2的多靶标分子鉴定,以及致病性、杀菌剂敏感性与种衣剂防效测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31个茄腐镰孢菌菌株能够侵染大豆黄化苗下胚轴,导致大豆生长期根部腐烂,并引起叶片脉间褪绿、斑驳等类似于SDS的症状;这些菌株均属于茄腐镰孢菌复合种群分支3,分为两个类群,其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基本相似,但接种第一类群菌株后大豆植株的褐色病斑及上下扩展程度更明显;两个类群的8个代表菌株均对多菌灵、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等杀菌剂表现敏感,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可抑制病菌侵染。本研究为该类大豆病害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袁素娟焦晓丹郑素娇叶文武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猝死综合症镰孢菌
一种用于检测刺腐霉菌的LAMP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刺腐霉菌的LAMP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一种用于检测刺腐霉菌的LAMP引物组合物:正向内引物FIP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内引物BIP如SEQ ID NO.2所示,正向外引物F...
叶文武冯慧赵晓林王源超郑小波
文献传递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由Fusarium 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被引量:8
2018年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水稻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造成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Fusarium andiyazi是近年来国外报道的水稻恶苗病的病原菌之一,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 P),以F.andiyazi的TAT(trichothecene 3-O-acetyltransferase)基因为靶标设计并筛选出一套灵敏、特异的LAM P引物,建立了可快速诊断该病菌所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LAMP检测技术。在等温条件下(64℃)只需进行核酸扩增反应80 min,反应前向体系中加入了金属离子指示剂HNB(羟基萘酚蓝),反应后即可肉眼观察反应产物颜色变化判断检测结果,阳性反应呈天蓝色,阴性呈紫色。该TAT-Fan-LAMP技术的最低检测灵敏度为100 pg·μL^(-1)。应用该技术成功地对南京江宁和镇江句容田间采集的由F.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进行快速诊断。该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为F.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新技术。
戎振洋袁咏天曾丹丹叶文武杨红福郑小波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FUSARIUM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AT
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水稻种子携带病原菌是水稻恶苗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江苏省栽培水稻品种种子携带恶苗病菌的状况。[方法]采用可分别特异性识别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镰孢(Fusarium fujikuroi)、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des)和F.andiyazi的LAMP检测技术,对江苏省2017年收获的103份水稻种子携带上述4种病原菌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103份稻种样本中,有89份检测出携带水稻恶苗病菌。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藤仓镰孢,为83.5%,层出镰孢、拟轮枝镰孢和F.andiyazi也被检测到,但检出率较低,依次为15.5%、1.9%和1.9%。[结论]江苏省水稻种子携带恶苗病菌是一种普遍现象,藤仓镰孢是江苏水稻恶苗病的优势致病菌种,其次是层出镰孢。种子带菌是上述2种病原菌所致恶苗病的重要初侵染源。
王晓莉李哲叶文武杨红福庄义庆郑小波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
一种防治土传病原菌所致植物根腐病的生防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土传病原菌所致植物根腐病的生防菌及其应用,所述生防菌命名为紧密篮状菌PK‑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40517。该菌株能够显著降低多种土传病原菌...
王源超赵耀许志杨叶文武王晓莉郑小波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鉴定被引量:5
2020年
为系统鉴定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本研究采用改进的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方法,利用8个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株对2017和2018年从黄淮海地区各育种单位收集的381个大豆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22个品种(系)对超强毒力菌株PsJS2表现抗性,超过90%的品种(系)对弱毒力菌株Ps1、Ps3和Ps5均表现抗性。所有大豆品种(系)对8个菌株共产生36种反应型。将待鉴定品种(系)与鉴别寄主对8个大豆疫霉菌株的反应型进行比较,其中有63个品种(系)可能含有抗病基因Rps1b,36个可能含有抗病基因Rps3a,15个可能含有Rps1d;255个品种(系)的32种反应型与任何已知鉴别寄主的反应型均不一致,表明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抗病基因的组合。本研究通过室内快速抗性鉴定,发现河南、河北、北京、安徽、山东、山西等地均含有丰富的大豆抗病种质资源,且具有丰富的抗性多样性。其中,河南、山东等地含有丰富的含有抗病基因Rps1b的抗性资源,河北、北京等地含有丰富的含有抗病基因Rps3a的抗病资源,为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大豆种质利用及抗病基因挖掘提供了重要参考。
杨瑾汪孝璊叶文武郑小波王源超
关键词:根腐病大豆疫霉大豆种质资源抗性鉴定抗病基因黄淮海地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