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莉

作品数:24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疫霉
  • 9篇大豆疫霉
  • 5篇扩增
  • 5篇基因
  • 5篇大豆
  • 4篇生防菌
  • 4篇微生物
  • 4篇扩增技术
  • 4篇环介导等温扩...
  • 4篇环介导等温扩...
  • 4篇根腐
  • 4篇根腐病
  • 4篇防菌
  • 3篇蛋白
  • 3篇稻恶苗病
  • 3篇烟草
  • 3篇疫霉菌
  • 3篇植物
  • 3篇水稻
  • 3篇水稻恶苗病

机构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贵州省烟草科...
  • 2篇镇江市农业科...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烟草科...

作者

  • 24篇王晓莉
  • 13篇王源超
  • 12篇郑小波
  • 11篇叶文武
  • 4篇张正光
  • 2篇崔林开
  • 2篇杨波
  • 2篇董汉松
  • 2篇董莎萌
  • 2篇陆宁
  • 2篇商胜华
  • 2篇陈庆园
  • 2篇曾丹丹
  • 1篇孙枫
  • 1篇于海芹
  • 1篇李继新
  • 1篇李成云
  • 1篇杨雪
  • 1篇王燕
  • 1篇王云鹏

传媒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烟草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防治土传病原菌所致植物根腐病的生防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土传病原菌所致植物根腐病的生防菌及其应用,所述生防菌命名为紧密篮状菌PK‑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40517。该菌株能够显著降低多种土传病原菌...
王源超赵耀许志杨叶文武王晓莉郑小波
大豆疫霉MAPK基因的鉴定与转录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疫霉菌包括大豆疫霉等重要植物病原物,属于茸鞭生物界卵菌门,在进化上与真菌相差甚远;由于分离培养与遗传转化等相对困难,目前对其生长发育和致病机理的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综合运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首先对植物病原卵菌与真菌的蛋白激酶特别是MAPK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然后对大豆疫霉MAPK的基因结构、蛋白功能域以及转录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病原卵菌比真菌含有更多的蛋白激酶(包括MAPK),且卵菌及其近缘物种硅藻的MAPK与真菌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大豆疫霉的14个MAPK中,4个具有非典型的磷酸化唇序列,7个含有PH、C2、WW、PAS等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其它功能域;转录分析表明,大部分MAPK可能在大豆疫霉生长发育与致病的整个过程或特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蛋白激酶特别是MAPK的分析揭示了植物病原卵菌(与真菌相比)在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与机制上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可为进一步研究疫霉菌MAPK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信号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叶文武李爱宁王晓莉王源超
关键词:疫霉菌蛋白激酶功能域转录分析
大豆疫霉转录组研究及GPR功能分析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每年造成大豆2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大豆疫霉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形成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在水膜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识别...
王晓莉
关键词:大豆疫霉RNA-SEQ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沉默
文献传递
一种GFP标记的终极腐霉PyuLK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FP标记的终极腐霉PyuLK1及其应用。GFP标记的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PyuLK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7月20号,保藏编号为C...
叶文武李柯郑小波王源超张正光冯慧王晓莉
一种测定大豆疫霉菌对抗病基因Rps1b毒性的分子方法
一种测定大豆疫霉菌对抗病基因Rps1b毒性的分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大豆疫霉菌接种于大豆叶片上,12小时后提取待检测大豆疫霉菌的总RNA;以提取的总RNA为模版进行逆转录,得到cDNA反应液;采用毒性检测引物AV...
王源超崔林开王晓莉董莎萌郑小波
文献传递
生长素信号对植物生长与系统性获得抗性的调控作用
生长素是一类参与植物发育过程的典型植物激素,这种非蛋白的简单分子参与调控:胚的形态建成、细胞分裂与伸长、维管组织的分化、侧根的起始生成、向地性和向光性等。同时,在分子水平上,生长素还调控着无数基因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尤...
王晓莉
关键词:植物生长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拟南芥系统获得抗性
文献传递
烤烟品种K326突变株抗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的研究初报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2006~2008年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烤烟惦种K326突变株CQY材料对烟草普通花叶瘸(TMV)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接种TMV后第7dK326、CQY和Coker176心叶表现系统斑驳的发病率分别为99.10%、42.54%和1.18%;接种TMV后第14d和第21d,CQY和Coker176发病率与第7d相比略有增加,K326发病率为100%,方差分析表明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CQY没有表现系统斑驳的烟株在接种叶片部位表现过敏性坏死斑,症状与Coker176的过敏性坏死斑相似。CQY病情指数从第7d的10,64快速发展到笫14d的35.11,最后到第21d的39.6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种TMV后第7d、第14d和第21dK326、CQY和Coker1763个处理间的病情指数差异均为极显著(P〈O.01)。农艺性状测量结果表明,CQY材料与K326在株高、叶片数、茎嘲、节距等差异不显著,CQY材料较K326叶片变短变宽;产量产值与K326差异不显著(P〉0.05)。
陈庆园陆宁商胜华李继新王晓莉
关键词:烤烟烟草普通花叶病突变株抗性
251份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疫霉及多种镰孢菌的抗性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2019—2020年国家大豆良种攻关项目新选育的251份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和多种镰孢菌(Fusarium spp.)的抗性水平,筛选出既抗大豆疫霉又抗多种镰孢菌的抗性品种(系),为利用抗病品种防控大豆根腐病和抗病育种提供资源材料。[方法]采用大豆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法,首先利用8个不同致病型的大豆疫霉菌株,对251个大豆品种(系)进行抗病性鉴定;进一步以高抗大豆疫霉的品种(系)为材料,鉴定其对大豆6种常见病原镰孢菌的强毒力菌株的抗性。[结果]有19个大豆品种(系)对8个大豆疫霉菌株均表现高抗,抗5个及5个以上大豆疫霉菌株的品种(系)达167个,占比66.5%。供试大豆对大豆疫霉菌株Ps1、Ps3、Ps5和PsMC1的抗性资源最为丰富,对菌株Ps4和USAR2的抗性资源次之,对菌株Ps41-1和PsJS2的抗性资源较少。供试的21个高抗大豆疫霉的品种(系)分别可抗2~4种镰孢菌,其中对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Fs-1菌株、黄色镰孢菌(F.culmorum)Fc-4菌株和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Fg-1菌株的抗性资源较丰富,对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Fo-2菌株和木贼镰孢菌(F.equseti)Fe-9菌株的抗性资源较少,未筛选到对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Fp-2菌株具有抗性的品种(系),‘徐1017-1’‘皖宿218’‘郑1905’和‘徐1726’等品种(系)对大豆疫霉和镰孢菌的综合抗性较好。[结论]供试大豆虽然对大豆疫霉8个致病型和6种镰孢菌的抗性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存在较为丰富的抗性资源可供挖掘。本研究筛选出的既抗大豆疫霉又抗镰孢菌的大豆品种(系),可作为生产上防控疫霉根腐病和镰孢根腐病的抗病品种以及抗病育种资源。
李柯郑素娇王晓莉孙哲叶文武王源超郑小波
关键词:大豆种质大豆疫霉镰孢菌抗性鉴定
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水稻种子携带病原菌是水稻恶苗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江苏省栽培水稻品种种子携带恶苗病菌的状况。[方法]采用可分别特异性识别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镰孢(Fusarium fujikuroi)、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des)和F.andiyazi的LAMP检测技术,对江苏省2017年收获的103份水稻种子携带上述4种病原菌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103份稻种样本中,有89份检测出携带水稻恶苗病菌。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藤仓镰孢,为83.5%,层出镰孢、拟轮枝镰孢和F.andiyazi也被检测到,但检出率较低,依次为15.5%、1.9%和1.9%。[结论]江苏省水稻种子携带恶苗病菌是一种普遍现象,藤仓镰孢是江苏水稻恶苗病的优势致病菌种,其次是层出镰孢。种子带菌是上述2种病原菌所致恶苗病的重要初侵染源。
王晓莉李哲叶文武杨红福庄义庆郑小波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
LAMP快速诊断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水稻恶苗病是为害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经常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拟轮枝镰孢是引起水稻恶苗病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意在建立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方法]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3-磷酸甘油酸激酶(3-phosphoglyceric phosphokinase)基因Pgk为靶标,设计筛选LAMP特异性引物。[结果]建立了可直接从水稻恶苗病植株中检测拟轮枝镰孢并诊断由该病原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LAMP检测技术(FvPgk-LAMP)。该检测技术可以从田间发病的水稻植株中直接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反应条件为62℃、70 min。由于反应前在反应管内加入了羟基萘酚蓝(HNB),反应结束后可对结果进行直接判定,阳性反应呈天蓝色,阴性反应则仍然为紫色。该体系的最低检出限为目标菌纯DNA的100pg·μL^(-1)。应用该技术我们已成功且快速地对来自江苏南京和镇江的水稻恶苗病样本进行了病害诊断。[结论]本研究为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且有效的新技术。
曾丹丹戎振洋袁咏天王晓莉郑小波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