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楠楠

作品数:186 被引量:1,07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7篇医药卫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8篇中医
  • 62篇中医药
  • 31篇临床实践指南
  • 28篇中医临床
  • 26篇中成药
  • 26篇成药
  • 20篇血压
  • 19篇中医临床实践
  • 19篇高血压
  • 18篇高血压病
  • 17篇清肺
  • 15篇中医临床实践...
  • 13篇中药
  • 12篇循证
  • 11篇排毒汤
  • 10篇中医药标准
  • 9篇诊疗指南
  • 9篇西医
  • 8篇新药
  • 8篇中药新药

机构

  • 181篇中国中医科学...
  • 3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北京市东城区...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兰州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85篇史楠楠
  • 87篇王燕平
  • 71篇韩学杰
  • 66篇王丽颖
  • 46篇吕爱平
  • 43篇宇文亚
  • 26篇王永炎
  • 26篇刘孟宇
  • 25篇刘玉祁
  • 18篇赵学尧
  • 17篇王跃溪
  • 11篇白卫国
  • 10篇佟琳
  • 10篇吕诚
  • 10篇张华敏
  • 9篇谢雁鸣
  • 9篇刘兴方
  • 9篇翟华强
  • 9篇赵静
  • 8篇连智华

传媒

  • 32篇中医杂志
  • 24篇中国中医基础...
  • 2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2篇世界科学技术...
  • 9篇世界中西医结...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中国循证医学...
  • 7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医学新知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中国研究型医...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海峡两岸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年份

  • 38篇2024
  • 13篇2023
  • 18篇2022
  • 19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1篇2012
  • 20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分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性功效分析被引量:37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严峻复杂,探讨中医药防治COVID-19处方的用药规律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个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收录的中医药防治COVID-19诊疗方案以及3位国医大师、4位知名中医药专家所拟的方药,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处方库""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用中药库",共收集有效中药处方93首,组成药物共计157味。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①药性寒、温居多,其中性寒69味,占43.95%;性温57味,占36.31%;性热较少,仅占1.27%;②味苦、辛、甘药物较多,不同时期药味有异,初期以辛味居多,中期、重症期以苦味为主,恢复期多用甘味药;③归经以入肺、胃、心者多,入肺经最多,占24.55%;初、中期多入肺胃,重症期则入心肾;④口服药物多无毒,仅6味药物具有毒性,分别是苦杏仁、绵马贯众、重楼、细辛、半夏、炮附片;⑤以具有解表、化湿、清热、补虚、化痰止咳平喘5类功效的药物居多,初期解表与清热并重,各占18.81%;中期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使用多,占29.61%;重症期清热使用最多,占33.33%;恢复期补虚使用最多,占36.47%。中药防治COVID-19的药性特点和功效分布与中医对其病因、病位、病机的认识紧密相关,临证辨治尤需注重分期用药及因地制宜。
古敏刘娇史楠楠李晓东黄正德吴剑坤王玉光王燕平翟华强王永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防治药性特点
《中成药超说明书使用循证评价》技术操作规范被引量:3
2017年
医学作为一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的学科,在探索与尝试中不断前进,其发展必然促进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经验积累。“超说明书用药”具有一定的临床合理性与必要性,是发现新的药物用途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前提是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史楠楠申长春曾宪涛何立群胡元会姜良铎李博马融戎萍商洪才史录文王雪峰王燕平林丽开王永炎
关键词:中成药循证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判断推荐强度的问题及对策
中医药的发展已有3千多年历史,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和交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制定权威性的、高质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是目前中医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中医学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文...
王丽颖韩学杰史楠楠赵静吕爱平王永炎
文献传递
基于已上市中成药的经典老药遴选及开发策略探析
2024年
中成药是我国药品组成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用年限较长的已上市中成药,为药品研发与应用等多领域提供了经验和依据。已上市中成药老品种的有效筛选,是推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二次开发、适应证扩大等药品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环节。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经典老药的概念及价值优势,明确经典老药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方剂的配伍规律研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及优势、不良反应较少、质量优良、现代应用时间较长、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中成药。明确了3个维度11类遴选要素的遴选体系,包括经典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性3个维度及使用年限超过40年、近5年临床仍有应用、来源于古代医籍、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来源于官修书籍、来源于名医名家、老字号企业生产产品、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进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录、进入国家保密配方的中成药、具有一定的销量等11类遴选要素。明确了相关遴选要素的权重及实现路径,并提出加强面向满足临床需求及疗效的经典老药遴选要素优化、基于“三结合”发挥经典老药品种特色及优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明确经典老药的临床定位、加强经典老药品种关键技术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已上市中成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导向。
徐惠胡妮娜刘晨曦穆婷婷蔡秋杰马艳史楠楠佟琳张磊车前子郭敬
关键词:中成药
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如何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既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又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医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方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的重点任务。据此,本文根据《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的七大步骤——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进行必要的专家论证、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审议新工作项目建议、起草中医药标准、审查中医药标准、发布中医药标准,为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借鉴。
宇文亚韩学杰吕爱平王丽颖史楠楠
关键词:中医药
基于第二批经典名方的分析及相关理论研究策略
2024年
经典名方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不断传承创新治病救人的宝贵遗产。继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第一批经典名方后,2023年继续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再次激发广大中医药企业对于经典名方研究和开发的热情。本文基于公布的第二批经典名方,从剂型、药味数及每服剂量、煎煮程度、功效、毒性、炮制方法和儿科专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三结合”重视挖掘经典名方特色理论、基于“毒-量-效”关系开展相关药物理论研究、立足临床需求开展儿童药物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基于少数民族医药特性推动民族医药特色理论研究等相关策略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经典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穆婷婷胡妮娜杜松徐惠佟琳刘思鸿张磊张磊郭敬蔡秋杰史楠楠
关键词:经典名方
中药新药研发中基于人用经验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的设计要点
2024年
临床试验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其证据质量将决定研发路径。如何基于人用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临床试验成为新药研发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关键要点,以充分利用人用经验,提高临床试验证据的质量。研究内容包括人用经验对临床试验的影响,以及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类型、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样本量计算、疗效评价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相关的规定和技术要点。本文旨在帮助研究者在药物研发早期关注中医药在目标适应证方面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类型,确保临床试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车前子佟琳张华敏蔡秋杰陈琳李慧珍梁宁刘斌龚照元张磊刘思鸿穆婷婷徐惠郭敬史楠楠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发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质量监查被引量:11
2016年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领导,财政部经费支持的大规模研究项目,评价方法采用主观与客观形式结合的方式,兼具项目管理和研究课题的双重属性,具有参与单位广泛,涉及中医临床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文章针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管理方面针对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重点落实分级培训、执行反馈、总结评估等内容,提出科学地进行数据管理,落实各级人员管理职责。项目监查方面重点落实各级监查职责,监查评价质量。指南评价符合度是监查的关键内容。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评价数据管理平台、实行第三方监查与评价的建议,促进提高中医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的质量。
刘孟宇史楠楠王燕平赵学尧王跃溪周奇韩学杰吕爱平
关键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项目管理
基于因子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的证素分布规律,为确立病证结合的高血压病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集1 50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四诊信息,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高血压病中医症状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因子得分情况,分析各证素的出现频率。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0个公因子,得到气虚、痰、阳虚、内火、阳亢、阴虚、瘀血7个证候要素,其中痰和气虚这两个证素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29.95%和19.53%。结论:痰和气虚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要素,肝、肾、心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位,临证时,要尤其重视痰这一病理因素。
王丽颖李元宇文亚史楠楠韩学杰
关键词:高血压病证候要素
一种清肺排毒颗粒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清肺排毒颗粒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对特征图谱构建过程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探究与优化,确定色谱条件为: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2%磷酸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
杨立新王宏洁司南周严严赵海誉张艳边宝林史楠楠刘思鸿王燕平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