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学杰

作品数:354 被引量:2,04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7篇期刊文章
  • 10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9篇医药卫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8篇中医
  • 110篇血压
  • 108篇高血压
  • 93篇高血压病
  • 77篇中医药
  • 68篇痰瘀
  • 46篇痰瘀互结
  • 40篇心病
  • 37篇中医临床
  • 37篇冠心病
  • 24篇中医临床实践
  • 24篇临床实践指南
  • 23篇心绞痛
  • 23篇绞痛
  • 23篇冠心病心绞痛
  • 22篇中医诊疗
  • 21篇中医临床实践...
  • 19篇痰瘀同治
  • 19篇辨证
  • 17篇诊疗指南

机构

  • 298篇中国中医科学...
  • 44篇中国中医研究...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 8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香港浸会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352篇韩学杰
  • 142篇王丽颖
  • 75篇沈绍功
  • 71篇史楠楠
  • 67篇宇文亚
  • 58篇吕爱平
  • 53篇刘大胜
  • 43篇刘兴方
  • 39篇刘孟宇
  • 30篇赵学尧
  • 28篇王燕平
  • 23篇刘玉祁
  • 23篇王跃溪
  • 20篇王永炎
  • 19篇连智华
  • 19篇贾海骅
  • 17篇丁毅
  • 13篇信富荣
  • 13篇刘颖
  • 11篇谢雁鸣

传媒

  • 5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7篇中国中医基础...
  • 2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8篇世界中西医结...
  • 16篇世界科学技术...
  • 15篇中医杂志
  • 7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医药学报
  • 4篇世界中医药
  • 4篇第十一次全国...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现代中医临床
  • 3篇第五次全国中...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保健与生活
  • 2篇中国标准化
  • 2篇光明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8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24篇2016
  • 12篇2015
  • 27篇2014
  • 26篇2013
  • 18篇2012
  • 24篇2011
  • 21篇2010
  • 28篇2009
  • 17篇2008
  • 19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3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文本挖掘的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用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候及常用方剂。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对文献分析,探索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及临床方药使用情况。结果高血压病常见证候排在前5位的为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治疗高血压病常见方剂排在前5位的为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丸、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病常见中成药排在前3位的为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和珍菊降压片。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得到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候、方剂及中成药,为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病提供文献学支持,但也存在发表偏移,其研究结果转化为指南规范需要进一步的专家共识。
王丽颖郑光赵学尧韩学杰白卫国王跃溪
关键词:高血压病文本挖掘证候方剂
404名中医医师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本研究基于前期对104名中医医师使用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调查研究,扩大了中医医师调查范围,旨在深入了解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推广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个地区...
史楠楠韩学杰刘兴方王凤宇文亚王丽颖吕爱平
关键词:中医医师临床实践指南高血压病
文献传递
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一般是妇女在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基础上伴有血压升高的一种疾病。目前西医多采用常规降压药及补充雌激素治疗本病,而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因副作用小,对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对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具有其独特优势。文章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目前认为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致病因素主要为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及地理因素的影响。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其中以肾虚为主,病位兼肝、心、脾三脏。沈绍功主任医师提出肾阴阳失调、肾水不能涵养肝木为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滋水涵木、调肾阴阳"为治疗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关键。
刘大胜王凤信富荣王丽颖韩学杰
关键词:更年期高血压中医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2
2018年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亦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医药相关政策文件,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把握时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为中医药"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总结了中医药标准研制工作新进展,分析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并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经历,提出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王跃溪刘玉祁王丽颖史楠楠韩学杰王燕平
关键词:中医药
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证类与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目眩"、"眩冒"等范畴,目前临床所见高血压病患者常见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滑或沉涩之象,当为痰瘀互结之征;病人多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毒等症,这些化学...
韩学杰朱妍陈捷沈绍功
文献传递
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与血管超声的临床相关研究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采集治疗前后高血压病患者的四诊信息,观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心脏、颈动脉、桡动脉的超声检测指标,分析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在高血压病不同时期、不同病程的分布比率及发生发展规律,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与全身血管...
韩学杰刘颖
关键词: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发病机理中医四诊超声检测
文献传递
中医药器械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中医药器械是面向中医临床需求,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发的、符合中医基础理论,能够解决中医临床实际问题的医疗器械。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器械产业蓬勃发展,但相关标准尚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中医药贸易和健康服务市场的需求,国内和国际上的中医药器械标准远少于中医药其他领域标准。通过介绍中医药器械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进展,结合中医药器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影响中医药器械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因素,提出了对中医药器械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王跃溪刘玉祁寇爽史楠楠韩学杰
关键词:医疗器械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痉挛,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的心脏病.对该病的防治及其机理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1.通过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痰瘀同治方冠心病心绞痛的...
韩学杰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痰瘀同治
文献传递
证据分级体系的演进及其对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启示被引量:7
2011年
中医治疗手段及疗效存在巨大差异,基于证据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可以规范医疗行为,缩小诊疗过程中的差异,推广中医诊疗技术,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纳入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13个证据分级体系,梳理现行证据体系的演进过程,并分析中医证据分级体系现状及特点,比较中医和现代医学证据的差异,认为西医和中医属于两种不同医疗实践模式,中医学兼具人文和自然学科的双重特点,所以在对中医临床证据进行分级和评价时,采用单一方法显然不符合中医学学科特点,应考虑经典的定量研究和关联分析与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学。
史楠楠王思成韩学杰王丽颖赵静吕爱平
关键词:临床实践指南中医诊疗
基于文本挖掘的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及“证-药-效”的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归纳中西医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证-药-效"的现状及规律。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包含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对提取信息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利用知识图谱、数据挖掘等方法对研究机构/研究者、中医证类、西药及中药、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国内已有学者研究中医药参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但尚未形成大范围、多单位的合作模式;顽固性高血压的中医证类中,虚证以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阴阳失调为主,实证以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痰瘀互结为主;西药以联合用药为主,3种方案之间关联度较高;中药以牛膝、钩藤、茯苓等为主,实证治疗以平肝息风、祛痰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虚证治疗以补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所有临床研究有效率的平均值为91.08%,总有效率为91.15%。结论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明显的疗效,但尚未形成证据充分的精准用药方案,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大胜向兴华邢云飞王丽颖谭勇杨伟韩学杰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中医药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