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英
- 作品数:32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头孢曲松与阿米卡星药敏试验中对绿脓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是一组协同作用的抗生素,而头孢曲松不是抗绿脓假单胞菌的三代头孢菌素,但在临床上常用它与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严重感染。绿脓假单胞菌是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外科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如果遇到绿脓假单胞菌感染时,头孢曲松与阿...
- 张小江谢秀丽徐英春原英王藏珍张悦娴刘娟陈民钧
- 关键词:头孢曲松阿米卡星药敏试验绿脓假单胞菌
- 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及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并分析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通过体外培养方法检测出的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标本,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菌种鉴定结果分析其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针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特点,采用普通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翻译成蛋白质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检测DNA促旋酶(GyrA/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ParE)序列的突变情况。结果脲原体属混合人型支原体的体外敏感性总体低于脲原体属或人型支原体单独体外敏感性;除大环内酯类外,脲原体属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普遍低于人型支原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女性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脲原体属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的体外敏感性较男性低(P均<0. 05)。微小脲原体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解脲脲原体,尤以对四环素的敏感率差异最大(98. 48%比72. 73%,差值25. 8%,P<0. 05)。在GyrA、 GyrB、 ParC和ParE的序列比对中,共发现21个突变位点,其中ParC S83L突变占96. 22%(51/53),为最主要突变位点;其余为ParC A136T突变、ParE R448K突变、GyrA L176F和ParC S83L联合突变等以及6个目前尚未报道过的突变位点,即ParC的L540F、R718W、Q767E、S789N、M828I和I831T突变。结论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与感染种属有关,脲原体属的体外敏感性还与菌种、患者性别有关。对脲原体属喹诺酮类耐药的机制研究表明,单独ParC S83L突变是脲原体属对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而新发现6个突变位点可能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 刘亚丽张文娟张文娟王洁赵颖赵颖窦红涛王贺王瑶窦红涛刘文静郭莉娜谢秀丽王瑶杨启文孙宏莉
- 关键词: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喹诺酮耐药
- 依替米星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研究依替米星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依替米星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纸片扩散法比较依替米星与其他药物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肉汤棋盘法测试依替米星与哌拉西林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依替米星与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协同作用。结果依替米星对克雷伯菌属、非产超广谱β-內?访?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菌属保持了较高的活性(敏感率68.9%~100.0%),对MS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敏感率也较高(85.1%~96.3%),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为59.8%;在氨基糖苷类药物中,其敏感率高于庆大霉素,稍逊于阿米卡星;依替米星与哌拉西林对MSSA的联合抑菌效应,以及依替米星与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联合抑菌效应均获得90.0%的协同率,联合后各抗菌药物的MIC50及MIC90均比单药的MIC50、MIC90低75.0%~87.5%。结论依替米星对大多数临床分离菌株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其与β-内酰胺类药物在体外对MSSA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联合抑菌效果。
- 杨启文徐英春王辉张小江谢秀丽原英陈民钧
- 关键词:依替米星抗菌药物
- 22株脑膜炎奈瑟菌对治疗和预防用抗菌药的体外敏感性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了解22株脑膜炎奈瑟菌对常用的治疗和预防用抗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2005年美国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试12种抗菌药物对22株脑膜炎柰瑟球菌的MIC。结果22株脑膜炎奈瑟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氯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和利福平敏感率也为100%;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仅为27.3%;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无敏感菌株。结论可以首选窄谱的抗菌药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治疗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利福平可以作为密切接触人群预防用药。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有较高的耐药率,建议不作为当前流行菌株的预防用药。
- 邵祝军徐英春徐丽谢秀丽王辉张小江原英陈民钧
-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
- 申克孢子丝菌感染诊治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1例16岁女孩由申克孢子丝菌导致的皮下孢子丝菌病,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有效,回顾申克孢子丝菌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以此来提高孢子丝菌感染的诊断水平。
- 原英赵颖马依努尔徐英春王澎
- 关键词:申克孢子丝菌孢子丝菌病伊曲康唑
- 连续静脉输液中输液器更换时间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在静脉输液中,为了预防输液系统污染而引起感染的危险,我国长期以来严格遵循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的常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输液器具的改革,静脉输液器已由过去的开放式反复消毒多次使用,改为密闭式一次性使用。因此。
- 毛秀英周京姜秀春李春厚高凤莉王藏珍张月贤原英
- 关键词:输液疗法输液器
- 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对523株呼吸道分离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对呼吸道常见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对 5 2 3株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Etest法测定青霉素对肺炎球菌的MIC ,用Nitrocefin测试细菌的 β内酰胺酶 ,用纸片确证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 ,用WHONET5分析试验结果。 结果 :5 2 3株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地尼的敏感率范围为 91.3%~ 10 0 .0 % ,MIC50 和MIC90 范围分别为 0 .0 32~ 0 .2 5mg/L和 0 .0 6 4~ 1mg/L ,对头孢克洛的敏感率范围为 82 .6 %~ 10 0 .0 % ,MIC50 和MIC90 范围分别为 0 .2 5~ 4mg/L和 1~ 16mg/L。此外 ,30株青霉素中度敏感肺炎链球菌 (PISP)对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的敏感率分别为 6 6 .7%和 4 6 .7%。产ESBLs的 5 4株大肠埃希菌和 5 1株肺炎克雷伯菌及 8株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PRSP)对这 2种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为 10 0 %。结论 :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β溶血链球菌 ,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地尼比头孢克洛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较低的MIC值。对PISP头孢地尼比头孢克洛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
- 徐英春刘勇王辉谢秀丽王澎孙继梅李娜张悦贤原英陈民钧
- 关键词:头孢地尼头孢克洛
- Ceftaroline等抗菌药物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目的了解和评价ceftaroline和其他抗菌药物对分离自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全国14家教学医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连续分离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315株...
- 张辉王澎张小江朱任媛赵颖刘娟郭莉娜刘文静徐英春杨启文孙宏莉王瑶王贺谢秀丽原英窦红涛宋红梅
- 关键词:CEFTAROLINE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从白内障术后玻璃体中分离出一株震颤纤维单胞菌
- 2011年
- 患者女,58岁.因右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10个月,2009年8月于外院行白内障手术.术后半个月出现右眼前黑影伴视力下降,眼略红,否认眼胀、眼痛等,当地诊断为虹膜炎,予局部激素及抗炎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于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
- 刘亚丽杨治坤王辉原英窦红涛
-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后玻璃体震颤离出视力下降
- 全国27所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相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全国27所教学医院分离的医院感染相关MDR-AB及MDR-PA菌株。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有明确感染意义的临床标本,严格排除痰及筛查性拭子。菌株收集后统一在微生物实验室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同时用CLSI M100-S24及M100-S23/S21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碳青霉烯类新旧折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MDR-AB 664株,未发现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收集到MDR-PA 268株,其中有4株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科病房及ICU病房是多重耐药菌株的主要来源。MDR-AB对黏菌素的敏感率最高,为96.8%;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72.6%,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5%。MDR-PA对黏菌素的敏感率仅为72.4%,但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64.2%)明显高于MDR-AB(16.7%)。在CLSI折点改变后,MDR-AB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仅分别下降了1.3%和0.6%,但MDR-PA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下降了5.5%和8.6%。ICU病房来源的MDR-AB及MDR-PA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率都明显低于外科及其他病房。不同地域来源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谱有所差异。结论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MDR-AB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黏菌素及阿米卡星对MDR-PA抗菌活性较好。
- 范欣肖盟杨启文窦红涛郭莉娜王贺原英王澎赵颖张琪肖永红徐英春
-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