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岩

作品数:59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病理
  • 7篇肌病
  • 6篇无力
  • 6篇肌无力
  • 6篇病理特点
  • 5篇蛋白
  • 5篇血管
  • 5篇基因
  • 5篇白质
  • 4篇阳性
  • 4篇神经病
  • 4篇染色
  • 4篇重症肌无力
  • 4篇综合征
  • 4篇抗体
  • 4篇抗体阳性
  • 3篇胆碱
  • 3篇神经内科
  • 3篇髓鞘
  • 3篇突变

机构

  • 58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黄骅开发区博...

作者

  • 58篇卢岩
  • 39篇笪宇威
  • 34篇王敏
  • 21篇贾建平
  • 19篇邸丽
  • 16篇陈海
  • 12篇刘璐
  • 8篇徐敏
  • 7篇朱文佳
  • 5篇杨姗杉
  • 5篇王锁彬
  • 5篇徐敏
  • 5篇雷霖
  • 5篇朵建英
  • 4篇李存江
  • 4篇杨凤民
  • 4篇夏圣梅
  • 3篇李韵
  • 3篇张新卿
  • 3篇王长远

传媒

  • 7篇脑与神经疾病...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北京医学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2014北京...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科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对神经内科研究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他们在进行基础课学习和临床实习的同时,还要进行科研培训。并且神经病学所涉及的疾病复杂,认识并掌握神经科疾病对研究生来讲有着相当的难度,进入临床后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在有限的3年时间培养出合格的临床神经科医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我科近年来提高神经内科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探索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陈海邸丽卢岩王敏王锁彬笪宇威
关键词:临床实践能力互动式教学
经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Lafora病五例
2008年
目的 探讨Lafora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5例经腋窝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Lafora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5例患者都进行了腋窝皮肤活体组织检查,常规行HE、糖原(PAS)和阿辛蓝-糖原(AB—PAS)染色。结果 5例患者中4例青少年发病,1例成年起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和智能损害,可早期出现性格改变,构音障碍和行走不稳。腋窝皮肤活体组织检查发现Lafora包涵体存在于大、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和导管细胞内。结论 经皮肤活体组织检查发现PAS阳性圆形或卵圆形包涵体,结合Lafora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确诊该病;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的部位可选择腋窝或腋窝以外的部位。
笪宇威卢岩朴月善刘爱华卢德宏王玉平王敏徐敏刘璐贾建平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Danon病三例
2022年
目的 总结Dano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骨骼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例Dano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心脏受累表现,1例患者感四肢力弱,其他症状包括消瘦、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等。3例患者肌肉病理显示肌纤维内自噬空泡及嗜碱性物质沉积。基因检测发现3例患者溶酶体膜相关蛋白-2 (1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LAMP2)基因存在半合子突变。结论 Danon病主要表现为青少年起病的心肌病,预后差。对有心肌病和肌酸激酶升高的患者建议肌肉活检,肌肉病理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
王敏卢岩邸丽徐敏陈海栾沁榕朵建英笪宇威
关键词:基因突变
以臂丛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一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总结以臂丛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46岁,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左侧肩部不适感伴左上肢无力2月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无特殊;神经电生理学提示四肢广泛性神经传导异常,以左侧臂丛上干损害为主;基因检测显示PMP22基因杂合缺失突变,明确诊断为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予改善循环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出院后2个月随访,左上肢肌力基本正常。结论以臂丛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少见,应注意与遗传性神经痛性肌萎缩和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相鉴别。
刘晴陈海雷霖朱文佳邸丽卢岩王敏王锁彬笪宇威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臂丛髓磷脂蛋白质类肌电描记术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5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均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血清肌酶均升高、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肌源性损害,病理检查发现肌纤维内空泡样变,脂滴明显增多,脂滴空泡呈"串珠"样排列。给予能量支持、低脂饮食、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确诊依靠肌肉活检,该病预后良好,及时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袁泉王敏卢岩刘璐笪宇威贾建平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肌肉活检病理学
烟雾病5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烟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既往均无阳性病史,中、青年起病,男性居多,均以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肢体瘫痪不重,经颅多普勒(TCD)及头颅核磁改变明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均存在血管闭塞及侧支开放,烟雾血管网形成,1例MRA证实烟雾血管网形成。结论:对于无既往史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要考虑MMD的可能,需完善TCD、头核磁检寻找证据,最后完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
杨姗杉杨凤民夏圣梅王长远卢岩
关键词:烟雾病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近端肢体无力,早期出现吞咽困难;血清肌酶显著升高;病理检查示肌纤维内可见坏死和较多再生肌纤维,肌束衣肌内衣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单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欠佳,需合用免疫抑制剂。结论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肌病是一种以严重的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肌无力、吞咽困难及血清肌酶显著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坏死和再生为主,无或较少炎症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邸丽笪宇威王敏卢岩张新卿贾建平
关键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85例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房收治的DM或PM确诊病例85例,对其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中男33例(38.8%),女52例(61.2%),PM 30例(35.3%),DM 41例(48.2%),合并肿瘤的PM/DM 5例(5.9%),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的9例(10.6%)。随访一年死亡8例(9.4%),三年死亡15例(17.6%),五年死亡20例(23.5%)。死亡的20例中DM患者8例,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的5例,PM患者5例,合并肿瘤的PM/DM 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合并肿瘤及间质性肺病。结论 PM/DM患者五年死亡率较高(23.5%),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合并肿瘤及间质性肺病。
邸丽笪宇威王敏卢岩陈海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预后
多微轴空病四例临床与病理特点
王敏笪宇威卢岩徐敏贾建平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例于2008年至2010年就诊并明确诊断为s1BM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两例患者均有股四头肌无力和萎缩,1例出现肢体远端无力和上肢无力。2例患者均进行了肌肉活体组织检查标本的组织学、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2例患者肌酶均轻度升高。肌电图检查示1例呈肌源性损害,1例呈神经源性损害。2例患者的骨骼肌主要病理改变都是肌内衣炎细胞浸润、肌纤维萎缩,肌纤维内嗜碱性镶边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CD8+淋巴细胞浸润为主,1例患者镶边空泡肌纤维内Ubiquitin染色阳性。结论本文2例sIBM以股四头肌损害明显,病情缓慢进展,依靠肌肉活检确定诊断。
王敏笪宇威卢岩徐敏刘璐贾建平
关键词:肌炎包涵体活组织检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