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天凤

作品数:60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重症
  • 7篇心脏
  • 7篇骤停
  • 6篇心肺
  • 6篇心肺复苏
  • 6篇休克
  • 6篇瘦素
  • 6篇通路
  • 5篇信号
  • 5篇信号通路
  • 5篇增殖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综合征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人肺
  • 4篇人肺腺癌
  • 4篇细胞增殖

机构

  • 48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大学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9篇华天凤
  • 42篇杨旻
  • 22篇郑瑶
  • 20篇李惠
  • 10篇孙昀
  • 10篇尹路
  • 8篇张妍蓓
  • 7篇鹿中华
  • 7篇胡碧丹
  • 6篇何凤莲
  • 6篇方明
  • 4篇张志红
  • 4篇曹利军
  • 4篇赵卉
  • 3篇张频捷
  • 2篇刘荣玉
  • 2篇叶珺
  • 2篇耿小平
  • 2篇王敏
  • 2篇刘瑜

传媒

  • 6篇安徽医学
  • 6篇临床急诊杂志
  • 6篇中国循证医学...
  • 5篇中华危重病急...
  • 3篇医学新知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肿瘤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年至2020年脓毒症心肌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基于知识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知识可视化分析,探讨2000年至2020年脓毒症心肌病(SCM)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0日中国知网(CNKI)及科学网(WOS)数据库收录的SCM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文献增长柱状图;应用CiteSpace 5.0 R1软件对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信息进行提取及整理并生成相关共现网络,分析该领域主要研究力量分布及合作关系,对关键词及相关引文进行分析并绘制共被引文献网络,分析该领域前沿及热点信息。结果共收集中文文献774篇,英文文献1883篇,中文文献只进行研究机构、发文量、作者的统计描述,所有英文文献均纳入可视化分析。在发文量方面,2000年至2020年SCM研究领域相关国内外文献数量均呈迅速增长,英文文献数量多于中文文献。英文文献分析显示,全球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618篇)、中国(441篇)、德国(140篇)。从研究机构上看以武汉大学29篇位列WOS首位,德克萨斯大学与哈佛大学分别位列第2、3位;国内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21篇)。作者共现网络分析显示在全球形成了四大科研团体,其中以Horton JW、Neviere R、Li CF和Thiemermann C对该领域贡献最大,其中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势头强劲。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脓毒症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方面,而通过突增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文献更多地关注药物对SCM的治疗效果,而国外文献则更多地倾向对SCM的发病机制与管理方面的研究。共被引文献网络分析显示,未来对SCM的研究也应将从临床-机制-管理这几个方面着手,这也与突增关键词分析结果相吻合。结论通过知识可视化分析可以直观显示,SCM领域主要研究力量大多集中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但中国学者势头强劲。未来研究趋势倾向于SCM的机制及治疗管理方面。
肖文艳刘瑜陆宗庆陶干张金张洋华天凤杨旻
关键词:脓毒症重症医学
颈椎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一例
2013年
患者,男,61岁.因“颈椎病术后伴四肢瘫”入院.患者于2d前因脊髓性颈椎病、多阶段后纵韧带钙化在外院行“经后路颈椎管减压+螺钉内固定术”,术后1d出现四肢瘫痪,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及轻度嗜睡,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骨科.体检:T 38.3℃,P 72次/min,R20次/min,BP 89/49 mmHg(1 mmHg =0.133 kPa),双肺可闻及湿啰音,颈后见长约10 cm手术切口,呼吸运动减弱,腹式呼吸为主,躯干自锁骨下皮肤浅感觉消失,双上肢肌力0级,双上臂浅感觉减弱,双前臂浅感觉丧失,双下肢肌力0级,浅感觉消失,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均未引出,提睾反射减弱,鞍区感觉消失.MRI示颈椎术后改变,颈髓中央部高信号改变.诊断:颈椎病术后伴四肢瘫,肺部感染.2d后因患者呼吸困难加重行气管切开后转入ICU治疗.入科诊断:颈椎病术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
鹿中华孙昀曹利军尹路李惠华天凤郑瑶
关键词: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螺钉内固定术后纵韧带钙化四肢瘫痪
心肺复苏相关肠道屏障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心搏骤停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重症,随着急救流程规范化,心肺复苏成功率逐年提高,但其远期生存率仍较低。以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复苏后综合征是心肺复苏后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肠道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其局部免疫系统的紊乱、微生物组群及其代谢产物组的改变均加重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破坏黏膜屏障,引起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肠道及肠外重要组织器官损伤。心肺复苏后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被认为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始动因素,因此,如何及早预防、诊断与治疗心肺复苏后的肠道屏障损伤对提高复苏远期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对心肺复苏相关肠道屏障损伤的可能机制进行论述,以期为心搏骤停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储玉倩张亮亮黄丽莎肖文艳杨旻华天凤
关键词:心搏骤停肠道屏障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线粒体质量控制
2023年
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心脏疾病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线粒体质量控制(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MQC)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功能和适应能力的关键过程。MQC系统参与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以及自噬环节,保护心肌细胞免受I/R损伤的影响。目前,MQC成为心脏I/R损伤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本文通过概述MQC与心脏I/R损伤之间的联系及近期研究机制进展,旨在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黄琪惠华天凤杨旻
关键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调控人肺腺癌瘦素表达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人肺腺癌瘦素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中HIF-1α和瘦素的表达,以其中16例患者的癌旁组织为对照。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分别经不同时间低氧处理(低氧0、12、24、48h组)和不同浓度(0、5、10、20μmol/L)HIF—1α抑制剂GL331+低氧处理,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HIF-1α和瘦素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IF-1α和瘦素蛋白的表达。结果肺腺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和18.8%(P〈0.01),瘦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0%和25.0%(P〈0.01)。低氧0、12、24、48h组A549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14±0.030、0.552±0.027、0.743±0.015、0.799±0.010,瘦素mRNA分别为0.144±0.009、0.336±0.017、0.524±0.013、0.671±0.021,瘦素蛋白分别为0.398±0.016、0.633±0.036、0.796±0.008、0.942±0.088,各低氧组均明显高于低氧0h组(均P〈0.01);HIF-1α mRNA表达不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变化(P〉0.05)。GL331抑制HIF-1α转录后再给予低氧处理,A549细胞中HIF-1α、瘦素mRNA及蛋白表达均随GL331浓度升高而逐渐受抑,不同浓度组均明显低于0μmol/L组(P〈0.01)。结论瘦素的表达水平随肺腺癌细胞低氧信号的加强而上调,并受HIF-1α的调控。
张妍蓓方明何凤莲华天凤胡碧丹赵卉刘荣玉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瘦素
高表达的Toll样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4和TLR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TLR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中TLR4和TLR9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TLR4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TLR4和TLR9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远处转移并没有相关性。结论:TLR4和TLR9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TLR4的表达与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表明其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方法。
赵卉何凤莲方明华天凤胡碧丹张志红张妍蓓
关键词:肺肿瘤TOLL样受体疗效
气垫床对徒手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观察在徒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过程中,气垫床的使用对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名经过正规CPR培训的医生,以模拟人为研究对象,按照《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进行A、B、C三组顺序随机的徒手连续2 min胸外按压操作,每次按压之间休息10 min.A组为在普通硬床上进行按压,B组在气垫床上加硬背板进行按压,C组在气垫床上进行按压.使用实时反馈仪收集按压的频率、深度、滞留率、按压太浅次数和准确率等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三组间按压质量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结果 在按压频率方面,三组分别为(107.9±5.1)次/min vs.(107.7±4.56)次/min vs.(109.7±4.86)次/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压深度方面,A组和B组均优于C组,分别为(53.45±2.04)mm,(52.65±2.13)mm vs.(48.45±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按压太浅次数明显高于A、B两组,为(97.3±23.4)vs.(23.6±19.3)次,(35.3±33.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压滞留方面,A组回弹较B和C组都好,滞留率分别是(58.43±4.17)%vs.(62.51±4.37)%,(62.63±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第2分钟的按压深度明显小于第1分钟,为(46.45±1.43)mm vs.(50.05±1.64)mm,P<0.05;按压太浅次数多于第1分钟,为(62.1±16.4)次vs.(35.3±8.5)次,P<0.05;各组正确率比较为33.64%vs.28.66%vs.19.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PR时气垫床的工作会对徒手胸外按压质量造成显著影响,消除CPR时气垫床的弹性可有效提高胸外按压的质量.
邹洋洋夏威陈立旻曹爽华天凤杨旻
关键词:气垫床心肺复苏
TLR4与NF-κ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检测TLR4与NF-κ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LR4与NF-κB在4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LR4和NF-κB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以及TLR4和NF-κ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LR4和NF-κB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和69.4%,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15%和10%(P<0.05)。同时还发现TLR4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NF-κB在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TLR4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TLR4与NF-κB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查道德何凤莲方明华天凤胡碧丹张妍蓓
瘦素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刺激人肺腺癌细胞增殖
背景:肺癌在中国是普遍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75-80%,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四种病理类型。大多数的肺癌患者为吸烟者,烟草已经证实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慢性炎...
华天凤
关键词:肺腺癌瘦素瘦素受体A549细胞
文献传递
血管内降温治疗对复苏后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治疗对心脏停搏(CA)家猪复苏后综合征(PRS)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家猪15只,诱颤后维持心室纤颤(VF)8 min,然后进行标准心肺复苏(CPR)。将复苏成功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温组维持动物核心体温在(38.0±0.5)℃并持续12 h;亚低温组复苏成功后5 min启动亚低温治疗,应用体温控制系统快速血管内降温至(33.0±1.0)℃并维持到复苏后6 h,然后以0.7℃/h的速度缓慢复温至(38.0±0.5)℃。持续监测动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于VF前和复苏后1、2、4、6、12、24 h取右侧股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E-选择素、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观察家猪复苏后24 h存活情况,对存活家猪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然后处死家猪取脑、心、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5只家猪经8 min VF后成功复苏14只,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各7只,复苏成功率为93.3%。两组动物体重、核心体温、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等基础生理学参数及CPR时间和除颤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常温组动物核心体温均控制在(38.0±0.5)℃;亚低温组在复苏后1 h降至预定低温范围(33.0±1.0)℃,维持到6 h后缓慢升温达到基础体温(38.0±0.5)℃。与VF前比较,两组动物在复苏后HR明显增快,而MAP及CO降低,之后逐渐恢复正常;两组各时间点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VF前比较,两组动物复苏后1 h血清E-选择素、sTM水平即明显升高,6 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IL-1β随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趋势。常温组与亚低温组VF前E-选择素(μg/L:1.34±0.52比1.60±0.61)、sTM(μg/L:19.13±0.34比19.24
邹洋洋陈立旻华天凤杨旻
关键词:心肺复苏血管内降温复苏后综合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