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仕国

作品数:40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3篇主义
  • 11篇社会主义
  • 9篇文化
  • 7篇中国特色社会...
  • 7篇特色社会主义
  • 7篇发展观
  • 6篇社会
  • 6篇科学发展观
  • 5篇意识形态
  • 5篇政治
  • 5篇中国共产党
  • 5篇中国特色社会...
  • 5篇中国特色社会...
  • 5篇社会主义理论
  • 5篇社会主义理论...
  • 5篇主义理论
  • 5篇共产党
  • 5篇国共
  • 5篇和谐社会
  • 4篇马克思主义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广州城建职业...

作者

  • 38篇包仕国
  • 3篇陈锡喜
  • 2篇洪民富
  • 1篇曹天生
  • 1篇王宇红
  • 1篇赵勇
  • 1篇黄代银
  • 1篇赵勇

传媒

  • 6篇安徽电子信息...
  • 3篇大连干部学刊
  • 2篇商场现代化
  • 2篇中共云南省委...
  • 2篇福建省社会主...
  • 2篇安徽电气工程...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文史杂志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福建党史月刊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理论建设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安徽电力职工...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主...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5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历史、现实与路径
2011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命题。党的建设科学化既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根本要求。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以科学理论指导、以科学制度保障、以科学方法提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
包仕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被引量:21
2007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变革和丰富的必然性: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新目标的理念,推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念,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追求社会稳定的理念,多元化的社会管理理念,以及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调整和细化提出了必要性:在功能定位上,从立足于教育改造人转向立足于尊重激励人;在方向上,通过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党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统一,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的渗透;在对象上,注意区分不同层次,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群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内容上,大力加强国家意识、生命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意识、有序政治参与意识为重要内容的公民教育;在语言上,摈除不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旧范畴,赋予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以新的内涵。
陈锡喜包仕国赵勇
关键词:和谐社会意识形态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被引量:2
2007年
科学发展观是探索党的执政安全问题的最新理论指南,为党的执政安全提供了新的合法性资源。科学发展观强调党的理论创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安全;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安全;强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安全;强调社会和谐,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安全。
包仕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政治安全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
2009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理性地分析其具体推进的向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向度、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契合民族文化和心理认同的心理向度、体现当下的理想向度。
包仕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度
“和合”文化与邓小平决策被引量:1
2004年
包仕国
关键词:传统文化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探求
201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发展"的崭新阶段。
洪民富包仕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其培育被引量:1
2010年
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培育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包仕国
关键词:文化产业竞争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变革和丰富的必然性: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新目标的理念,推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念,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追...
陈锡喜包仕国赵勇
文献传递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致力于党的思想路线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使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形成、恢复、丰富和发展。正是有了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才有了源头和活水,从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包仕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基因探析
2004年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植根于十分丰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土壤之中。本文从7个方面就邓小平理论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基因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邓小平理论的中国化特征。
包仕国曹天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依法治国民本主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