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伽玛刀治疗手术后的颅底脊索瘤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手术后残存脊索瘤的伽玛刀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1996年6月至2004年底伽玛刀治疗的31例手术残存脊索瘤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8-70岁,平均40.2岁。伽玛刀治疗的肿瘤体积0.47-27.6cm3,平均(11.4±7.4)cm3;射点数3 -12个,平均(6.5±2.4)个;肿瘤边缘剂量10-16Gy,平均(12.7±1.2)Gy;最大剂量20.8-40Gy,平均(29.2±4.0)Gy。结果本组28例得到治疗后6-102个月(平均30.2个月)的临床随访;和6-78 个月,平均28个月的影像随诊。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患者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为90.9%和 75.8%。而影像学随诊中3年和5年的肿瘤实际控制率为64.2%和21.4%。伽玛刀治疗后1年左右多数肿瘤体积缩小;临床症状也相应缓解。随着时间延长,肿瘤复发比例增高。本组肿瘤增大的9 例中,7例为伽玛刀靶区外生长;再次伽玛刀治疗4例,再手术4例,继续临床观察1例。本组共2例死亡。尚未发现伽玛刀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开颅手术残存的脊索瘤,伽玛刀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治疗要及时,并要充分认知肿瘤的习性和对伽玛刀治疗的反应,有益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
- 刘阿力王忠诚孙时斌王美华罗斌刘鹏
- 关键词:脊索瘤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采用FD治疗的17例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17个动脉瘤)共置入28枚FD(22枚Pipeline支架,6枚Tubridge支架),成功释放27枚。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1例(64.7%,11/17),其中缺血6例,出血2例,占位效应加重3例。14例临床随访1~60个月,平均(18.1±16.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11例,重残1例,死亡2例。10例影像学随访3~60个月,平均(17.8±18.9)个月;8例动脉瘤完全闭塞,2例残腔稳定;9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因术中支架脱入动脉瘤瘤腔内而闭塞基底动脉。结论对于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FD治疗的动脉瘤闭塞率较高,效果良好;但是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临床应注意防治。
- 葛慧剑陈希恒金恒伟贺红卫缪中荣刘鹏李佑祥
- 关键词:颅内巨大动脉瘤疗效
- 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和评价Leksell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应用伽玛刀治疗了 14 9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 ,肿瘤平均体积 2 36cm3(0 11~ 12 7cm3) ;肿瘤周边平均剂量 2 0 87Gy(10~ 30Gy)。对 12 4例患者进行了平均 30个月 (6~ 72个月 )的随访。结果 74例(6 4 9% )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 (GH)值恢复正常水平 ,2 3例 (18 5 % )患者的血清GH值较伽玛刀治疗前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值 ;84例 (6 7 6 % )的患者肿瘤缩小 ,4 0例 (32 3% )的患者肿瘤无变化 ,1例治疗后出现复视 ,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 ,对肿瘤控制及内分泌改善是有效和安全的。
- 王美华刘鹏刘阿力罗斌孙时斌
- 关键词:伽玛刀垂体腺瘤放射疗法适应证
- 颅底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研究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效果。方法选取了1995-2000年治疗的颅底脑膜瘤患者225例,肿瘤体积平均6.0±5.2cm3,给予中心剂量平均27.5±5.2Gy,周边剂量平均12.3±1.9Gy。随访根据治疗前后的影像表现和Karnofsky行为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189例。从总体上,肿瘤的控制率为96.8%;临床表现满意度(好转和稳定)96.3%,并发症少且轻微。结论伽玛刀可作为颅底较大脑膜瘤开颅术后的辅助治疗,也可作为较小肿瘤或对手术禁忌患者的首选性治疗;对长期控制肿瘤复发、保证患者良好的生存质量,起重要的作用。
- 罗斌刘阿力王忠诚孙时斌王美华刘鹏
- 关键词:颅底脑膜瘤伽玛刀治疗放射外科治疗随访资料手术禁忌小肿瘤
-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鞘瘤的MRI随访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对听神经鞘瘤的疗效及MRI随访的影像特点。方法 从 1994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2 4 9例听神经瘤患者的 2 5 6个瘤灶于本中心行伽玛刀治疗并行MRI随访 ,平均临床随访期 2 6 4个月 (6~ 10 1个月 ) ,平均MRI随访期 2 2 4个月 (6~ 93个月 )。结果 2 5 6个瘤灶中 79个体积缩小 (30 8% ) ,16 5个体积改变不明显 (6 4 5 % ) ,12个体积扩大 (4 7% ) ,肿瘤总控制率95 3%。听力下降率 2 2 7% ,永久面瘫率 0 0 % ,一过性面瘫率 5 9% ,一过性三叉神经功能障碍19 9%。伽玛刀治疗后神经鞘瘤常表现中心失增强反应 ,并伴发瘤灶的一过性肿胀 ,需与肿瘤的再生长相鉴别。结论 伽玛刀治疗对较小体积的听神经瘤有良好疗效 ,对面听神经功能有明显保留作用 ,对NF
- 孙时斌刘阿力罗斌王美华刘鹏
- 关键词:伽玛刀治疗MRI随访听神经鞘瘤一过性面瘫
- 儿童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2例)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9例)于200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儿童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共11例(11个动脉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随访预后。结果11例患儿中,男/女=8/3,年龄为5~16岁(中位数为9岁)。首发症状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例,脑梗死1例,脑出血8例。11个动脉瘤中,主要动脉型3个,外周动脉型8个;均为囊性。3例外周动脉型动脉瘤患儿行Onyx胶栓塞治疗,2例成功,1例失败;8例患儿动脉瘤未予处理。10例患儿接受了双侧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1例因双侧脑膜中动脉代偿良好,未行EDAS。术后影像学随访6~36个月(中位数为12个月)。10例患儿双侧颞浅动脉均向颅内代偿供血,其中侧支循环生长Matsushima分级1级者8例,2级者2例;10例行EDAS者中,4例外周动脉型动脉瘤自行消失,2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增大,1例外周动脉型、1例主要动脉型动脉瘤无变化,2例行栓塞者动脉瘤均无复发;1例未行EDAS者动脉瘤无变化。临床随访3~14年(中位数为10年)。8例出血患儿随访期间无再出血;3例缺血患儿中,术后1例发生过2次TIA,2例无脑缺血症状。结论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儿中,合并外周动脉型动脉瘤者多于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均为囊性。EDAS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脑血流,促进外周动脉型动脉瘤闭塞,并可预防发生再出血。
- 刘鹏尤为杨日淼吕明李佑祥段炼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外周动脉儿童烟雾病颞浅动脉侧支循环脑膜中动脉
- 房颤合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机械取栓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房颤合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机械取栓疗效。方法纳入East(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ial)研究中房颤合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58例,East研究是由北京天坛医院于2016年联合全国17家卒中中心同期开展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将患者分为心源性栓塞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ICAS)。分析房颤合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临床预后。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房颤合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58例,其中栓塞组46例(79%),ICAS组12例(21%);ICAS组院前转运时间要长于心源性栓塞组(P<0.05)。房颤合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取栓开通率为98.3%(57/58),90 d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0~2分)患者比例为51.7%(30/58)。心源性栓塞组和ICAS组患者在90 d功能独立、死亡比例、颅内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房颤伴发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宝瑞刘爱华莫大鹏霍晓川刘鹏金恒伟缪中荣
- 关键词:房颤颅内栓塞血栓切除术
- 伽玛刀治疗累及视路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累及视路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295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MRI和垂体内分泌随访,并分肿瘤累及视路组与未累及视路组进行比较,随访时间6-106个月(平均35个月)。结果肿瘤累及视路的82例患者中,肿瘤体积缩小47例(57.3%),无变化30例(36.6%),增大5例(6.1%),其中有2例出现视力障碍加重;未累及视路的213例患者中,肿瘤体积缩小149例(70.0%),无变化61例(28.6%),增大3例(1.4%)。本组肿瘤总控制率为97.3%,伽玛刀治疗后出现新的垂体功能低下7例。结论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是有效和安全的,特别对未累及视路的患者并发症少。但对累及视路的病例,如果视路受压明显,应慎重考虑伽玛刀治疗。
- 王美华刘阿力刘鹏罗斌孙时斌潘剑
- 关键词:伽玛刀垂体腺瘤
-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伽玛刀治疗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与非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评估伽玛刀治疗复发性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疗效。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本中心自2000年至2002年伽玛刀治疗的5例术后复发的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共7个瘤灶,平均体积3.2cm3,平均周边剂量12Gy,平均中心剂量27.5Gy。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9.8个月,从影像看,1个瘤灶消失,4个明显缩小,2个继续增大,肿瘤控制率71%。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能起到良好的局部控制作用,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治疗后每隔半年随访一次是必要的。
- 孙时斌刘阿力罗斌王美华刘鹏
- 关键词: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伽玛刀治疗肿瘤复发性恶性脑膜瘤随访时间
- 岩斜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1995~2000年,我们对66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体积0.32~29.4cm3,平均(5.87±5.10)cm3。周边剂量为7~14.4Gy,平均(12.4±1.6)Gy;中心剂量16~65Gy,平均(27.9±5.9)Gy。结果60例随访25~94个月,平均(57.8±22.3)个月:肿瘤体积缩小23例(38.3%),不变35例(58.3%),增大2例(3.3%);神经系统症状好转37例(61.7%),稳定20例(33.3%),加重3例(5.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伽玛刀治疗能很好地控制肿瘤,副作用轻微,可作为神经外科较大肿瘤的辅助性治疗,也可作为较小肿瘤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人的主要治疗。
- 罗斌刘阿力王忠诚王美华孙时斌刘鹏
- 关键词:岩斜区脑膜瘤伽玛刀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