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阿力

作品数:65 被引量:453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2篇伽玛刀
  • 28篇伽玛刀治疗
  • 25篇外科
  • 20篇手术
  • 17篇肿瘤
  • 16篇放射外科
  • 14篇外科手术
  • 10篇血管
  • 7篇神经鞘瘤
  • 7篇细胞
  • 7篇颅内
  • 7篇放射外科手术
  • 6篇影像
  • 6篇照射
  • 6篇随访
  • 6篇伽玛刀照射
  • 6篇静脉
  • 5篇动静脉
  • 5篇影像学
  • 5篇听神经

机构

  • 2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6篇北京市神经外...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天津市脑系科...

作者

  • 65篇刘阿力
  • 24篇孙时斌
  • 20篇王忠诚
  • 14篇王美华
  • 10篇罗斌
  • 9篇孟凡刚
  • 8篇张建国
  • 7篇刘鹏
  • 7篇潘剑
  • 6篇鲍恩萌
  • 6篇高德智
  • 5篇张俊廷
  • 5篇罗斌
  • 5篇张颖
  • 4篇孙异临
  • 3篇余婷
  • 3篇刘鹏
  • 3篇潘剑
  • 3篇张凯
  • 2篇叶成坤

传媒

  • 38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刊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医学文选
  • 1篇引进国外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髓肿瘤心电图QT离散度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延髓不同性质肿瘤QT间期离散度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选择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延髓血管网织细胞瘤 4 7例 ,延髓胶质瘤 5 4例 ,分别测量和计算QT离散度、QTc离散度、最大QTc和最小QTc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间的QT离散度、QTc离散度、最大QTc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2组QT离散度 (QTd)≥ 5 0ms例数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呈浸润性生长的延髓胶质瘤组与膨胀性生长的血管网织细胞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说明延髓肿瘤的性质影响心电图QT离散度 ,肿瘤的浸润生长程度与QT离散度改变呈正相关。
余婷刘阿力王忠诚冯伟捷
关键词:延髓肿瘤心电图QT离散度血管网织细胞瘤胶质瘤
伽玛刀对癫痫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对癫痫大鼠的放射生物学作用,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海人酸大鼠癫痫模型,利用自行设计的伽玛刀动物定向头架,分别应用100Gy和20Gy的伽玛射线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进行照射,观察大鼠行为学、脑电图、MRI及超微结构、脑组织氨基酸含量及GABA能神经元表达变化。结果伽玛刀照射后大鼠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00Gy组照射后2个月MRI表现为靶区高信号,20Gy组5个月MRI未见改变。伽玛刀照射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癫痫组,GABA能神经元表达低于正常,但高于癫痫组。结论伽玛刀照射对癫痫大鼠具有治疗作用,高剂量伽玛射线(100Gy)对致痫灶有毁损作用。低剂量伽玛射线(20Gy)通过抑制兴奋性神经元释放兴奋性氨基酸使癫痫发作减少。
张建国孟凡刚刘阿力王忠诚张颖
关键词:伽玛刀癫痫海人酸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被引量:3
1994年
报告我院1975年至1992年收治的22例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结合文献复习,对其术前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放射学检查(MR、X-CT和DSA)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分析了易误诊的原因。目前颈静脉孔神经鞘瘤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文中强调了手术要点和术后注意事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良好预后。
王忠诚刘阿力
关键词:颈静脉孔神经鞘瘤血管造影NMR
伽玛刀治疗后脑膜瘤再手术原因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伽玛刀治疗后又开颅手术病例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变化,深入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膜瘤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方法32例伽玛刀治疗后又在天坛医院实施开颅手术的脑膜瘤患者,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3岁。伽玛刀治疗至开颅手术的时间2~168个月,超过5年的12例。WHOⅠ级的脑膜瘤21例,WHOⅡ级9例,WHOⅢ级2例。全组中有18例伽玛刀治疗前有开颅手术史;在天坛医院接受伽玛刀治疗有完整治疗计划的16例。本研究对所有病例术前的神经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对外科手术的标本做详细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8例伽玛刀前后病理标本做了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比较。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因临床症状、体征加重而接受手术治疗。影像上肿瘤明显增大的16例,反应性膨大或伴灶周水肿10例;肿瘤无明显变化2例;肿瘤皱缩2例,肿瘤出血2例。病理学提示,无论何种亚型的脑膜瘤,SRS引发肿瘤实质和基质的变化主要为凝固性坏死,并可见凋亡细胞的增多,续之由疤痕组织逐步取代,这个病理过程持续数年至十余年。射线控制肿瘤的间接作用是造成血管的增生性病变,管腔逐渐狭窄、闭塞,使瘤细胞得不到生长的营养供给。本组伽玛刀治疗前后的病理标本比较,未见到放射外科治疗后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的迹象。反复开颅或伽玛刀治疗的病例多由于肿瘤本身的因素。结论伽玛刀对颅内深部小型的、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脑膜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SRS对脑膜瘤的主要放射生物学作用为肿瘤细胞的杀伤和血管机制。非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容易复发,需要综合治疗。本组没有观察到高能量射线激发肿瘤细胞生长活跃的病理学现象。
刘阿力
关键词: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脑膜瘤
正常大鼠伽玛刀照射后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索在放射性脑水肿中,水通道蛋白-4亚型(Aquaporin-4,AQP4)的表达与脑水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使用Leksell C型伽玛刀分别以80Gy和160Gy的剂量对大鼠右侧基底节区进行照射,之后在1d、3d、7d及14d四个时间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QP4表达的变化,并使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的水含量。结果在80Gy组,脑水含量在3d达到高峰,并在14d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AQP4的表达分别在3d及14d两次明显升高;而在160Gy组,脑水含量和AQP4的表达在整个14d的观察期内均呈持续性增高。结论AQP4在放射性脑水肿的形成及消散过程中均发挥了介导作用,其对水分子的跨膜转运可能是双向的。
潘剑刘阿力袁芳
关键词:伽玛刀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
颈髓内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6
1995年
报告4例颈髓内巨大室管膜瘤,手术将肿瘤完全摘除,术后皆得到满意的恢复。讨论了显微手术对髓内各种肿瘤的可能彻底性及手术切除技术,肿瘤已将脊髓压成1~2mm厚薄,有的地方甚至脊髓已薄得被肿瘤穿通,仍有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得到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肿瘤侵及延髓时,要注意预防脑脊液漏造成的硬脊膜外积液。
王忠诚张俊廷刘阿力
关键词:脊髓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不断认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被引量:4
2011年
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的发展与现状 这种以毫米级以下误差精准地“交叉聚焦照射”,一次性高剂量摧毁颅内靶区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上个世纪50年代由瑞典的神经外科专家Leksell教授定义,60年代付诸于临床实践。特别是80年代后,在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神经放射外科技术像开启的潘多拉魔盒,在世界范围传开。
刘阿力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外科技术神经外科专家神经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神经放射
听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后再行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后再行显微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4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9例听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后再行显微手术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其中因术后残留或复发行伽玛刀治疗的4例,首选伽玛刀治疗的5例。男性...
孙时斌刘阿力
文献传递
听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10年以上的长期随访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GKS)单侧听神经鞘瘤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从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于天坛医院接受治疗超过10年的单侧听神经鞘瘤患者197例,随访到157例(随访率80.0%),平均年龄51.4(10—77)岁。首选GKS治疗者125例(79.6%),显微外科手术后再行GKS治疗者32例(20.4%)。平均周边剂量127Gy(8.0—14.4Gy),平均中心剂量28.8Gy(20—40Gy),治疗等中心点平均为4个(1-9个),平均体积5.1cm3。平均随访时间&3年(1—15年),其中60例患者随访时间≥10年。结果平均随访期6.3年,157例患者中93例肿瘤体积明显皱缩(59.2%),48例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30.6%),16例出现肿瘤发展伴临床症状加重(10.2%)。肿瘤控制率89.8%,其中7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因其他病因死亡,伽玛刀控制肿瘤终生。肿瘤累积控制率3年为94%,5年为92%,10年为87%。听力累积保留率3年为94%,5年为85%,10年为64%。一过性面神经功能障碍16.6%,一过性三叉神经功能障碍17.8%,轻度面瘫1.3%,面部麻木2.5%。永久性明显的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0.0%。结论周边处方剂量12—14Gy确实能长期控制中小体积听神经鞘瘤的肿瘤生长并保持良好的生存质量,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听力保留率有逐步下降趋势,对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功能有明显保留作用。因肿瘤的远期复发,长期随访不能终止。
孙时斌刘阿力罗斌王美华潘剑
关键词:伽玛刀治疗长期随访研究
伽玛刀对颞叶癫痫模型大鼠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正常-癫痫-伽玛刀治疗过程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的基因及其涉及的功能和信号转导途径,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痫的机制。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颞叶癫痫模型,进行伽玛刀照射,提取海马RNA进行芯片杂交、清洗、染色和扫描,获取芯片数据。基于芯片数据对正常-癫痫-伽玛刀治疗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分析基因表达趋势,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及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构建目标趋势的动态差异基因的共表达调控网络,从网络中得到正常-癫痫-伽玛刀治疗过程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的基因群体。结果按照1.5倍法筛选得到正常.癫痫-伽玛刀治疗3组间并集差异基因766个,这些差异基因涉及离子转运(P=6.85×10^-24)、细胞黏附(P=1.55×10^-8)、机械刺激反应(P=7.86×10^-7)、钾离子转导(P=2.63×10^-6)等生物功能及MAPK信号通路(P=5.55×10“)、钙离子信号通路(P=4.29×10^-5)、TGF-13信号通路(P〈0.01)等信号转导途径,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调控基因包括Arf3、Akap5、Omd、Rtn4r等。结论伽玛刀通过调节具有不同功能、介导不同信号转导途径的靶基因实现其对颞叶癫痫大鼠的治疗作用。.
韩春雷孟凡刚潘剑刘阿力张凯张建国
关键词:癫痫颞叶基因表达谱放射外科手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