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369 被引量:4,959H指数:4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3篇期刊文章
  • 60篇会议论文
  • 34篇专利
  • 9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29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73篇玉米
  • 178篇夏玉米
  • 57篇玉米产量
  • 52篇籽粒
  • 49篇根系
  • 47篇夏玉米产量
  • 40篇氮素
  • 40篇高产
  • 32篇灌浆
  • 27篇光合特性
  • 26篇小麦
  • 23篇叶片
  • 22篇胁迫
  • 21篇氮素利用
  • 21篇籽粒灌浆
  • 20篇栽培
  • 18篇施氮
  • 17篇性状
  • 17篇遮阴
  • 16篇饲用

机构

  • 344篇山东农业大学
  • 25篇山东省果树研...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国家农业信息...
  • 2篇山东省花生研...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泰安市科学技...
  • 2篇山东省种子管...
  • 2篇金正大生态工...
  • 2篇济南新绿洲农...
  • 1篇德州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369篇刘鹏
  • 276篇张吉旺
  • 234篇董树亭
  • 179篇赵斌
  • 68篇任佰朝
  • 61篇王空军
  • 33篇胡昌浩
  • 31篇李耕
  • 23篇刘庆忠
  • 19篇赵红军
  • 13篇史建国
  • 12篇李霞
  • 12篇朱昆仑
  • 11篇崔海岩
  • 11篇姜兴印
  • 10篇吕鹏
  • 10篇靳立斌
  • 10篇范霞
  • 10篇刘伟
  • 10篇孙清荣

传媒

  • 61篇中国农业科学
  • 57篇作物学报
  • 36篇应用生态学报
  • 23篇玉米科学
  • 23篇山东农业科学
  • 19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落叶果树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2014中国...
  • 4篇2017年中...
  • 3篇山东农业教育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蚕业科学
  • 2篇果树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2010年作...

年份

  • 14篇2023
  • 15篇2022
  • 8篇2021
  • 15篇2020
  • 19篇2019
  • 22篇2018
  • 41篇2017
  • 23篇2016
  • 17篇2015
  • 28篇2014
  • 19篇2013
  • 23篇2012
  • 15篇2011
  • 21篇2010
  • 11篇2009
  • 15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11篇2004
3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6-BA对淹水后夏玉米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
胡娟任佰朝董树亭刘鹏赵斌张吉旺
关键词:玉米淹水6-BA籽粒灌浆
吡虫啉拌种对玉米种子活力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通过室内沙培试验,研究吡虫啉和种子不同药种比例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8℃条件下,6种拌种处理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为安全,药种比为5∶10 000处理对玉米幼苗作用效果显著,与对照(未拌种)处理相比,玉米幼苗株高、初生根长、次生根数、叶片数、第1真叶面积、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18 cm、2.85 cm、0.35条、0.28片、0.74 cm2、0.41 g、0.055 g、0.220和11.1%。种子活力结果表明,5∶10 000处理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38.9%、6.4%、27.6%和76.2%。各药剂处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的变化规律相似,7 d时药种比高的处理玉米种子α-淀粉酶活性仍保持较高活性,药种比低的处理和对照均有所下降。各药剂处理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均随发芽天数的增加而增大,第7天均有所降低,但种子拌种处理后仍保持较高含量。
段强赵国玲姜兴印王冲鲍静李向东刘鹏
关键词:玉米吡虫啉种子活性幼苗生长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氨挥发损失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的氨挥发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指导合理施肥、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同时降低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相比单施化肥能显著降低氮肥氨挥发损失,...
郑凤霞董树亭刘鹏张吉旺赵斌程西永王磊
关键词:冬小麦有机无机肥配施氮肥利用率籽粒产量
特早熟杏品种种子实生苗的直播培育技术研究
特早熟杏品种二花槽和金太阳的果实,低温贮存后剥取种仁,用100mg/L GA<,3>处理10min,直接播种于温室土壤,20d后出苗率达49.9﹪~69.8﹪;金太阳与红荷包不经低温贮存的新鲜种仁,GA<,3>处理后直接...
赵红军刘庆忠刘鹏
关键词:特早熟杏种子实生苗直播育苗杂交育种
文献传递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随密度增大而呈降低趋势,且均在生育后期差异较显著。光合作用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活性亦呈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Pn、Fv/Fm、ΦPSⅡ、PEPCase和RuBPCase活性在低密度下各行距配置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中高密度下,"80+40"配置均高于其他配置,尤其是在生育后期差异显著,适宜的行距配置可提高穗位叶光合能力。
刘惠惠杨吉顺李耕刘鹏董树亭杨今胜柳京国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行距配置穗位叶光合特性
不同密度混播对玉米植株^(13)C同化物分配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探讨不同密度混播对玉米植株^(13)C同化物分配和产量的影响,选用‘郑单958’(ZD)和‘登海605’(DH)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密度下(LD,67500株·hm^(-2); HD,97500株·hm^(-2))设置单播(SZD、SDH)与混播(M、1∶1、2∶2)处理,研究玉米品种不同密度混播对植株光合特性、^(13)C同化物分配、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籽粒产量、^(13)C同化物在籽粒中的分配、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提高;而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则降低.在67500株·hm^(-2)下,混播较单播处理无显著优势,但在97500株·hm^(-2)下,两品种混播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穂位叶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混播促进茎等营养器官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1 3C同化物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混播处理较单播产量增加,主要因为千粒重显著增加.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混播有助于扩大光合面积,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改善干物质的分配状况,增加同化物向籽粒的分配,最终提高夏玉米产量.可见,混播栽培可显著增加黄淮海区密植夏玉米产量.
胡旦旦张吉旺刘鹏赵斌董树亭
关键词:夏玉米混播
控释尿素水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9
2015年
采用旱棚盆栽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3个水分水平(正常水分W3、轻度水分胁迫W2、重度水分胁迫W1)和高氮N3(施纯氮315 kg hm–2)、中氮N2(施纯氮210 kg hm–2)、低氮N1(施纯氮105 kg hm–2)、不施氮N0四个控释尿素施氮水平,探讨控释尿素水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水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具有显著影响。相同水分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W1条件下增产13.17%~20.96%,W2条件下增产13.93%~32.48%,W3条件下增产14.37%~21.83%。相同施氮水平下,产量也随水分增加而增加,W2N3、W3N2和W3N3的产量在所有处理中较高。水氮耦合对夏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显著,W1条件下N3、N2和N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N0,W2、W3各施氮处理的净光合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W3各处理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他2个水分处理,W2N3比W3N3和W3N2前期略低,后期无显著差异。水氮耦合效应能有效减缓穗位叶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P以及PSII反应中心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的下降速率,提高光能利用率。控释尿素水氮耦合能有效提高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净光合速率,保证籽粒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穗位叶实际和最大光化学效率,从而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的优势较大。综合产量与光合特性、荧光特性的表现,在田间持水量为75%±5%的土壤条件下,控释尿素施氮量以纯氮210 kg hm–2为最佳;在田间持水量为55%±5%的土壤条件下,控释尿素施氮量以纯氮315 kg hm–2为宜。
李广浩赵斌董树亭刘鹏张吉旺何在菊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尿素水氮耦合光合特性
30个甜高粱品种茎秆糖产量与干物质生产特性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甜高粱是一种主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加强甜高粱品种改良与高产栽培对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条件下(大田种植密度15 000株/hm2),研究了国内外30个甜高粱品种茎秆糖含量与抽穗前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对成熟期糖产量起直接贡献作用的性状由大到小排序为:抽穗期干物重、抽穗期含糖量、抽穗后干物重所占比例和抽穗后含糖量。其中,抽穗期干物重对糖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与其简单相关系数接近,而抽穗期含糖量与此时期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最终与糖产量密切相关。抽穗后含糖量由于与抽穗期干物重显著负相关,使其对成熟期糖产量的负间接效应大于自身正直接效应,表现与糖产量弱负相关;抽穗后干物重所占比例则总间接负效应远大于自身正直接效应,最终与糖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提高茎秆含糖量基础上增加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是甜高粱高糖产量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
李娜娜吴秋平张晓冬董树亭刘鹏张吉旺
关键词:甜高粱含糖量干物质糖产量通径分析
一种温室大棚用无轨道自主移动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用无轨道自主移动平台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底盘、行走装置、转弯导向装置、升降装置、智能控制模块和半结构化温室路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后轮差速驱动,前轮万向轮转向,结合低成本的温室半结构化结构,节...
苑进刘鹏李扬刘雪美侯加林
文献传递
中国不同年代玉米亲本自交系的灌浆特性与氮素运转被引量:8
2014年
大田试验条件下,选择我国1960s、1980s、2000s三个年代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玉米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遗传改良过程中玉米骨干自交系灌浆特性及氮素运转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当代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代品系(P<0.05),且不同年代品种产量提高与其亲本产量密切相关(P<0.05),亲本自交系产量提高与其穗粒数相关性不显著,而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粒重变化研究表明,当代亲本自交系的灌浆速率呈先慢后快的趋势,籽粒灌浆的积累起始势(R0)较高,灌浆最大速率出现时间(T max)延迟,灌浆速率最大时生长量(W max)和最大灌浆速率(G max)明显较高。当代亲本自交系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和日增干重,其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贡献率均高于1960s自交系,且在高密度条件下优势更为明显。当代亲本自交系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总量(P<0.05),氮素输出率、贡献率的优势不明显(P>0.05),而氮素利用效率及氮收获指数显著高于1960s自交系(P<0.05)。表明遗传改良过程中玉米骨干自交系籽粒产量及氮效率得到同步提高,这与其自身较高的籽粒灌浆能力和物质运转效率密切相关。
李从锋赵明刘鹏张吉旺杨今胜董树亭
关键词:玉米亲本自交系灌浆特性氮效率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