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臣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脱硫
  • 2篇硫化物
  • 2篇催化
  • 1篇碘值
  • 1篇亚胺
  • 1篇脱除
  • 1篇燃油
  • 1篇吡啶
  • 1篇吡啶酰胺
  • 1篇酰胺
  • 1篇酰亚胺
  • 1篇吸附脱除
  • 1篇活性炭
  • 1篇佛手
  • 1篇高比表面
  • 1篇高比表面积
  • 1篇比表面
  • 1篇比表面积
  • 1篇
  • 1篇柴油

机构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刘玉臣
  • 4篇代伟
  • 2篇卢信清
  • 1篇李兴伟
  • 1篇巩睿
  • 1篇张蕴
  • 1篇朱伟东
  • 1篇罗芳
  • 1篇童涛
  • 1篇唐晓丹
  • 1篇于会贤
  • 1篇周敏
  • 1篇王仲辉
  • 1篇吴丽娜
  • 1篇胡鑫
  • 1篇王利民
  • 1篇王芳

传媒

  • 2篇广州化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正丁基溴化铵催化氧化柴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2010年
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四正丁基溴化铵催化氧化柴油中硫化物的效果。结果表明,较适宜的脱硫条件是:反应时间60 min,柴油/氧化体系质量比1∶1,过氧乙酸/乙酸酐质量比1∶2,四正丁基溴化铵用量为柴油质量的0.1%,反应温度45℃。反复使用氧化体系可使柴油脱硫率达到95.3%。初步探讨了相转移氧化反应机理,认为氧化产物砜的极性是产生脱硫效果的直接原因。
卢信清刘玉臣吴丽娜王仲辉周敏王利民代伟
关键词:柴油催化氧化脱硫
微孔-介孔高比表面积佛手渣基活性炭的制备被引量:1
2012年
在催化和吸附分离等领域,微孔-介孔结构活性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废弃的佛手渣为原料,运用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微孔-介孔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炭化和活化等工艺条件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值为1544mg·g-1,BET比表面积1676m2·g-1,微孔BET比表面积350m2·g-1,孔径集中分布在2~5nm之间。
刘玉臣胡鑫巩睿于会贤唐晓丹朱伟东代伟
关键词:活性炭碘值
耦合氧化吸附脱除燃油中硫化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氧化―吸附耦合技术,将硫化物氧化为极性较高的砜类。利用中孔硅胶选择性吸附残留于油品中的硫化物及少量水,水分子和硫化物竞争吸附作用导致改性硅胶脱硫率降低。较适宜的脱硫条件是:过氧乙酸/柴油质量比2∶1、反应时间80 min、搅拌速度200 r/min、反应温度60℃,此条件下脱硫率可达到97.5%。与加氢工艺相比,此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不需氢源,可深度脱硫。
王芳张蕴刘玉臣蒋正海卢信清代伟
关键词:脱硫
铑(Ⅲ)催化的醛的氧化胺化:一种有效的构建N-吡啶酰胺及酰亚胺的合成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描述了一种采用三价铑催化的醛的氧化胺化反应,利用Ag2CO3作为氧化剂.通过该方法可以以良好的收率合成各种类型的N-吡啶酰胺及酰亚胺.
代伟刘玉臣童涛李兴伟罗芳
关键词:酰亚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