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仁锋

作品数:41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日语
  • 10篇汉语
  • 6篇语法
  • 5篇试题
  • 5篇考试
  • 4篇信度
  • 4篇语言
  • 4篇汉语考试
  • 4篇词汇
  • 3篇新语
  • 3篇流行语
  • 3篇命题
  • 2篇大学日语
  • 2篇大学日语四级...
  • 2篇东北亚语言
  • 2篇对译
  • 2篇研制开发
  • 2篇音节
  • 2篇语流
  • 2篇语音

机构

  • 2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广岛大学
  • 7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筑波大学
  • 1篇西安大学

作者

  • 41篇侯仁锋
  • 4篇樊娟
  • 2篇刘侃
  • 2篇邵琳
  • 1篇徐菲菲
  • 1篇刘侃
  • 1篇庄然
  • 1篇王晶
  • 1篇刘子冬
  • 1篇申荷丽

传媒

  • 14篇日语知识
  • 12篇东北亚外语研...
  • 6篇日语教育与日...
  • 3篇海外华文教育
  • 2篇日语学习与研...
  • 1篇才智
  • 1篇医学争鸣
  • 1篇国际汉语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7篇1998
  • 2篇199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日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异同比较被引量:1
2000年
所谓人称,也称「 身」,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属于说话人的,是第一人称,也称自称;属于听话人的,是第二人称,也称对称;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是第三人称,也称他称。限于篇幅,本文这里只对汉日第一人称的使用异同做个提纲挈领的比较,权作抛砖引玉。一、汉语的人称代词历史悠久,日语的则历史短浅。汉语的人称,早在《诗经》时代就有了,如“我生不辰,逢天单怒。”(《诗经》·大雅·桑柔)而且在古代,人称代词也比较多,如第一人称,“吾、我、余、予”等,第二人称“尔、汝(女)、而、乃”等,第三人称“彼、其、之”等。但现代汉语中只剩下“我、你、他、她”了。很显然,汉语的人称,历史悠久,是一个由繁到简的历史过程。而日语的人称,据檩垣实(86)在《日英比较表现论》一书中说,始于明治初期(1868-1912,笔者注),是直译英语的“Personal pronoun”而造出来的。此说如果当真,可见日语的人称尚由来不久,不过近百年的历史。二、汉日的人称代词都不属语法范畴。前面我们提到,人称是和动作发生关系的,因为发生动作的人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于是动词不只是有人称,而且有相应的数的语法范畴。特别在英语等中表现得...
侯仁锋
关键词:第一人称代词日语东北亚语言现代汉语
日本的汉语考试概观被引量:3
2016年
日本是世界上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考试的国家之一,自80年代开始,日本国内相继研制开发出了面向不同群体和需求的汉语考试。据我们调查,这些考试主要有8类10种,均为全国性的考试,有的甚至在海外设有考点。本文对日本国内的汉语考试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揭示了各种考试的创立、发展过程、以及考试性质、等级、内容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了日本汉语考试的主要特色,这些对其他国家开发汉语考试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侯仁锋申荷丽
关键词:汉语教学研制开发
计算机自适应性汉语考试的开发被引量:1
2017年
我们正在开发一个新型考试,从使用方法和考试形式来说,可称之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自适应性汉语考试(C-CAT:Chinese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C-CAT的最大特点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Item Response Theory)开发,试题自身具有绝对的尺度,计算机自动分配给最适应被试能力的试题,考试过程是一个动态性的,能在短时间内更客观、更准确地测试出被试的能力水平。本文首先根据被试特点,论及了该考试的性格和测试内容框架。之后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为什么开发,其可能性何在?在此基础上,考察了IRT和CAT在目前一些大规模汉语考试上的应用。最后,在简约地介绍了计算机考试发展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阐述了该考试系统设计、特点、C-CAT的构成和优势所在。
侯仁锋今井新悟丸山浩明
关键词:汉语考试项目反应理论研制开发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考试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简称'汉检',下同)考试,由日本汉字检定协会于1975年推出,至今已有40余载。自2002年起,每年考生都在200万人以上,是日本最大规模的语言类考试之一。汉检为什么办得如此成功?本文通过对考试历程、考试设计、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考试效应等分析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秉承考试的根本理念,只提供能力水平鉴定,不带有任何社会功效。(2)使考试尽量发挥促进学习的功能,甚至寓考于乐。(3)汉字本身的魅力。(4)考试设计科学、合理。(5)考试社会化、专业化。(6)考试面广,考生各取所需。就结果而言,汉检为汉字在日本的普及、提高日本国民的人文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
侯仁锋尾岛亚文
关键词:社会化
容易误用的日汉同形词举例被引量:5
1998年
容易误用的日汉同形词举例西安第四军医大学侯仁锋中日两国语言,都使用汉字(字),而且两者之间还有不少像“思想”“科学”“本来”等这样的所谓的同形词。这种同形词,并且还有不少又同义。这对我们学习日语,无疑有极大的益处。但是,这种同形词,毕竟是扎根、生长在...
侯仁锋
关键词:同形词词义普及义务教育词汇搭配
关于日语能力考试的部分变更(下)
2003年
四、寒暄语表达一览 在「日本語能力試験出題基凖」中,对3、4级单独列出了寒暄语等表达(あいさつ語等表現)(p33),而对1、2级将其作为感叹词([感])列在其词汇表中,现将抽出,也单独列为寒暄语等表达(あいさつ語等表現).各级如下:
侯仁锋樊娟
关键词:日语能力考试命题寒暄语语法表记考试内容
数量词的读音与有声音、无声音的关系被引量:1
1998年
数量词的读音与有声音、无声音的关系第四军医大学樊娟,侯仁锋日语的「数量词」由「本数词」「助数词」两部分构成。「本数词」表示数的部分,「助数词」表示量的部分(本文的数词指「数词」和「助数词」)。这与汉语的数量词结构一致,但汉语的数量词随着数的改变,数与...
樊娟侯仁锋
关键词:无声音数量词日本语
“拟音语·拟态语”汉译补遗
1997年
侯仁锋
关键词:拟态词汉译拟音表意文字
试析完形填空试题的设计与编制
2014年
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依赖于语篇的完形填空试题的来龙去脉,以部分试题设计为例,分析了句子水平的填空试题与依赖于语篇的完形填空试题的不同,探讨了完形填空试题的测试目标和设计基本要求,认为依赖于语篇的完形填空试题,测试点为语义的题目处于高层次,能附带测出语法和惯用搭配能力;测试点为惯用搭配的也能附带测出语法能力;而以语法为测试点的题目处于低层次,不能测到惯用搭配和语义能力。
侯仁锋
关键词:语言测试完形填空语篇层次语言综合能力
关于“さくら”一歌歌词的翻译被引量:1
2004年
大家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3月来临,日本列岛从南至北,相继开花.花开处一簇簇一树树,如霞似云,赏花人一对对一群群,如痴如醉.
侯仁锋
关键词:日语汉语翻译方法民族文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