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伊斯康德尔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脏利什曼病
  • 2篇利什曼病

机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2篇付青
  • 2篇伊斯拉音·乌...
  • 2篇张松
  • 2篇童苏祥
  • 2篇伊斯康德尔
  • 2篇伍卫平

传媒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分布的时间-空间聚集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分布的时间-空间聚集性。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据,运用时空统计软件的Poisson模型对喀什地区既往11年内脏利什曼病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地理方位及遥感图片确定聚集区。结果喀什地区存在3个内脏利什曼病分布的高危聚集区及其对应的高发时间框。A聚集区(中心经纬度:E76.08°,N39.52°)半径为6.58km,在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的时间框内,聚集区内内脏利什曼病的累积发病率是周围地区的45.98倍(P〈0.0001);B聚集区(中心经纬度:E79.20°,N39.91°)半径为4.93km,在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时间框内,聚集区内内脏利什曼病的累积发病率是周围地区的9.58倍(P〈0.0001);C聚集区(中心经纬度:E76.23°,N39.40°)半径为7.63km,在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时间框内,聚集区内内脏利什曼病的累积发病率是周围地区的5.18倍(P〈0.0001)。结论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发病为非随机分布,存在明显的时间-空间聚集性,3个高危聚集区均位于绿洲地区。
付青伍卫平童苏祥伊斯拉音·乌斯曼张松伊斯康德尔开塞尔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试点内脏利什曼病的人群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了解喀什试点内脏利什曼病的人群感染状况。方法选择喀什市内脏利什曼病发病率较高的村为试点,在入户普查的同时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运用SA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皮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P<0.05),皮试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当地内脏利什曼病患者与既往隐性感染者之比为1∶9。试点地区曾感染过内脏利什曼病的免疫人群占36.15%(60/166),从未感染过内脏利什曼病的易感人群占61.45%(102/166),无临床症状的现感染人群占2.41%(4/166)。结论试点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状况仍然比较严重,无症状现感染者所占比例较高,具有潜在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
付青伍卫平童苏祥伊斯拉音·乌斯曼张松伊斯康德尔开塞尔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