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青

作品数:32 被引量:33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虫病
  • 8篇内脏利什曼病
  • 8篇利什曼病
  • 7篇寄生
  • 7篇寄生虫
  • 7篇寄生虫病
  • 6篇寄生虫病防治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区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棘球蚴
  • 4篇棘球蚴病
  • 3篇血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蠕虫
  • 3篇蠕虫检测
  • 3篇吸虫
  • 3篇吸虫病
  • 2篇疫情
  • 2篇知识

机构

  • 3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卫生部疾病预...
  • 3篇青海省地方病...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喀什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荆门市疾病预...
  • 1篇新疆自治区疾...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西藏自治区疾...
  • 1篇新疆疾病预防...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32篇付青
  • 15篇伍卫平
  • 14篇王立英
  • 12篇李石柱
  • 12篇周晓农
  • 11篇王强
  • 9篇童苏祥
  • 7篇张丽
  • 6篇许静
  • 6篇伊斯拉音·乌...
  • 6篇张松
  • 5篇柳伟
  • 5篇陈颖丹
  • 5篇肖宁
  • 4篇侯岩岩
  • 4篇曾祥嫚
  • 4篇陈朝
  • 4篇官亚宜
  • 4篇钱颖骏
  • 3篇斯康德尔

传媒

  • 11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国际医学寄生...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患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黑热病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3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近年发病的21例黑热病患者为病例,按照1∶3的比例在同村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无黑热病病史及黑热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且rK39测试结果阴性的6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和行为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畜圈与卧室的距离和近两年家庭成员或邻居有无黑热病患者两个因素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畜数量、畜圈与卧室的距离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家畜数量、畜圈与卧室的距离是居民患黑热病的影响因素。
黄唱洲伍卫平官亚宜侯岩岩左新平付青王立英伊斯拉音.乌斯曼克依赛尔.阿布都克尤木
关键词: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暴发流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自制调查问卷,以2008年1月—2008年11月网络直报的47例黑热病患者为病例组,在同村按1:3匹配选择141名年龄相仿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性别、环境和行为等13个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户外露宿习惯、被叮咬、邻居有黑热病患者、黄昏时带孩子户外活动、驱避剂的使用等因素与本次迦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暴发流行关系密切,危险比(H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依次为73.846(10.070,541.510)、78.875(10.719,576.910)、15.149(5.876,39.054)、63.912(8.996,454.048)和0.020(0.005,0.00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户外露宿习惯是危险因素,HR值和95%CI为80.963(5.119,1280.596),而驱避剂的使用是暴发流行的保护因素,HR值和95%CI为0.021(0.003,0.162)。结论在目前传染源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在外露宿,安全使用药浸蚊帐或纱窗,规范使用驱避剂和定期在院内喷洒杀虫剂是预防控制黑热病感染的有效措施。
杨诗杰伍卫平童苏祥伊斯拉音·乌斯曼顾灯安开塞尔付青柳伟周晓农
关键词: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现场灭蛉效果的评价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当地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种类及评价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大灭)2种杀虫剂对白蛉的防制效果。方法采用人工捕捉和诱蚊灯捕蛉,指标为捕捉白蛉只数/人工小时。结果白蛉种类调查居民家的白蛉以长管白蛉占优势;户外以吴氏白蛉为主;用2.5%可湿性溴氰菊酯和大灭进行现场喷洒灭蛉可使白蛉数量比对照区降低3.89倍和11.11倍。结论通过连续考核证明,2种杀虫剂均可以削平白蛉密度的季节高峰,大灭的灭蛉持效期要高于溴氰菊酯,可以取代溴氰菊酯。
张松凯塞尔伍卫平付青童苏祥伊斯拉音.乌斯曼斯康德尔
关键词: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新疆喀什黑热病高流行区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掌握新疆喀什黑热病高流行区的黑热病发病特征,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喀什地区伯什克拉姆乡选取近年来黑热病发病人数位居前3位的3个大队进行入户普查,统计分析黑热病累计发病人群特征。结果 1990年以来该地区人源型黑热病的累积发病率为6.44%(310/481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间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下降。结论喀什地区为黑热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低年龄组人群仍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王立英伍卫平官亚宜付青童苏祥侯岩岩伊斯拉音·乌斯曼凯赛尔曾祥嫚
关键词:黑热病累积发病率发病特征
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分析报告:蠕虫检测能力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通过竞赛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蠕虫检测能力,从而推动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法2011年9月以省(区、市)为单位,每省选送各级疾控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名(年龄〈45周岁,县级不少于2名)。竞赛内容包括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每参赛选手30rain内制作完成5张涂片;计满分为15分,9分为及格)和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鉴别(每张标本片含1种或1种以上蠕虫卵;镜检10张,每张5min;计满分为60分,36分为及格)。结果来自30个省(市、区)的119名参赛选手中,改良加藤厚涂片制片成绩,平均为11.4分,及格者111人,占93.3%;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读片成绩,平均为22.0分,及格者20人,占16.8%。不同性别、年龄(≤30岁、31~40岁和〉40岁)、专业技术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来源单位的级别(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参赛人员制片和镜检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省份的参赛选手的制片(12.1±1.7)、镜检读片(32.1±11.5)成绩均好于没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省份(11.1±1.8和18.1±10.5);西部地区参赛选手的镜检读片成绩(18.4±11.4)均低于东部(25.2±12.4)和中部(24.1±13.1)。结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机构的病原检测能力总体水平发展不均衡,仅部分地区检测能力较强,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张丽李石柱王强付青柳伟祝红庆许静陈颖丹陈韶红陈家旭陈朝王立英周晓农
关键词:寄生虫病蠕虫检测
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分析报告Ⅱ疟原虫检测能力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对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疟原虫检测能力。方法将参赛选手按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所在省份疟疾流行程度、是否有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支持、地理位置等进行分组,对各组选手疟原虫检测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的参赛选手之间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来自不同疟疾流行程度、有无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支持、不同地理位置省份的选手其疟原虫检测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一、二类疟疾流行县省份的选手其血片制片及镜检读片成绩均优于无一、二类疟疾流行县省份的选手,有全球基金项目支持省份的选手血片制作及镜检读片成绩均显著优于无全球基金项目支持省份的选手,南方省份选手血片制片及镜检读片成绩均显著优于北方省份。结论各省疟原虫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均衡,镜检读片技能水平较低,寄生虫病人才梯队建设和病原学检测技能培训亟需加强。
付青李石柱王强张丽柳伟郑香张少森夏志贵周水森陈朝王立英周晓农
关键词:寄生虫病疟原虫
中国西部地区带绦虫病流行形势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带绦虫病是我国常见的人兽共患病,该病是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组寄生虫病,其流行程度和造成的疾病负担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类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策略,近年来在流行区开展了较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防治工作试点。本文对近10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期为深入开展西部地区带绦虫病的防治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龙昌平钱颖骏李调英付青王强肖宁
关键词:带绦虫病流行病学
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分析报告:常见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知识考核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方法 2011年9月组织全国30个省(市、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119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进行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知识竞赛,构建竞赛人员基本信息和考试成绩数据库,分析参赛选手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和地区参赛选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参赛选手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66.37±11.80)分,最高者为93分,最低者为40分,及格率为74.95%。不同性别、年龄组、职称的选手间理论考试总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蠕虫检测技能知识点外,其余各知识点的得分率,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省份参赛选手高于无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省的(P<0.05),设有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省参赛选手高于未设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省的(P<0.05),有一、二类疟疾流行县省参赛选手高于无疟疾一、二类流行县省的(P<0.05)。结论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水平总体偏低,需加强培训,以提升检测技能,提高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水平。
王强李石柱张丽付青柳伟许静陈颖丹夏志贵陈朝王立英周晓农
关键词:寄生虫病知识考核
201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被引量:54
2014年
本文通报了201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3年底,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184 943例;2013年全国报告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9例,较2012年减少4例;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例29 796例,当年发现911例,死亡1 700例。2013年,全国共有钉螺面积365 468.00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7.28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9.25 hm2。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962 065头,检查发现血吸虫感染病牛633头。疫情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目标仍有压力;已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需要继续加强防治工作并开展更有效的监测。
雷正龙郑浩张利娟朱蓉徐志敏许静付青王强李石柱周晓农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克孜勒河流域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目前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的主要流行区之一,其中克孜勒河流域的喀什、疏附、疏勒、伽师4县(市)为重流行区,有人源型和自然疫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内脏利什曼病属于被忽视的传染病之一。既往工作主要围绕着媒介白蛉...
付青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白蛉群体遗传结构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