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井文

作品数:6 被引量:14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2篇生育率
  • 1篇低生育
  • 1篇低生育率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新公共服务
  • 1篇需求偏好
  • 1篇已婚男性
  • 1篇育龄
  • 1篇育龄人群
  • 1篇照顾
  • 1篇照顾政策
  • 1篇生育水平
  • 1篇生育意愿
  • 1篇生育政策
  • 1篇生育政策调整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农村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共陕西省委...

作者

  • 6篇井文
  • 5篇杨雪燕
  • 1篇靳小怡
  • 1篇王洒洒
  • 1篇李成华

传媒

  • 2篇人口学刊
  • 2篇人口研究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实践模式评估被引量:54
2019年
本文提出七要素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框架,包括理念、项目、方式、规范、机制、政策和效果。以七要素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实践模式进行识别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企事业主导模式除在服务项目上较为相似,即大多都包括保育和早教项目,在理念、方式、规范、机制和政策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服务效果的不同。目前中国托育服务模式的主要问题是托育服务政策及管理的缺位。建议明确托育服务的公共服务地位,构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家庭补充"的多元供给体系。完善托育服务政策,制定行业相关标准。建立统筹协调的托育服务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制定符合现阶段发展特征、科学、灵活的托育机构准入机制。加快托育从业人员的培养,鼓励高校、职校开设0-3岁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培养婴幼儿护理、早期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探索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包含不同教育理念、不同层次、灵活多样的托育服务体系。建立以托管照料为主、以早期教育为主及保教兼顾的满足不同托育需求的服务机构及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假期托管等多样化托育服务方式。
杨雪燕井文王洒洒高琛卓
“娶妻难”对农村男性实施婚姻暴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文章利用2010年"百村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农村已婚男性在婚姻缔结过程中遭遇"娶妻难"这一负面生活事件对其实施婚姻暴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施暴已成为有成婚困难经历的男性解决夫妻冲突的主要方式;成婚困难的经历显著增加其实施婚姻暴力的可能性;施暴类型随着成婚困难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有过成婚困难经历但程度不严重的男性,倾向于只实施冷暴力;而经历过严重成婚困难的男性实施冷暴力和实施肢体暴力的可能性均更高。
李成华靳小怡井文
关键词:婚姻暴力
低生育率时代儿童照顾政策的需求层次与结构——基于西安市育龄人群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基于西安市育龄人群调查,分析了儿童照顾政策需求层次与结构。研究发现,托育服务与二孩税收减免分别处于育龄人群政策需求的第一与第二层次,对于不同子女数的育龄人群而言,养育指导、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与二孩现金补贴所处政策需求层次存在差异;半数以上育龄人群对多项政策有较高需求,其需求结构可分为政策高需求组、服务政策需求组、经济-时间政策需求组、经济-服务政策需求组、时间-服务政策需求组及政策低需求组6种类型;其需求结构受到个体特征(如受教育年限、再生育意愿、养育责任认知)与家庭特征(如家庭年收入、夫妻就业状态、子女数量、父母与祖辈照顾程度)显著影响。建议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儿童照顾领域政策供给重点。
杨雪燕高琛卓井文
关键词:KANO模型
2006-2016年西北五省区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和新时期生育意愿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文章采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西北五省区数据,通过对比各省份及不同民族的总和生育率、孩次结构及生育意愿等指标系统分析西北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现状。研究发现:生育政策的调整对西北五省区汉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产生了明显的短期激励效应,但对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并不存在影响。西北五省区汉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和意愿主要受到生育政策调整和教育程度提高的双重影响,其中,生育政策调整是短期正向效应,教育程度提高是长期的负向效应。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和意愿主要受到教育程度提高的负向影响,其低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明显减弱。西北五省区十余年间总体呈现出的较高的总和生育率多是由于少数民族具有较高水平的总和生育率,而随着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低龄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不断下降,其生育水平很可能会表现出“后劲不足”,从而呈现长期缓慢下降趋势。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优化生育政策,发挥生育政策调整的长期效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探索放开生育限制的可能性,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减轻女性抚幼负担,促进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包括探索支持性的经济补贴政策,减轻家庭在育儿方面的经济负担;探索灵活的夫妻产假制度,缓解女性抚幼负担;完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促进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杨雪燕井文高琛卓朱书园王粤
关键词:生育政策调整总和生育率教育程度生育意愿
城市父母对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偏好——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9
2020年
利用陕西省西安市的调研数据,在分析当前0~3岁婴幼儿养育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城市父母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偏好。研究发现:"父母为主,祖辈辅助"是当前家庭普遍采用的婴幼儿养育模式,家庭正承担着较重的养育负担,婴幼儿照料的社会化程度低;在选择实验中,城市父母倾向于选择购买托育服务,其托育服务需求呈现出"安全为重,保教融合,普惠可及"的偏好特征;城市父母最愿意为安防监控这一属性付费,对于托育服务项目、机构性质、服务时间及送托距离等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依次降低。因此,应逐步推动托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朝着高质量、保教一体化、普惠化及社区化的方向发展。
高琛卓杨雪燕井文
关键词:需求偏好
典型福利类型下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被引量:38
2019年
根据安德森对于福利国家类型的划分,以丹麦、挪威、瑞典、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英国、美国和爱尔兰为例,采用新公共服务七要素理论框架,分别从理念、项目、方式、规范、机制、政策与效果方面总结和比较了各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模式。研究发现,社会福利类型深刻影响各国托育服务理念;在托育服务理念指导下,各国托育服务项目、方式、规范、机制与政策表现出明显差异,因而导致了托育服务效果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中国构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杨雪燕高琛卓井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