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兴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微生物
  • 3篇反应器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器
  • 2篇微生物多样性
  • 2篇微生物群落
  • 2篇微生物群落结...
  • 2篇膜生物
  • 2篇膜生物反应器
  • 2篇胞外聚合物
  • 1篇溶解性微生物...
  • 1篇贫营养
  • 1篇微生物产物
  • 1篇污泥
  • 1篇硝化
  • 1篇硝化菌
  • 1篇硝化细菌
  • 1篇克隆测序
  • 1篇活性污泥
  • 1篇PCR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4篇黄兴
  • 4篇孙宝盛
  • 3篇张斌
  • 2篇陈谊
  • 1篇孙井梅
  • 1篇吕英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贫营养条件下EPS、SMP和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为了考察活性污泥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胞外聚合物(EP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微生物种群结构自身的变化情况,为优化MBR系统运行、延缓膜污染等提供理论依据,对天津大学游泳馆MBR中的污泥混合液进行贫营养实验,测定了污泥混合液中EPS和SMP的含量,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和克隆测序技术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根据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实验初期,EPS和SMP的浓度由15.04 mg/g和0 mg/g分别上升到17.99 mg/g和3.29 mg/g.随着实验的进行,EPS有很大的降低,最终只有2.40 mg/g;SMP则一直在3.5 mg/g左右变化.实验表明,EPS和SMP对外界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微生物能够以降解EPS和SMP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由于对EPS和SMP的利用,污泥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由最初的0.81上升到最高时的1.09,随后开始降低,并最终稳定在0.95.克隆测序的结果表明,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比较丰富,并且优势菌种大部分为未经培养菌种.部分菌种能够通过产生蛋白质和多糖水解酶来实现对EPS和SMP的降解,主要属于拟杆菌(Bacteroidetes)、黄杆菌(Flavobacterium)、腐螺旋菌(Saprospiraceae)和厚壁门菌(Firmicutes)等.
黄兴孙宝盛孙井梅张斌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微生物多样性克隆测序
膜生物反应器中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为了研究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情况,对不同阶段运行状况下(包括培养驯化阶段、初期增长阶段、污泥流失阶段和恢复成熟阶段4个阶段)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了考察。从MBR污泥中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的直观分析,以及总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各污泥样品的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落比较丰富。不同的阶段状况下,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比较明显,能够比较好地反映MBR的运行状况和系统处理效能的关系,并且发现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能够随着反应器的运行状况的变化做出调整恢复。
陈谊孙宝盛黄兴张斌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
MBR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物理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以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活性污泥为对象,研究了高速离心法、热提取法、超声波法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效果,并确定了三种方法的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高速离心法(在16 000 r/min下作用40 min)对EPS的提取率低,对细胞破坏程度小,适合作为一种对照方法来判断其他提取方法对细胞的破坏程度;超声波法(在频率为40 kHz、功率为50 W下提取20 min)对EPS提取不完全,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手段;而热提法(在80℃下提取20 min)对EPS的提取率虽然较高,但对EPS及细胞体破坏程度较大,不适合对提取的EPS作进一步的成分分析。
黄兴孙宝盛吕英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胞外聚合物
不同MBR反应器中硝化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正常运行工况下6个不同MBR反应器中的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的MBR反应器好氧段中硝酸菌之间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数值为78.7%~92.1%,但环境条件、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MBR反应器硝酸菌群落的差异.MBR反应器中有5种硝酸菌和3种反硝化菌,其中优势硝酸菌种以α-变形细菌(Alpha proteobacteria)、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维氏硝酸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yi)为主,反硝化菌以好氧反硝化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为主,说明反应器内同时存在好氧反硝化菌,推断MBR反应器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硝化和脱氮途径.
陈谊孙宝盛张斌黄兴
关键词:RDNA微生物群落结构PCR-DGGE硝化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