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琳
-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大亚湾核电站进水口附近软相潮间带多毛类生态
- 鲁琳
- 关键词:电站进水口潮间带多毛类
-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水域潮间带生物数量与分布被引量:9
- 1999年
- 本文分析了大亚湾潮间带生物数量与分布特点,结查表明,其平均生物量为732.859/m~2,平均栖息密度为 1239个/m~2,生物量以藻类居第一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岩石、沙滩和红树林泥滩生态相数量比较,生物量以岩石相最高,栖息密度以沙滩最高。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
- 李荣冠江锦祥吴启泉李传燕郑凤武鲁琳黄心光
- 关键词:潮间带生物生物量生物分布
- 厦门地区潮间带蟹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被引量:6
- 1996年
- 本文根据厦门地区三个岛屿期间带调查所获的资料,研究了蟹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并应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蟹类的结构特征。经鉴定的蟹类有14种55属91种,其中软相57种,岩相44种。软相的蟹类组成与岩相的明显不同。软相蟹类的多样性(H1)和均匀度(J)均大大高于岩相。蟹类的组成与分布受到底质类型、盐度和潮汐作用的综合影响。
- 鲁琳
- 关键词:蟹类潮间带
- 不同孔径筛网对底栖多毛类采样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根据大亚湾50个站底栖生物生态调查资料,对孔径1mm和0.5mm筛网中多毛类的种类数、主要种、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孔径1mm的为14种/站、9种、110个/m^2和8.03g/m^2,而0.5mm为22种/站、12种、216个/m^2和0.71g/m^2;1mm筛网多毛类密度(X)与0.5mm的密度(Y)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93X+113.77;在估算海域生产力中,应当使用0.5mm孔径筛网。
- 鲁琳吴启泉郑凤武
- 关键词:筛网孔径底栖生物多毛类采样
- 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生物群落被引量:11
- 1995年
- 根据1986年12月-1989年9月生态零点调查资料,使用PDP-11/34A型电子计算机,应用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等划分和分析大亚湾潮间带生物群落及其结构特点,以评价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按底质类型大亚湾潮间带生物可划分为岩石相、沙滩和红树林泥滩群落,且各生态相隐蔽、半隐蔽和敞开断面群落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 李荣冠江锦祥吴启泉鲁琳郑凤武黄心光
- 关键词: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
- 厦门地区软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生态被引量:6
- 1996年
- 根据厦门地区(厦门岛、鼓浪屿、大嶝岛)1990年2月至1992年1月调查软相潮间带所获资料,研究了该区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多毛类种类丰富,共鉴定出118种(含未定种),隶属于37科83属。其中,高潮区40种,中湖区90种,低潮区83种。多毛类平均栖息密度87个/m2,平均生物量3.339/m2。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密度为春>夏>秋>冬,生物量则夏>春>秋>冬。其种类多样姓(H’)平均3.90,均匀度(J)平均0.70。多毛类的分布受沉积类型和潮汐的影响显著。
- 鲁琳
- 关键词:多毛类生态
- 厦门岛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报道了厦门岛岩相潮间带生物276种,其中藻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动物占总数的65.21%。夏季和冬季平均生物量为1365.09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110个/m2。生物量以甲壳动物居首位,软体动物居第二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甲壳动物占第二位。
- 李荣冠江锦祥鲁琳郑凤武张水浸徐惠洲黄心光
- 关键词:岩相潮间带
- 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水域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被引量:1
- 1993年
- 为了评价大亚湾核电站冷却水排出的余热对海湾生态系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受法国电力公司(EDF)委托,自1986年12月至1989年9月,对大亚湾海域进行了海洋生态调查。内容包括水文、水化、地质、地貌和海洋生物等十多个项目。本文着重分析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水域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旨在确定核电站投产前该水域潮间带生物群落的背景数据,为该湾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李荣冠江锦祥鲁琳郑凤武黄心光李传燕吴启泉
- 关键词:群落潮间带大亚湾核电站
- 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生态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根据1987年2、5、8、11月调查资料,研究了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种类组成、种类与数量的垂直分布、季节变化,并与大亚湾多毛类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多毛类47种。平均栖息密度60个/m2,平均生物量1.78g/m2,潮汐作用影响多毛类的种数、密度、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多毛类数量的季节变化不甚明显,但冬季的栖息密度和春季的生物量较高。
- 郑凤武吴启泉鲁琳
- 关键词:多毛类生态岩相潮间带
- 全文增补中
- 大亚湾红树林区底相大型动物的群落被引量:12
- 1992年
- 本文据1987~1989年实地调查资料,研究了大亚湾红树林区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分布于湾顶5种红树林内的底栖生物70种,主要由多毛类(23种)、软体动物(23种)、甲壳动物(12种)和星虫动物(8种)组成;平均生物量219.77g/m^2,平均栖息密度281个/m^2;在数量上以软体动物的腹足类占优势。文中应用群落结构指数进行分析,并与九龙江口的作了比较。
- 吴启泉郑凤武鲁琳江锦祥李荣冠蔡尔西何明海黄心光
- 关键词:动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