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锦祥 作品数:80 被引量:32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洛阳江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对洛阳江红树林保护区中不同生境的断面进行了调查,就红树植物群落对潮间带生物空间分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共获得潮间带生物125种,隶属于8门86科。4务断面的生物种数比较结果显示:米草区(Qch4)(74种)... 黄雅琴 李荣冠 王建军 郑成兴 郑凤武 林俊辉 林和山 江锦祥关键词:红树林 森林生态系统 潮间带生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近年来安海湾及邻近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2008、2010、2013年3个年度春季在安海湾及邻近海域7个站位的生态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其群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98种,种类组成上以多毛类和甲壳动物为主,不同年度的物种数由2008年的98种逐次增至2013年的118种,且软体动物比例呈上升趋势.单因素相似性分析表明3个年度的群落结构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历年调查的优势种组成已有所变化,尤其是2013年的优势种明显不同于前2个年度.3个年度的平均密度介于369∽780个/m2,平均生物量介于23.22~40.10 g/m2,物种丰富度指数 d 介于3.693~4.265,多样性指数 H′介于3.076~3.782,密度逐次降低,生物量2010年最低,而物种丰富度指数 d 和多样性指数 H′呈现2010年最高,前后年度低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安海湾外的站位平均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 H′高于湾内.聚类结果表明,安海湾内外的群落相似性低,且优势种组成明显差异.与1989年相比,安海湾底栖动物群落发生明显改变.迹象表明,较之前2个年度,2013年安海湾底栖动物群落出现新变化. 林俊辉 林和山 王建军 何雪宝 黄雅琴 郑凤武 李荣冠 郑成兴 江锦祥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大型底栖动物 春季 中国红树林湿地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本文自根据1987—1990年与英国约克大学热带海洋研究所合作研究"红树林生态系统资源保护和管理"项目、1992—1995年"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子专题:"海南清澜港红树林生... 江锦祥 李荣冠 黄雅琴文献传递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水域潮间带生物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9 1999年 本文分析了大亚湾潮间带生物数量与分布特点,结查表明,其平均生物量为732.859/m~2,平均栖息密度为 1239个/m~2,生物量以藻类居第一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岩石、沙滩和红树林泥滩生态相数量比较,生物量以岩石相最高,栖息密度以沙滩最高。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 李荣冠 江锦祥 吴启泉 李传燕 郑凤武 鲁琳 黄心光关键词:潮间带生物 生物量 生物分布 泉州湾洛阳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软体动物多样性及分布 被引量:21 2011年 为了解洛阳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的潮间带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数量时空分布及群落结构现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2009年4月和11月在洛阳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光滩(Qch1)、屿头红树林区(Qch2)、增垵红树林区(Qch3)和米草区(Qch4))4条断面共3种生境,进行软体动物调查。共鉴定软体动物16科23种,其中双壳类10种,腹足类13种。物种水平分布,红树林区最多有15种,米草区次之13种,光滩最少为7种。该调查区域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45.76 g/m2,生物量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平均密度为161个/m2,栖息密度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丰度生物量比较法结果显示光滩断面软体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红树林区和米草区群落结构较稳定。 黄雅琴 李荣冠 江锦祥关键词:软体动物 红树林 群落结构 中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 本文根据国家908项目子任务"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保护研究(908-02-04-04)成果,首次较全面、系统地整理出中国红树林湿地动、植物物种名录共计2790种。其中红树植物及海岸植物有209种;... 江锦祥 李荣冠 黄雅琴 王建军 林俊辉 郑成兴 林和山 郑凤武关键词:红树林 多样性 生态系统 闽江口及邻近水域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21 1997年 闽江口及邻近水域大型底栖生物已鉴定有219种,平均生物量为18.0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35个/m2.按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和多维排序尺度可划分为3个群落。应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和部分优势度显示群落受到扰动,引起群落扰动的原因认为在于生物的自然演替繁殖、群落所处底质的不稳定性以及生境污染压力有关。 李荣冠 江锦祥 吴启泉 蔡尔西 徐惠洲 林双淡关键词:生态 底栖生物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10 2016年 基于2013–2014年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周年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季节变化以及红树林恢复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门78种,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为丰富,节肢动物对总生物量贡献最大,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为本区第一优势种。林区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光滩,部分优势种仅在林区出现,此外,林区群落与光滩有显著差异。本区底栖动物的密度高值出现在冬、春季,生物量高值出现在春、夏季,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本区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特点反映出洛阳江口红树林处在年轻期,群落的季节变化可能跟优势种的繁殖特点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红树林植被会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林区群落已然不同于光滩,与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林区底栖动物密度虽明显下降,但褶痕拟相手蟹(Parasesarma plicata)数量增加,是优势种之一。洛阳江口红树林和光滩支撑着不同的生物组成,因此,红树林恢复应当保持栖息地的多样性/异质性。 林俊辉 何雪宝 王建军 林和山 黄雅琴 刘坤 牟剑锋 张舒怡 江锦祥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红树林湿地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态 被引量:27 1993年 根据1987年2、5、8、11月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生态。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底栖动物172种,主要由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组成,以近岸广盐性种类占优势。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48.03g/m^2和311个/m^2,以甲壳动物占优势;数量的季节变化显著;中潮区数量较大。潮汐、盐度和沉积物是影响本区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何明海 蔡尔西 徐惠州 江锦祥 郑凤武 李荣冠关键词:底栖动物 生态学 多毛类 厦门港软体动物多样性及其与沉积物的关系 被引量:6 1989年 厦门港属于亚热带河口港湾,受外海水系和沿岸流及九龙江水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底质类型极为复杂的港湾。根据沉积物中砾石、砂、粉砂和粘土含量的百分组成,该港湾沉积物主要为:粉砂质泥(TY)、粉砂-砂质泥(T-SY)、砂-粉砂质泥(S-TY)、泥质砂(YS)、泥-砾质砂(Y-GS)和中细砂几种类型。 李荣冠 江锦祥关键词:软体动物 多样性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