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建光

作品数:111 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专利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3篇水平井
  • 23篇平井
  • 17篇储层
  • 16篇岩心
  • 16篇页岩
  • 14篇井筒
  • 13篇油藏
  • 12篇完井
  • 12篇变质量
  • 11篇变质量流
  • 10篇射孔
  • 8篇水平井筒
  • 8篇流体
  • 7篇压降
  • 7篇变质量流动
  • 6篇地层
  • 6篇岩石
  • 6篇页岩油
  • 5篇支撑剂
  • 5篇砂岩

机构

  • 78篇东北石油大学
  • 40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11篇魏建光
  • 41篇汪志明
  • 30篇李江涛
  • 25篇王小秋
  • 15篇杨英
  • 15篇赵法军
  • 13篇陈映赫
  • 12篇付晓飞
  • 10篇赵小青
  • 9篇张权
  • 8篇曾泉树
  • 8篇刘永建
  • 7篇闻守斌
  • 6篇史雪冬
  • 6篇郭晓乐
  • 5篇张健
  • 5篇陈曦
  • 5篇翟羽佳
  • 5篇肖京男
  • 4篇柳波

传媒

  • 4篇石油钻采工艺
  • 4篇石油钻探技术
  • 4篇水动力学研究...
  • 3篇钻采工艺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当代化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24
  • 13篇2023
  • 12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裂水平井裂缝变质量入流与油藏渗流耦合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综合考虑了水平井筒完井段生产、各条裂缝长度不等、导流能力不同、间距不等、与水平井筒夹角不等以及关于井筒非对称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压裂水平井裂缝分段入流、水平井筒分段入流与油藏渗流的耦合模型。通过实例计算,揭示了水平井筒完井段及裂缝段的入流和压力分布规律,并对各裂缝的产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裂缝与井筒交点附近,裂缝入流存在局部极大值,且生产压差最大;裂缝之间的水平井筒完井段入流速度存在极大值,在裂缝与井筒交点处压力变化幅度剧增;裂缝半长对外裂缝产量影响程度深,对內裂缝的影响相反。
汪志明金辉魏建光
关键词:压裂水平井裂缝产能预测
减氧空气与轻质原油低温氧化反应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塔河北区块轻质原油与减氧空气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探究其组分变化情况和耗氧量规律。在室内使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开展原油静态氧化实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不同含氧量及不同注气量的减氧空气对原油的氧化作用;并利用色谱分析对烃类分析,收集反应气体进行气体分析,气体组分和原油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原油样本与减氧空气发生低温氧化反应,重质组分C_(21)以上的组分均下降,低于C_(13)的轻质组分含量均上升;②原油氧化效果随着含氧量上升而增强,反应过程组分对应“拐点”靠前;③含氧量一定时,改变油气比,反应对应的“拐点”不变;含氧量为下降趋势后趋于平缓;④低温氧化过程生成的CO_(2)含量为上升趋势后趋于平缓;⑤在油藏温度(160℃)下,原油主要涉及2个反应热裂解和加氧反应。热裂解反应与含氧量无关,和温度有关,主要反应温度是160~200℃。高碳组分沥青质等重质组分会分解成饱和烃。加氧反应主要是芳香烃,胶质加氧反应也会生成沥青质。当2种反应同时存在时,沥青质参与热裂解的含量大于加氧反应芳香烃等生成的沥青质量,会导致沥青质含量减少。
王云飞魏建光
关键词:含氧量轻质原油
页岩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中支撑剂嵌入深度实时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页岩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中支撑剂嵌入深度实时测定方法,它包括:将填充好支撑剂的岩心放入CT扫描专用岩心夹持器内并固定在CT扫描仪载物台上;利用CT扫描仪获取支撑剂嵌入前岩心裂缝壁面多个点到基准面的初始距离;启动...
杨英魏建光周晓峰李玉伟崔立凯李江涛王安伦史雪冬张益畅陈映赫宫鹏骐
杏北油田射孔工艺优化设计系统开发
汪志明王小秋魏建光郭晓乐平立秋薛亮李明
综合考虑射孔几何参数、地层物性参数、钻井污染参数、井筒几何参数及非达西效应等因素的相互影响,运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研究射孔井井筒附近的流动特征及规律,并给出了直、斜井射孔完井综合表皮系数计算方法。通过纵向多层地层系数...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地热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从干热岩特点及开发手段两方面介绍了干热岩地热资源,围绕CO2在深部储层中的超临界特性,展开了其作为压裂液和工质流体的应用研究,对比了CO2-EGS与H2O-EGS的热提取性能,阐述了国内外学者针对CO2-EGS的研究进展。二氧化碳增强型地热系统(CO2-EGS)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CCUS)一体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其实现将对缓解化石燃料危机、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刘松泽魏建光马媛媛刘雪梅
关键词:二氧化碳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全尺寸射孔完井水平井筒流动压降实验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外径139.7 mm的壁面打孔套管模拟射孔完井水平井筒,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射孔参数及壁面注入比对各种压降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随着射孔密度、射孔孔径、射孔相位的增大,壁面摩擦压降和总压降均增大,混合压降减小。②射孔套管出口主流雷诺数相同时,随着壁面注入比的增大,总压降和混合压降均增大。壁面注入比小于临界值(本研究条件下为0.05%~0.10%)时,混合压降小于零;壁面注入比大于临界值时,混合压降大于零。壁面注入比小于0.10%时,加速度压降可以忽略;壁面注入比大于0.10%时,加速度压降随壁面注入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加。③随着壁面注入比的增大,壁面摩擦压降占总压降的比例逐渐减小,加速度压降占总压降的比例逐渐增大。壁面注入比小于1.00%时,混合压降占总压降的比例随壁面注入比的增大而增大;壁面注入比大于1.00%时,混合压降占总压降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魏建光王小秋陈海波张权
关键词:水平井射孔完井
基于核磁T<Sub>2</Sub>谱的页岩油储层岩心全孔径分布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于核磁T<Sub>2</Sub>谱的页岩油储层岩心全孔径分布测定方法,它包括将取芯岩心烘干,进行核磁T<Sub>2</Sub>谱测试,确定岩心干样T<Sub>2</Sub>谱P<Sub>in</Sub>;...
王安伦魏建光李根赵丽莎周晓峰杨英李江涛张潇
利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优选水平井完井方式被引量:10
2008年
优选完井方式时应权衡多个技术经济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各指标的隶属函数,确定其隶属度,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决策模型,将多个指标对优选结果的影响归属到优属度值上定量优选完井方式。优选过程均有数学计算支持,相对于以往的模糊数学方法优选结果更为客观、科学、可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优选结果对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泥饼厚度和完井投资4项因素最为敏感,建议在优选前尽量提高敏感因素的准确度,使优选结果与实际更为相符。
汪志明李春艳魏建光王京通
关键词:水平井完井优选法
页岩油气储层对外来流体敏感性定量评价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油气储层对外来流体敏感性定量评价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岩样制备;(二)、页岩孔隙度和层理缝渗透率对外来流体敏感性定量评价;(三)、页岩基质渗透率对外来流体敏感性定量评价。基于核磁共振测试技...
付晓飞魏建光周晓峰王安伦赵小青李斌会杨英王瑞李江涛赵利东
射孔相位对水平井筒变质量流压降影响规律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相似原理设计的小尺寸水平井简模拟实验井段不能够同时实现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所以小尺寸模拟实验井段与水平井筒实际生产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水平井筒实际生产情况,实验采用外径139.7mm壁面打孔套管模拟射孔完井水平井筒,设计了3种射孔相位角,主流雷诺数为1000~20000,壁面注入比为0.01%~10%。实验研究了射孔相位角对壁面摩擦压降、混合压降、总压降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壁面注入比对混合压降和加速度压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射孔相位角增大,壁面摩擦压降和总压降增大,混合压降减小;随着壁面注入比的增加,混合压降和加速度压降均增加。
魏建光汪志明曾泉树
关键词:井筒压降水平井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