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志明

作品数:226 被引量:1,02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1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天文地球
  • 11篇理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矿业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6篇水平井
  • 46篇平井
  • 44篇钻井
  • 30篇煤层气
  • 23篇完井
  • 22篇井筒
  • 19篇数值模拟
  • 19篇值模拟
  • 18篇油藏
  • 17篇大位移
  • 16篇大位移井
  • 16篇岩屑
  • 16篇变质量
  • 13篇射孔
  • 13篇变质量流
  • 12篇井底
  • 11篇煤层
  • 11篇环空
  • 10篇压降
  • 8篇岩心

机构

  • 200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
  • 10篇东北石油大学
  • 7篇重庆科技学院
  • 6篇中联煤层气有...
  • 5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化
  • 3篇长江大学
  • 2篇胜利石油管理...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1篇长城钻探工程...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海洋石油高效...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吐哈石油勘探...

作者

  • 226篇汪志明
  • 62篇王小秋
  • 41篇魏建光
  • 41篇曾泉树
  • 27篇郭晓乐
  • 22篇薛亮
  • 12篇杨刚
  • 11篇张健
  • 10篇张文华
  • 10篇龙芝辉
  • 10篇张权
  • 10篇张健
  • 10篇王东营
  • 9篇翟羽佳
  • 9篇肖京男
  • 8篇陈添
  • 8篇李帮民
  • 8篇郭肖
  • 7篇李晓益
  • 7篇沈忠厚

传媒

  • 16篇石油钻采工艺
  • 14篇石油钻探技术
  • 10篇科学技术与工...
  • 9篇石油机械
  • 7篇石油大学学报...
  • 7篇水动力学研究...
  • 7篇石油科学通报
  • 5篇钻采工艺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特种油气藏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4篇中国海上油气
  • 3篇第二十届全国...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5篇2014
  • 16篇2013
  • 12篇2012
  • 15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26篇2008
  • 10篇2007
  • 13篇2006
  • 16篇2005
  • 2篇2004
2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临界出砂量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2年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适度出砂开采过程中,在水平段储层产出砂粒随稠油进人水平井筒后容易沉积形成砂床,造成油层砂埋、油管砂堵等危害。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适度出砂开采过程中水平井筒不同井筒流速下可携带的临界出砂量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井简流速条件下,均存在一个临界出砂量,此时水平井段未出现固定砂床,移动砂床平均高度小于5mm,并定量给出了不同井筒流速时的临界出砂量。研究结果可为渤海疏松砂岩油藏适度出砂开采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张建汪志明李帮民
关键词:水平井数值模拟稠油
深井条件下超高压射流钻头水动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采用Reliablek -ε湍流模型对高压射流双流道钻头内高压高速三维流道进行了水动力学设计 ,并提出了“流体齿”的概念。通过计算获得了高围压井底条件下一股高压小排量射流和两股低压大排量射流相互作用时井底湍流场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该条件下的射流结构可划分为范围很小的核心高速区和速度衰减区 ,井底漫流区的厚度随着高压射流离井底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汪志明姜新民朱益
关键词:石油钻井钻头井底流场流体流动
中原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被引量:13
2005年
深井钻井具有裸眼段长、井底温度高、岩石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井眼易失稳等问题。中原油田开展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技术攻关,逐步形成了深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PDc钻头+井下动力钻具复合钻井、防斜打直、钻井液、固井、井控等配套工艺技术。截至2004年底,该油田共完成井深超过4000m的深井468口,而且深井钻井速度逐年提高,事故复杂时间大幅减少。详细介绍了中原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并对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孙清德汪志明
关键词:深井钻井井斜控制深井固井井身结构中原油田
煤储层渗透率动态预测模型适用性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基于比较理论推导建立的4个煤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对我国煤层气盆地已有物性参数进行计算,以预测其煤储层渗透率。将模型预测结果与现场试井渗透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4个模型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煤储层渗透率动态预测模型对我国煤层气部分区块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煤层气开发后期,汪-张模型的适用性较好,预测结果与现场数据基本一致,对煤层气开采有一定指导意义。
汪志明王忠华张健
关键词:煤层渗透率
基于有序聚类的水平井AICD控水完井分段方法被引量:7
2020年
目前水平井分段完井时主要依靠现场经验进行分段,尚未形成完善的分段方法,制约了控水完井技术的应用。为此,基于有序聚类方法,结合水平井筒流入剖面,以延长无水采油期和提高累计产油量为目标,建立了水平井AICD控水完井分段方法。模拟分析某非均质底水油藏发现:在水平井配产2 000 m^3/d的情况下,与均匀分段和按测井渗透率分布非均匀分段2种AICD完井方案相比,该分段方法对应的无水采油期分别为延长了0.86 d和缩短了1.76 d,累计产油量分别提高了0.20×10^4 m^3和0.11×10^4 m^3;与射孔完井相比,无水采油期延长了17.88 d,累计产油量提高了4.48×10^4 m^3。渤海油田某底水油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段方法能够解决水平井底水锥进问题,提高累计产油量。该分段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水平井控水完井分段理论,为水平井AICD控水完井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
郭松毅汪志明曾泉树
关键词:水平井
水平井ICD完井油藏渗流与井筒流动耦合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水平井在开发各类油气藏过程中有诸多优势,但由于水平井目标井段入流剖面不均匀,容易过早见水,而且生产见水后含水率会急剧上升,产油量急剧下降,造成其稳产时间短,严重影响油田整体开发效益。从分析水平井开采中存在的脊进问题出发,提出了ICD(inflow control device,即流入控制装置)控水完井的思路。根据势的叠加和等效井径原理,结合非均质油藏不同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表皮因数模型,建立了水平井ICD完井条件下非均质油藏渗流与井筒变质量流耦合模型,该模型精度可靠,为水平井ICD完井井筒压力及入流量分布预测和ICD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青松刘露汪志明肖京男
关键词:水平井
复杂结构井井筒固液两相变质量流动模拟系统
本发明为一种复杂结构井井筒固液两相变质量流动模拟系统,包括一模拟井筒,模拟井筒由多段管体固定连通构成;模拟井筒的入口端连接有主流固液两相流体供给装置,模拟井筒的出口端连接有固液两相流体分离装置;模拟井筒上由入口端至出口端...
汪志明王小秋魏建光李帮民
文献传递
大位移井岩屑运移规律研究
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大位移井三层稳定岩屑运移模型,模拟研究了环空返速、岩屑直径和井斜角等对岩床高度和环空压耗的影响规律,并与他人实验数据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环空返速对环空清洗效果的影响显著;高返速情况下,岩...
郭晓乐汪志明
关键词:大位移井岩屑运移
文献传递
多目标决策方法在煤层气井完井方式优选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优选煤层气井完井方式,首先进行产能与经济评价,之后对累计产气量、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和风险系数5个评价指标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最终可获取最佳完井方式。该评价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时结果显示羽状水平井最优,直井射孔压裂完井次之,该评价结果对该区煤层气井完井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刚汪志明陈添彭汝杰
关键词:煤层气井完井方式产能预测经济评价多目标决策方法
煤层气洞穴完井评价实验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煤层气洞穴完井评价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一框架内的正方体煤岩模型,该煤岩模型底面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模拟井筒,煤岩模型顶面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测压孔,煤岩模型外侧设有密封胶套,在胶套外侧且对应煤岩模型的六个侧面...
汪志明张健王开龙李晓益田中兰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