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晶状体
  • 3篇玻璃体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内障
  • 2篇切割术
  • 2篇疗效
  • 2篇角膜
  • 2篇白内障
  • 2篇玻璃体切割
  • 2篇玻璃体切割术
  • 1篇单抗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多焦
  • 1篇多焦点
  • 1篇多焦点人工晶...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填充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8篇高航
  • 4篇张凤妍
  • 3篇王蒙蒙
  • 3篇崔琨明
  • 2篇闫媛媛
  • 1篇冯帆
  • 1篇刘平
  • 1篇任师杰
  • 1篇祈颖
  • 1篇邵敬芝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防盲技术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2014年河...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开放性眼外伤手术间隔时间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外伤至手术间隔时间对开放性眼外伤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迟早分成两组:A组52例(79只眼),外伤与手术间隔时间为2~4天,B组50例(74只眼),间隔时间为5~14天。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的效果。结果A组总治愈率为93.67%,高于B组的82.43%(P=0.031)。两组术后1周的血清白介素IL-4、IL-6、IL-12、IL-17、IFN-γ水平均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视网膜牵引及牵引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2.53%、1.27%)均低于B组(12.16%、10.81%)(P=0.021,0.030)。两组术后眼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0)。结论开放性眼外伤后较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闫媛媛刘平高航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灯盏花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 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病理改变,而EMT的主要标志是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研究发现,灯盏花素具有抑制组织纤维化病变进展及EMT的作用,但对LECs的EMT及其增生是否有抑制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诱导的人LECs表达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 方法 将人LECs HLE-B3细胞株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传代,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6.75、12.75、25.00、50.00和100.00 mg/L的灯盏花素作用24、48和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灯盏花素作用不同时间对HLE-B3细胞增生的抑制率.此外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LE-B3细胞以1×106个/孔的密度接种于培养板中,将其分为4个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HLE-B3为正常对照组;加入10 μg/L TGF-β2处理的HLE-B3为TGF-β2组;10 mg/L灯盏花素处理的HLE-B3为灯盏花素组;用10 mg/L灯盏花素与10 μg/L TGF-β2共同处理的HLE-B3为联合用药组,药物干预72 h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FN的mRNA及蛋白在HLE-B3中的表达. 结果 随着灯盏花素质量浓度的逐渐增加,对HLE-B3增生的抑制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851,P=0.000);随着灯盏花素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LE-B3增生的抑制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37,P=0.000);HLE-B3培养72 h的半抑制率(IC50)为22 mg/L,故本实验用10 mg/L(≈1/2 IC50)药物质量浓度作用72 h行后续实验.正常对照组HLE-B3可表达一定量的α-SMA及FN,正常对照组、TGF-β2组、灯盏花素组、联合用药组间HLE-B3中α-SMA mRNA及FN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5.490,P=0.000;F=1041.414,P=0.000),HLE-B3中α-SMA及FN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6.872,P=0.000;F=119.820,P=0.000).与正常对�
崔琨明张凤妍祈颖王蒙蒙高航
关键词:灯盏花素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后发性白内障
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DR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23G玻璃体切割术+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高于对照组75.51%(37/49)(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16.33%(8/49)(P<0.05)。结论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配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可下调PDR患者血清VEGF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确切。
高航荆瑶君
关键词:PDR
兔眼玻璃体切割术后不同填充物晶状体混浊情况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兔眼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平衡盐溶液填充)及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硅油或C3F8气体填充后晶状体的混浊情况。方法选用30只日本大耳白兔,左眼为术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硅油组;B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组;C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平衡盐溶液组;D组:随机抽取10只对侧未手术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术后第3天、第7天、第15天、第30天、第60天各组兔眼压变化及晶状体混浊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7d时眼压明显升高为(16.49±2.67)mmHg(1kPa=7.5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后3d时眼压升高至(15.45±2.29)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在术后7d有3眼出现晶状体混浊,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有7眼出现晶状体混浊;B组在术后3d时有2眼出现晶状体混浊,术后7d时为7眼,术后30d后有3眼混浊的晶状体逐渐转为透明;C组在术后15d和30d时有2眼出现晶状体混浊,正常对照组未发现晶状体混浊。A组和B组与其他两组术后晶状体混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兔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硅油或C3F8气体填充后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玻璃体腔填充物及眼压的改变导致眼内微环境的改变,造成晶状体混浊的发生。
高航王蒙蒙崔琨明张凤妍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眼内填充物眼压晶状体混浊
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全光学面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h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将56例(82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分为两组:多焦点组(MIOL组):26例(36只眼)植入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ZMA00;单焦点组(SIOL组):30例(46只眼)植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ZA9003。术后随访3月,测量裸眼远、中、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中、近视力、术后并发症、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脱镜率、满意度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1)术后3月,MIOL组裸眼近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优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中间视力及矫正远视力下中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月,MIOL组对比敏感度在暗光条件空间频率3cpd低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MIOL组和SIOL组焦点深度范围分别为(+1.5—3.5)D和(+1.0—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IOL组脱镜率为88.9%,而SI。OL组为2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视力满意度,MIOL组80.6%(29/36)与SI—OL组19.6%(9/4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数患者诉轻度光晕、眩光现象,MIOL和SIOL组分别为27.8%(10/36)和23.9%(1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诉这种现象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TecnisZMA00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尤其是近视力,具有较高的拟调节力及脱镜率,有效地提高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王蒙蒙张凤妍崔琨明高航任师杰
关键词:晶状体多焦点非球面
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原有散光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评价小切口常规白内障手术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口矫正散光的效果。方法对角膜散光>1.00D的30例(37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以散光度数≥2.00D为A组,共11例(13眼);散光度数小于2.00D为B组,共19例(24眼)。两组患者均在角膜最大屈光径线上行角膜缘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组患者再在白内障手术切口对侧角膜缘处行4mm穿透性切口。检测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数和视力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组平均视力分别为0.57±0.07、0.67±0.07、0.67±0.06,B组分别为0.52±0.07、0.56±0.06、0.59±0.06,A组术后各时间段均优于B组。A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3.06±0.89)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分别为(1.58±0.18)D、(1.18±0.17)D、(1.03±0.22)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1.69±0.17)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数分别为(0.67±0.04)D、(0.47±0.05)D、(0.26±0.13)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角膜散光平均矫正量为(2.08±0.08)D,B组患者角膜散光平均矫正量为(1.42±0.02)D,A、B两组患者手术散光矫正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常规白内障手术联合对侧角膜缘穿透性松解切口可以更大范围地矫正术前已存在的角膜散光,提高患者裸眼视力和减少患者的不适。
邵敬芝张凤妍王显丽冯帆高航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白内障角膜散光
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1例上脸皮肤松弛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行传统重睑成形术,观察组42例行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4.10%,相对比,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5.64%,相对比,P <0.05。结论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借鉴。
高航闫媛媛荆瑶君
关键词:上睑皮肤松弛临床疗效
人羊膜覆盖治疗角膜溃疡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人羊膜覆盖术治疗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本组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32~68岁.原发病为真菌性角膜溃疡5例5眼,细菌性角膜溃疡7例7眼,病毒性角膜炎6例6眼,以上患者均有较长时间药物治疗史,炎症基本控...
高航
关键词:羊膜移植角膜溃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