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永健

作品数:11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炎症
  • 5篇炎症性
  • 5篇炎症性肠病
  • 5篇肠病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3篇多糖
  • 3篇黄芪多糖
  • 2篇三硝基苯磺酸
  • 2篇实验性结肠炎
  • 2篇问卷
  • 2篇问卷调查
  • 2篇问卷调查研究
  • 2篇细胞
  • 2篇磺酸
  • 2篇苯磺酸
  • 2篇2,4,6-...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胸壁

机构

  • 10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1篇高永健
  • 9篇朱峰
  • 5篇钱家鸣
  • 1篇赖雅敏
  • 1篇于康
  • 1篇张薇
  • 1篇徐颖
  • 1篇周炜玮
  • 1篇陈伟
  • 1篇戴佳原

传媒

  • 3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筛查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12例IBD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体重指数(BMI)采用中国标准,以小于18.5kg/m^2结合临床判定为营养不良,直接记录为3分。采用True—Love标准将溃疡性结肠炎(UC)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采用Harvey和Bradshaw标准将克罗恩病(CD)分为缓解期(≤4分)、中度活动期(4—8分)和重度活动期(≥9分)。结果112例IBD患者中,UC为70例,CD为42例,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2%。CD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4%,明显高于UC组的32.9%(P〈0.05)。营养风险发生率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重型IBD患者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显著低于营养风险发生率(P=0.003)。结论IBD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2002有助于发现IBD患者的营养风险。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于康陈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2002
黄芪多糖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TNBS组、小剂量APS组、大剂量APS组、激素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肠,其余4组大鼠均以TNBS灌肠造模。灌肠24h后,APS组开始每天给予90%APS(小剂量组0.5g·kg-1·d-1;大剂量组1mg·kg-1·d-1)、激素组给予泼尼松1mg·kg-1·d-1灌胃治疗14d。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结肠,观察肠道大体损伤及病理标本炎症情况,并测定肠道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水平。结果小剂量APS组较TNBS组结肠大体损伤及病理评分下降,MPO活性显著降低(P=0.03);IL-4、IL-10水平升高,但与TN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APS组较TNBS组大体损伤评分及MPO活性升高,病理评分及IL-4水平降低,IL-10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组大体损伤、病理评分以及MPO活性均较TNBS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IL-4、IL-10水平较TNBS组进一步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01)。结论小剂量APS可缓解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但效果不明显;而大剂量APS则轻度加重大鼠结肠炎。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
关键词:2,4,6-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黄芪多糖泼尼松白细胞介素
黄芪多糖对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研究背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免疫调节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传统药物治疗如5—氨基水杨酸、糖...
高永健
关键词:黄芪多糖T-BETGATA-3TH1/TH2平衡
文献传递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变化及黄芪多糖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炎症及树突状细胞(DCs)的作用。方法44只雄性SD大鼠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4组(n=11):空白对照组、TNBS模型组、APS治疗组、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给予TNBS灌肠造模。造模后第2天,APS治疗组和5-ASA治疗组分别给予APS(0.75g·kg^-1·d^-1)和5-ASA(100mg·kg^-1·d^-1)灌胃治疗10d。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材。对大鼠结肠炎症进行评估,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大体形态损伤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标志MHCII和CD86的表达。结果APS治疗组较TNBS组大鼠的DAI评分(P=0.007)、大体形态损伤评分(P=0.017)、病理组织学评分(P=0.016)均显著降低,MPO活性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TNBS模型组大鼠肠系膜淋巴结DCs表面标志MHCⅡ和CD86的表达率较空白对照组(P=0.005,P=0.008)、APS治疗组(P=0.023,P=0.018)及5-ASA治疗组(P=0.017,P=0.013)均显著升高。结论APS治疗可部分缓解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下调肠系膜淋巴结中活化的DCs。
戴佳原高永健朱峰
关键词:2,4,6-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黄芪多糖树突状细胞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的临床营养支持被引量:3
2007年
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治疗克罗恩病(CD)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肠内营养(EN)近年来在CD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适时和恰当地应用EN可加速缓解肠道炎症,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促进机体的康复。本文综述了EN在CD治疗中的疗效机制、疗效证据、国内外研究新进展以及在儿童、成人CD治疗中的应用。
周炜玮高永健朱峰
关键词:克罗恩病临床营养
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患者男,14岁,因反复皮肤结节于2007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2005年5月无诱因出现右侧胸壁皮肤结节,突出皮面,1个月内增大至3cm×2cm,中央破溃,无疼痛。左耳后出现类似结节,2周后自行消退。2005年6月外院诊为"疖"予切除,因伤口不愈合1周后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溃疡处行活检病理示炎性肉芽肿,予新霉素外用后溃疡愈合。查体:
高永健张薇
关键词:组织细胞肉瘤皮肤结节伤口不愈合炎性肉芽肿活检病理侧胸壁
Infliximab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炎症性肠病黏膜炎症中的一种关键介质,其嵌合型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可拮抗其生物活性,起全面抗炎作用。Infliximab已用于克罗恩病的诱导和维持缓解,但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研究较少。本文就Infliximab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做一综述。
高永健钱家鸣朱峰
关键词:INFLIXIMAB溃疡性结肠炎
糖皮质激素对淤胆型药物性肝病的疗效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激素及非激素在治疗严重的淤胆型药物性肝病(DILD)中的作用。方法淤胆型DILD诊断依据为Za-kim分类标准,疗效标准为治疗后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疗效的显著性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6年10年间收治的严重淤胆型DILD78例,依据是否应用激素治疗将其分为激素治疗组及非激素治疗组。激素治疗组以激素使用前的总胆红素为基数,非激素治疗组以入院时的总胆红素为基数;以住院期间平均每天总胆红素升高或下降占基数的百分比表示治疗反应。激素治疗组为52例,治愈率为92.31%。非激素治疗组为26例,治愈率为69.23%,在治疗有效的病例中,激素治疗组开始治疗时总胆红素为(354.36±137.68)μmol/L,比非激素治疗组的(254.77±74.51)μmol/L明显为高(P<0.05)。激素治疗组总胆红素每天平均下降速率为3.56%±2.11%,明显快于非激素治疗组的2.12%±1.02%(P<0.05)。结论对于胆汁淤积型DILD,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减轻淤胆症状,使黄疸消退。
高永健黄容旺朱峰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糖皮质激素胆汁淤积
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
目的:应用营养不良风险调查(NRS)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集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IBD患者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陈伟
文献传递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研究被引量:43
2012年
目的应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价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172例门诊及住院IBD患者进入本研究,IBD病情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参考True-Love标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克罗恩病(CD)依据Harvey和Bradshaw标准分组:积分<4分为缓解期,4~8分为中度活动期,≥9分为重度活动期。调查以面谈方式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采用NRS2002方法。结果 172例患者中UC 102例,CD 70例;男95例,女77例。患者IBDQ总分及其4个维度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01)。CD组缓解期和活动期的IB-DQ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的IBDQ总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患者疾病诊断(UC或CD)、年龄、性别、医疗费用以及营养风险等因素与IBDQ评分无显著相关。结论IBDQ与IB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有效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永健钱家鸣朱峰徐颖赖雅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