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健

作品数:2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卵巢
  • 8篇肿瘤
  • 7篇免疫
  • 5篇蛋白
  • 5篇LEWIS
  • 4篇上皮
  • 4篇上皮性
  • 4篇卵巢浆液性
  • 4篇耐药
  • 4篇浆液
  • 4篇浆液性
  • 3篇预后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细胞
  • 3篇卵巢癌
  • 3篇卵巢浆液性肿...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浆液性肿瘤
  • 3篇儿童

机构

  • 20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阜新矿业集团...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作者

  • 20篇高健
  • 13篇林蓓
  • 11篇胡珍华
  • 10篇刘娟娟
  • 8篇刘大我
  • 5篇张淑兰
  • 5篇朱连成
  • 5篇郝莹莹
  • 5篇刘川
  • 4篇侯锐
  • 4篇谭明子
  • 4篇张丹晔
  • 2篇高雁艳
  • 2篇刘水策
  • 2篇李潇
  • 2篇王华芹
  • 2篇王慧敏
  • 2篇高嵩
  • 2篇徐刚
  • 1篇王华

传媒

  • 7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特比澳联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特比澳联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采用特比澳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和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的血小板计数(128.23±30.76)×10^9/L、(170.46±40.7)×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45±21.28)×10^9/L、(149.53±46.65)×10^9/L(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为(9.52%),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特比澳联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水平,提升疗效,安全性可靠。
高健徐刚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安全性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减少而引发一系列出血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以药物为主,一线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二线治疗药物包括促血小板生成类药物、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及脾切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临床试验中的新型药物包括脾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细胞因子等。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儿童慢性、难治性ITP的预后。该文对儿童ITP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高健徐刚
关键词: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促血小板生成素利妥昔单抗
多层CT多时相增强扫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随着 CT 和超声的广泛使用,肾脏肿瘤的发现越来越多。与传统的 CT 扫描相比,多时相增强 CT 扫描,可以更好地评价肿瘤血运特点。如果能够建立肿瘤的组织学与影像学之间的关系,那么, 就可以根据影像学表现作出更为准确的诊...
高玉颖郭启勇王玉程志远高健
文献传递
Lewisy抗原及IGF-1R在卵巢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Lewis y抗原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在卵巢黏液性肿瘤中表达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卵巢黏液性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Lewis y抗原与IGF-1R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ewis y在恶性、交界性、良性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0.0%、70.6%、53.3%和0%,呈下降趋势,其中恶性与交界性,良性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R在恶性、交界性、良性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3.3%、70.6%、46.7%和40.0%,呈下降趋势,其中恶性与交界性,良性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wis y抗原或IGF-1R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黏液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均>0.05);Lewis y抗原和IGF-1R的表达水平随临床分期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Lewis y抗原和IGF-1R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05)。结论:随着卵巢黏液性肿瘤的恶性进展Lewis y抗原及IGF-1R的表达上调,且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提示Lewis y抗原及IGF-1R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转移、分化起促进作用。
刘大我刘娟娟林蓓胡珍华高健侯锐刘川郝莹莹张淑兰
关键词:卵巢黏液性肿瘤IGF-1R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
卵巢浆液性癌中Lewis y抗原表达与耐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Lewis y抗原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耐药的关系。方法 2005-2009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54例(其中耐药组24例,敏感组30例)中Lewis y抗原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耐药的关系。结果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耐药组Lewisy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91.67%)明显高于敏感组(60.00%),P<0.01;耐药组Lewis y抗原表达强度(0.2426±0.0629)也明显高于敏感组(0.2113±0.0390),P=0.028。Lewis y为耐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ewis y抗原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化疗耐药相关。
胡珍华刘川高嵩高健刘水策刘大我李贝贝白碧玲张淑兰林蓓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耐药LEWIS
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金心胡珍华孙新宇刘娟娟刘大我高健朱连成刘水策张丹晔谭明子林蓓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免疫组化法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267例合并脑积水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化脓性脑膜炎且年龄<14岁的267例患儿,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资料均应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计收集267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其中脑积水的发生率为9.36%(25/267),在25例并发脑积水患儿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个月以内,从发病到确诊脑积水的时间多为1~4周。并发脑积水患儿中15例有明确病原学检查结果:大肠埃希菌6例、肺炎链球菌2例、葡萄球菌2例、B组溶血性链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李斯特菌1例。梗阻性脑积水占48%(12/25)。56%(14/25)的患儿经历了抗生素提早治疗方案。并发脑积水患儿预后:存活12例、死亡1例、失访12例。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包括:居住农村(OR:17.64;95%CI 1.23~252.86)、意识改变(OR:7.59;95%CI1.09~52.86)、首次脑脊液中蛋白>2 g/L(OR:177.02;95%CI 3.53~8866.51)、C反应蛋白>100mg/L(OR:52.29;95%CI 3.26~840.19)、初始治疗采用两种抗生素(OR:0.06;95%CI 0.01~0.62)、使用地塞米松(OR:149.47;95%CI 2.56~8713.78)以及入院前应用过抗生素(OR:36.28;95%CI 2.84~462.78)。结论脑积水是化脓性脑膜炎的严重并发症。严重的临床表现以及显著异常的实验室指标是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生脑积水的重要预测因素。
霍亮姜春颖范玉颖高健王华
关键词: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脑积水
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包括驱动腔,驱动腔底部的左端固定有收集箱,收集箱的外壁设置有观察窗,收集箱的内腔安装有搅拌机构,收集箱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收集箱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和进液管的...
高健
文献传递
粘蛋白MUC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粘蛋白MUC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0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UC1的表达情况。结果:MUC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7%,略高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70%)(P=0.1172),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5%)及正常卵巢组织(30%)中的表达(P<0.05)。MUC1的阳性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粘蛋白MUC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UC1可作为判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生物学行为和恶性潜能的参考指标。
侯锐姜罗刘大我胡珍华高健刘娟娟林蓓张淑兰
关键词:MUC1卵巢浆液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Lewisy抗原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Lewis y抗原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浆液囊腺癌(恶性组)、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组)、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良性组)和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中Lewis y抗原与IGF-1R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2者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Lewis y抗原和IGF-1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交界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P<0.05);低分化组IGF-1R的表达水平与中、高分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高分化3组间Lewis y抗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wis y和IGF-1R在恶性组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具有正相关性(P<0.05),且2者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Lewis y抗原及IGF-1R参与了卵巢浆液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的转化与发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刘大我刘娟娟林蓓胡珍华高健侯锐刘川郝莹莹张淑兰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肿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IGF-1R免疫组化SP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