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健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斑马
  • 4篇斑马鱼
  • 3篇基因
  • 3篇斑马鱼胚胎
  • 2篇遗传学
  • 2篇预后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胚胎
  • 2篇儿童
  • 2篇高白细胞
  • 2篇白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HOX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 1篇动物

机构

  • 7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0篇马健娟
  • 7篇何志旭
  • 5篇金皎
  • 5篇黄璟
  • 4篇舒莉萍
  • 4篇杨小燕
  • 4篇吴莎莎
  • 3篇姚冬静
  • 2篇胡绍燕
  • 2篇李涛
  • 2篇许键炜
  • 2篇叶芝旭
  • 2篇李燕
  • 2篇杨红兰
  • 1篇李莉
  • 1篇吴昌学
  • 1篇李燕

传媒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高白细胞白血病(HL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38例HLL患儿资料,根据免疫分型将患儿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髓细胞白血病组,比较两组患儿部分血液学指标及临床特征,观察治疗结果。结果:38例HLL患儿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0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5例,HLL患儿除高白细胞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儿血小板水平低于髓细胞白血病组患儿(P <0. 05); HLL患儿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皮肤出血等发生率高,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儿遗传学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髓细胞白血病组患儿(P <0. 05); 38例HLL患儿中23例自请出院、电话随访均死亡,14例接受治疗(2例患儿完成所有化疗、目前缓解状态,5例仍持续口服伊马替尼,1例化疗期返家失访、6例患儿于化疗期严重感染死亡)。结论:HLL患儿脏器浸润严重,预后差,治疗效果较差,髓细胞白血病较淋巴细胞白血病更易发生遗传学改变。
吴莎莎金皎何志旭黄璟马健娟
关键词:儿童白细胞分离术遗传学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慢性化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慢性化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280例ITP患儿据病程分为慢性ITP(cITP,病程>12个月,n=67)组和非cITP组[含新诊断ITP(nITP,病程<3个月,n=159)和持续性ITP(pITP),病程为3~12个月,n=54],收集2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起病年龄、发病季节、发病前有无感染史、出血方式、住院日期及病程、治疗方案等),抽取外周血检测初诊和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LC)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采用Luminex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小板抗体的强度和特异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明胶颗粒凝集法定量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Epstein-Barr(EB)病毒、巨细胞病毒的抗体及DNA水平;采集ITP患儿骨髓涂片,镜检计数原始、幼稚、颗粒、产板巨核细胞及裸核数目;有明显出血表现ITP患儿行激素、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及激素+IVIG治疗,检测治疗1周时出血情况、血小板数、评估治疗效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T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独立影响因素对ITP慢性化的预测价值。结果280例ITP患儿中男女比为1.28∶1,诊断中位年龄为2岁9月,cITP患儿男女比为1.39∶1,慢性化率23.9%,男性与女性患儿慢性化率分别为24.8%和22.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3,P=0.686);cITP组学龄期ITP患儿慢性化率最高(48.9%);初诊血小板计数、初诊淋巴细胞绝对值(ALC)、起病年龄、前驱感染、出血方式与儿童ITP的预后相关(P<0.05);激素+IVIG治疗的ITP患儿慢性化率最高(31.4%);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初诊ALC、起病年龄、出血方式是儿童ITP进展为慢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分析,初诊ALC(最佳截点值2.52×10^(9)/L)、起病年龄及出血方式预测ITP慢性化的AUC分别为0.739、0.707及0.544,3者联合ROC�
卞秋涵周小帅金皎金皎马健娟黄璟周明香马健娟张芬莉姚正联杨小燕
关键词:影响因素预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
HOXC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HOXC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造血发育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斑马鱼总RNA,利用RT-PCR克隆得到HOXC4基因片段,将克隆得到的基因片段和载体pCS2+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把基因片段插入pCS2+中,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采用T3RNA聚合酶体外转录体系制备地高辛标记的HOXC4基因反义mRNA探针,然后行全胚胎原位杂交。结果构建HOXC4-pCS2+重组质粒,获得地高辛标记的反义mRNA探针并且完成其在野生型斑马鱼中的全胚胎原位杂交,显示HOXC4基因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神经系统高表达。结论得到HOXC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造血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马健娟何志旭舒莉萍姚冬静李莉李燕
关键词:斑马鱼原位杂交
人S100A8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7年
目的:构建人S100A8基因高表达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以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 DNA为扩增模板,克隆S100A8基因全长的c DNA,与p MD19-T载体连接后进行测序鉴定;将p LVX-IRES-puro目的载体与测序正确的S100A8片段进行连接,筛选阳性克隆后进行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p LVXS100A8重组质粒双酶切及菌落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相关片段S100A8 c DNA大小一致,成功克隆S100A8基因,S100A8基因成功插入到p LVX-IRES-puro。结论:成功构建了人S100A8基因高表达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
杨小燕金皎黄璟许键炜吴莎莎马健娟李燕庹媛媛杨红兰潘海新胡绍燕何志旭
关键词:基因克隆细胞慢病毒载体
Irx5b基因在HoxB4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期造血发育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Irx5b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及HoxB4高表达转基因斑马鱼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其对胚胎期造血发育的影响,从而研究Irx5b基因作为HoxB4可能下游靶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期造血干细胞发育中的功能。  方法:构建I...
马健娟
关键词: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初诊白细胞计数与儿童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初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儿童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ALL)预后的关系。方法:HALL患儿121例,按照WBC计数分为WBC≥300×109/L组和<300×109/L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初诊时WBC≥300×109/L组HALL患儿无事件生存率低于WBC <300×109/L组(P=0. 034),复发率高于WBC <300×109/L组(P=0. 026),但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47)。结论:初诊时外周血WBC≥300×109/L的HALL患儿无事件生存率低、复发率高。
杨小燕金皎黄璟许键炜吴西军吴昌学吴莎莎马健娟李燕庹媛媛杨红兰潘海新何志旭胡绍燕
关键词:儿童高白细胞白细胞计数
基于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探索活动期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生物标记物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系统性血管炎,经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一般良好。但在疾...
马健娟
关键词: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活动期
文献传递
Rap1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谱研究
2016年
目的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Rap1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方法从斑马鱼胚胎cDNA中克隆Rap1基因片段,将Rap1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进行体外连接重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经T3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DIG标记的Rap1基因反义mRNA探针,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Rap1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斑马鱼胚胎0.75hpf的细胞分裂连接处、3.70hpf和6.00hpf的动物极、12.00~72.00hpf的脊索神经部位均可见Rap1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结论Rap1基因在斑马鱼脊索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杨小燕何志旭舒莉萍金皎黄璟吴莎莎马健娟
关键词:斑马鱼原位杂交
野生型斑马鱼胚胎中hoxd3基因mRNA的表达谱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探讨hoxd3基因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与血管形成可能的作用机制,用hoxd3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进行斑马鱼全胚胎原位杂交,观测hoxd3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提取斑马鱼胚胎总RNA,经RT-PCR扩增斑马鱼hoxd3基因片段,将得到的hoxd3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经EcoRⅠ、XbaⅠ双酶切后插入pCS2+质粒中,挑选阳性克隆,通过双酶切、菌落PCR以及测序鉴定;将pCS2+-hoxd3重组子经EcoRⅠ酶切线性化,经T3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地高辛标记的hoxd3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用hoxd3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进行斑马鱼全胚胎原位杂交。结果:构建和鉴定了pCS2+-hoxd3重组质粒,经斑马鱼全胚胎原位杂交检测hoxd3基因的表达,发现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受精后24 h~72 h胚胎的中脑后脑交界处以及后脑中可以观察到hoxd3基因的表达。结论:hoxd3基因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神经系统高表达,未发现在血管生成区域的表达。
舒莉萍何志旭姚冬静马健娟李涛叶芝旭
关键词:寡核苷酸类斑马鱼
野生型斑马鱼胚胎中hoxd3基因mRNA的表达谱
2012年
目的:为探讨hoxd3基因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与血管形成可能的作用机制,用hoxd3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进行斑马鱼全胚胎原位杂交,观测hoxd3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提取斑马鱼胚胎总RNA,经RT-PCR扩增斑马鱼hoxd3基因片段,将得到的hoxd3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经EcoR I、Xba I双酶切后插入pCS2+质粒中,挑选阳性克隆,通过双酶切、菌落PCR以及测序鉴定;将pCS2+-hoxd3重组子经EcoR I酶切线性化,经T3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地高辛标记hoxd3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用hoxd3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进行斑马鱼全胚胎原位杂交。结果:构建和鉴定了pCS2+-hoxd3重组质粒,经斑马鱼全胚胎原位杂交检测hoxd3基因的表达,发现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24 hpf-72 hpf胚胎的中脑后脑交界处以及后脑中可以观察到hoxd3基因的表达。结论:hoxd3基因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神经系统高表达,未发现在血管生成区域的表达。
舒莉萍何志旭姚冬静马健娟李涛叶芝旭
关键词:斑马鱼基因MRNA野生型胚胎发育过程RNA探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