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庆祥

作品数:205 被引量:96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政治法律
  • 57篇哲学宗教
  • 16篇经济管理
  • 15篇文化科学
  • 11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4篇主义
  • 42篇哲学
  • 30篇社会主义
  • 30篇马克思主义
  • 23篇特色社会主义
  • 23篇逻辑
  • 20篇中国特色社会...
  • 16篇中国式现代化
  • 12篇社会
  • 11篇马克思主义哲...
  • 10篇治国
  • 10篇治国理政
  • 10篇中华民族
  • 10篇人学
  • 10篇民族
  • 9篇书记
  • 9篇总书记
  • 9篇现实逻辑
  • 8篇马克思主义中...
  • 8篇共产党

机构

  • 191篇中共中央党校
  • 20篇天津市委党校
  • 10篇厦门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共湖南省委...
  • 2篇中共陕西省委...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194篇韩庆祥
  • 22篇张健
  • 14篇王海滨
  • 8篇张艳涛
  • 4篇邱耕田
  • 4篇王虎学
  • 3篇刘雷德
  • 3篇陈远章
  • 2篇王炳林
  • 2篇丰子义
  • 2篇邹诗鹏
  • 2篇陈曙光
  • 2篇黄相怀
  • 2篇王勤
  • 2篇梁军
  • 1篇吴潜涛
  • 1篇周淑真
  • 1篇张金虎
  • 1篇刘建军
  • 1篇宫敬才

传媒

  • 9篇人民论坛
  • 8篇哲学研究
  • 8篇江海学刊
  • 6篇中国特色社会...
  • 6篇马克思主义研...
  • 5篇中共中央党校...
  • 4篇马克思主义与...
  • 4篇新华文摘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党政干部参考
  • 4篇中共中央党校...
  • 3篇前线
  • 3篇教学与研究
  • 3篇毛泽东邓小平...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3篇中国哲学年鉴
  • 3篇阅江学刊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哲学动态

年份

  • 16篇2023
  • 22篇2022
  • 17篇2021
  • 14篇2020
  • 21篇2019
  • 14篇2018
  • 14篇2017
  • 17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学何以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
人学,即人的问题的哲学,是对人的现实生存及其意义的强烈关注与理论追求,它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去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状态,并追求一种符合人的旨趣的生存样态。这样一种人学观本身就是对当代哲学精神的基本理解,因而,对于熟悉当代...
韩庆祥邹诗鹏
文献传递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哲学智慧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从“哲学”层面总结提炼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的哲学智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呈现着一般和特殊关系视阈中的实践辩证法、从“两类矛盾理论”到斗争哲学、认识辩证法、战略(系统)辩证法的哲学总智慧。这些哲学总智慧又具体体现为坚持“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相统一,坚持“定位、定标、定法”相一致,坚持“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相衔接,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和打牢发展支点”相贯通,坚持“总框架、路线图、牛鼻子”相递进,坚持“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相配合,坚持“强大政党、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等哲学智慧。分析和把握这些哲学智慧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的哲学逻辑,也有助于应对“新时代”“大变局”的挑战,助力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韩庆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哲学智慧实践辩证法斗争哲学
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简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脉络与方略被引量:7
2015年
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普遍态势,是历史起点、制度设计、目标愿景三者的连续性统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遵循了这一普遍性,形成了"破解新难题、建构新秩序、开创新历史"这样一种执政脉络。第一步,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新起点,提出"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问题倒逼改革"的工作思路,形成"四个伟大构想"的发展共识。第二步,对新秩序的战略构想,涵盖了发展的新常态、秩序的新需求、现代化的新内涵三个层面。第三步,向世界展示了两个行动框架: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者,要在2020年左右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制度框架;后者,要在第三个30年的历史进程中,打造一个新的历史辉煌。
韩庆祥张健
关键词:治国理政社会秩序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研究范式被引量:4
2015年
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蕴涵着对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独特思考,必然在深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哲学范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诸多学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毋庸讳言,由于长期以来文本依赖这一研究惯习的影响,那种能够真正直面并有效破解中国问题的创新性成果还不多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亟需以“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作为主攻方向,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和利益博弈问题,中国文化转型问题,理应成为“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中央党校的哲学研究具有面向中国问题的优良传统,正在建构之中的“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研究范式,体现出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的一种理论自觉。
韩庆祥王海滨
关键词:哲学创新哲学智慧哲学工作者具象现实生活世界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被引量:9
2019年
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从预成性思维方式或既成性思维方式转向生成性思维方式。这种变革,实质上就是哲学变革。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在他的学说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要理解和把握生成性思维,首要要理解和把握任何事物和对象所具有的自在规定、关系规定和过程规定。生成性思维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现实发展逻辑,反对主观主义和本本主义;注重实践进程及其实践发展逻辑,反对以抽象设定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注重历史进程及其历史发展逻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注重事物存在发展的现实条件,反对脱离现实条件抽象地谈论事物的存在发展;注重实现理想的现实基础、现实条件和现实运动,反对空想主义和先验主义;注重事物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内在的自我生成,反对教条主义;注重事物之间的环环紧扣、因果关联和内在生成。生成性思维强调实践地、历史地、辩证地、自身发展地、因果联系地看待历史。其实质,就是将实践原则、历史原则、辩证原则、自我发展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引入世界观和方法论。
韩庆祥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生成性生成性思维
经济体制改革与人的塑造──邓小平“人的素质”思想发微被引量:1
1994年
经济体制改革与人的塑造──邓小平“人的素质”思想发微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孙兴玲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经济体制改革和人的塑造(人的素质提高),是当前我国两个根本的现实问题。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战略上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
韩庆祥孙兴玲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发微中共中央党校教研部道德品质主体性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能否独立存在被引量:6
1995年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能否独立存在韩庆祥,戚叔平人的问题在理论探讨和意识形态论争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引起了人们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极大兴趣。从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阵营,有关人的问题的诸多争论,都是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韩庆祥戚叔平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人道主义马克思人学理论人类学社会历史发展
哲学视域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理论话语权
2022年
一、21世纪“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及其导致的世界“不确定”和“重构”21世纪的世界时代特征可简要概括为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及其导致的不确定和重构。两个大局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另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必然导致“世界动荡变革”,使世界呈现“不确定”。
韩庆祥
关键词:哲学视域互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被引量:38
1999年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是西方人类自我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文艺复兴之后 ,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技术理性成为人们心目中新的上帝。片面地夸大技术理性的价值是导致现代人文精神总体性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理性的限度使人们逐渐转变传统理性观念 ,开始反思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现代西方总体性人学的自觉。回顾和总结西方近现代关于人的问题的经验教训 ,这对我国人学研究的深化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韩庆祥王勤
关键词:自我认识人学
论人性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如果说以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教育人,那么现在提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透露了执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韩庆祥张健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人性化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