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至坤

作品数:119 被引量:490H指数:10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机械工程
  • 11篇冶金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图像
  • 15篇感器
  • 15篇传感
  • 15篇传感器
  • 12篇电容层析
  • 12篇电容层析成像
  • 12篇机器人
  • 11篇轧机
  • 11篇挖掘机
  • 11篇挖掘机器人
  • 10篇图像重建
  • 9篇单片
  • 9篇单片机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8篇控制器
  • 7篇高炉
  • 6篇自抗扰
  • 6篇自抗扰控制
  • 5篇荧光

机构

  • 76篇河北理工大学
  • 3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9篇东北大学
  • 9篇燕山大学
  • 7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唐山科技职业...
  • 2篇天津市德力电...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唐山工业职业...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河北钢铁集团...
  • 1篇唐山建龙实业...
  • 1篇唐山劳动技师...

作者

  • 116篇陈至坤
  • 46篇王福斌
  • 23篇张瑞成
  • 17篇刘杰
  • 6篇劳纯杰
  • 5篇马晓峰
  • 5篇王玉田
  • 5篇崔传金
  • 5篇史涛
  • 5篇李福进
  • 5篇郭建飞
  • 5篇赵波
  • 5篇焦春旺
  • 5篇王一
  • 4篇镇维
  • 4篇张学超
  • 4篇唐瑞尹
  • 4篇柳晓东
  • 4篇梁月肖
  • 4篇李胜

传媒

  • 8篇机械工程与自...
  • 7篇河北理工学院...
  • 5篇机床与液压
  • 5篇传感器与微系...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电子测量技术
  • 3篇仪表技术与传...
  • 3篇中国仪器仪表...
  • 2篇自动化仪表
  • 2篇机械与电子
  • 2篇电气传动
  • 2篇激光杂志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控制工程
  • 2篇中国工程机械...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16篇2010
  • 5篇2009
  • 19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6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板带轧机AGC系统非线性参激振动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考虑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力、弹性力和轧辊偏心力的基础上,建立了板带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非线性参激振动模型,用多尺度法求解了振动系统在主参数共振情况下的一阶近似解,给出了振子的频率响应方程,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定常解的稳定性,并应用最大Lyapunov指数和Poincare映射方法分析了轧辊偏心角频率对AGC系统非线性参激共振的影响。
张瑞成柳晓东陈至坤
关键词:轧机混沌
基于拉速的钢坯重量SVM回归预测
2014年
钢坯定重切割是提高棒材轧制成材率的关键。系统分析了影响钢坯重量的因素,提出以拉速和钢坯长度作为输入特征量,建立了钢坯重量的支持向量机(SVM)回归预测模型,对钢坯重量进行预测。采集了每根钢坯的拉速、重量及长度数据组成训练样本及测试样本,试验结果表明,用拉速值和钢坯长度可以对钢坯重量进行较好的预测,提高了钢坯定重预报精度。
陈至坤张新王福斌陈世超
关键词:拉速支持向量机
基于LS-SVM回归的连铸下渣智能检测系统研究应用
2014年
系统基于现有连铸生产检测参数,在不对钢包浇注系统结构进行任何改造,也不额外添加传感器的状况下,利用注机现有的大包称重、中间包称重、钢流拉速信号,经数据采集转换传至上位机,采用软测量技术及智能预报模型,准确判定钢水浇铸过程中的浇铸终点,对下渣时刻进行准确识别预报,提高钢水收得率。
谢锦秋陈至坤王福斌高建宇
关键词:系统仿真
基于微通道系统的石油污染物荧光光谱测量研究
随着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对石油的开采量越来越大。工厂排出的石油类污染物和海上开采、船舶运输溢出的石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准确高效地检测石油类污染物的成分及其含量,对于保障生态健康,维持人与环境的可持续...
陈至坤
关键词:石油类污染物
文献传递
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10
2008年
地方工科教育要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等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陈至坤李耀刚卢育红
关键词:地方高校
8031单片机与串行总线器件接口方法及其应用
1996年
本文在分析三线制串行总线器件MAX531(12位DAC)时序的基础上,给出8031单片机与这类总线器件的接口方法以及模拟这类接口的相应程序框图;作为一个实例,介绍了应用MAX531实现智能熔融金属测温仪模拟量输出(0~10mA或4~20mA)和自校验功能的原理、方法以及原理电路,给出了MAX531输入数字量的计算公式。
陈至坤杨友良
关键词:串行总线数模转换智能仪器仪表微机
轧机主传动系统机电振动特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建立恰当的轧机系统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正确完备的描述是进行轧机系统设计、控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关键。考虑间隙、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机械模型,并进一步将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和轧制工艺条件等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建立了复杂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电流调节器参数、轧制工艺条件、谐波扰动和间隙等因素对轧机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机电振动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机电耦合模型可以方便地分析轧机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规律,为进一步控制轧机振动特性奠定基础。
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
关键词:轧机机电耦合仿真
基于多传感信息的挖掘机器人导航及避障技术被引量:4
2011年
为实现挖掘机器人在挖掘作业前,无碰撞安全行走到作业场所,采用视觉、红外及超声波传感器,采集挖掘机器人外界环境信息,通过红外及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墙壁跟踪导航;依靠视觉传感器,实现巡线、道路识别、导引车辆跟踪导航;依靠光流法提取障碍物特征信息,实现路面障碍物的识别、避障。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多传感器信息,可以实现挖掘机器人的导航及避障目标。
王福斌刘杰焦春旺陈至坤
关键词:挖掘机器人多传感器巡线光流
基于敏感场变换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快速而又具有一定精度的图像重建算法是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对敏感场机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敏感场变换的ECT图像重建新算法,通过对敏感场进行变换来提高电容传感器在管道中心区域的灵敏程度,从而提高管道中心区域的图像重建精度。该算法应用敏感场信息的部分数据和全部数据分别进行一次图像重建,将2次重建得到的图像进行组合得到最终重建图像。仿真和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而又较高精度的重建出两相流断层图像,尤其是在管道中心区域,图像重建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陈至坤李玮邓乃灏
关键词:敏感场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电容层析成像算法被引量:3
2006年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响应快,低成本,测量范围宽及易于安装等特点,在多相流在线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电容成像中图像的重建算法与技术,是其在工业实际中得以应用的关键。近年来在图像重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Tikhonov正则法,Landweber迭代法、同步跌代法、神经网络法、共轭梯度法及通用迭代法的图像重建质量较LBP法有了明显提高。
赵波陈至坤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