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士勇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葡甘聚糖
  • 11篇魔芋葡甘聚糖
  • 3篇乙醇
  • 3篇分子
  • 3篇分子量
  • 2篇地平
  • 2篇性能研究
  • 2篇药膜
  • 2篇乙醇溶液
  • 2篇尼莫地平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优化
  • 2篇粒度
  • 2篇流变性
  • 2篇流变性能
  • 2篇激光光散射
  • 2篇光散射
  • 2篇峰值粘度
  • 2篇GP
  • 1篇淀粉

机构

  • 14篇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4篇汪超
  • 14篇陈士勇
  • 13篇姜发堂
  • 8篇陈文平
  • 8篇吕文平
  • 8篇江贵林
  • 4篇钟晓玲
  • 2篇钟晓凌
  • 2篇倪学文
  • 2篇李冬生
  • 1篇宋娟
  • 1篇池雅琨
  • 1篇李瑞
  • 1篇兰晶
  • 1篇陈玫
  • 1篇黄红霞
  • 1篇张艳
  • 1篇胡建中
  • 1篇黄琴
  • 1篇王勖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膳食纤维与人...

年份

  • 3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淀粉的粉体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实验旨在尝试利用综合粉体特性分析仪,了解淀粉的粉体特性,并着重研究了不同淀粉的粉体特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筛目的马铃薯淀粉的分散度(Ds)随着粉体粒度的减小逐渐减小;绿豆、小麦、玉米和木薯淀粉的分散度随着筛子目数的增加逐渐增加.5种淀粉的松装密度(Pa)随着筛子目数的增加逐渐增加.马铃薯淀粉的振实密度随筛子目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绿豆、小麦、玉米和木薯淀粉的振实密度(Pp)随筛子目数的增加而增加.这些为精确设计和操作淀粉的粉体特性及其合理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
汪超兰晶池雅琨李瑞陈士勇姜发堂
关键词:淀粉粒度
乙醇/水溶液中魔芋葡甘聚糖流变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初步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KGM)在不同乙醇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中的流变性能,运用粘度法分析了KGM溶胶的溶胀速率、峰值粘度及其稳定性与乙醇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KGM的流变性能与乙醇浓度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当乙醇浓度=11%时产生突变。KGM溶胶的溶胀时间与稳定性随乙醇浓度增加而逐渐延长;其最大溶胀速率和峰值粘度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些规律均为KGM在流体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士勇汪超倪学文黄红霞李冬生姜发堂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流变性能峰值粘度
魔芋葡甘聚糖-尼莫地平药膜体外释放性能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选用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作为模型药物,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 annan,KGM)为材料制备KGM-NMP药膜,对其在体外不同介质和不同温度下的释药特性进行考察,初步探讨魔芋葡甘聚糖-尼莫地平药膜的体外释放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药膜各个释放阶段的形态及表面结构,药膜呈胶束状,表面平整光滑,个别表面有凹凸状;用药物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药物释放数据曲线,推导建立数学模型,同时结合电镜扫描结果分析,KGM-NMP药膜的溶蚀特性更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该药膜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控释作用,24 h内释药稳定。
江贵林陈文平汪超吕文平陈士勇姜发堂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尼莫地平体外药物释放
GPC-LS联用法研究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链形态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GPC-LS)研究了经酶解后的魔芋葡甘聚糖(KGM)重均分子量(Mw)、均方根旋转半径(Rg)、构象指数(β)与温度的相关性,并结合KGM的特性粘度拟合酶解KGM的Mark-Houwink方程。结果显示:Rg与Mw表现出近似的正相关性,且Mw、Rg及β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酶解KGM的Mark-Houwink方程为[η]=5.9×10-1Mw0.562。
陈士勇汪超吕文平陈文平江贵林姜发堂钟晓玲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量激光光散射特性粘度
魔芋葡甘聚糖粒度与分子尺度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07年
以纯化魔芋葡甘聚糖(KG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筛目的KGM粒度与分子尺度(包括分子量与分子构象)的相关性,运用激光粒度分布仪、静态激光散射仪及数显旋光仪分析了粒度分布、分子尺度及旋光值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梯度细化后KGM的粒径逐步递减,其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分散效果最好(D50=13.11μm);随粒度的减小,Mw缓慢递减,分子构象由球形分子过渡为线性结构;80~100目KGM的空间不对称性最小,旋光值最大.这些相关性的初步建立为KGM深度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汪超张艳陈玫胡建中陈士勇姜发堂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粒度分子量构象
pH敏感型三元多糖复合凝胶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2010年
物理共混魔芋葡甘聚糖、黄原胶、海藻酸钠水溶胶制备pH敏感(KGM-XAN-ALG,简称为K-X-A)型复合凝胶,通过质构仪分析凝胶性能,并确定其最佳复合多糖配比和制备温度:KGM∶XAN∶ALG=3∶12∶10,80℃。红外光谱、形貌观察及热机械分析表明,37℃时复合凝胶在胃液中收缩,而在肠液中溶涨,这种pH敏感的特性为肠溶释药载体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汪超陈文平江贵林姜发堂钟晓凌陈士勇吕文平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黄原胶海藻酸钠PH敏感
响应面优化魔芋葡甘聚糖缓释尼莫地平药膜被引量:1
2010年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缓释药膜,分析模型药物—尼莫地平的体外释放特性。筛选并确定KGM浓度、DM-SO添加量、载药混合时间和静置时间4个因素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尼莫地平(NMP)的缓释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KGM缓释药膜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药膜缓释尼莫地平均有显著影响,依次为静置时间>KGM浓度>DMSO添加量>载药混合时间,且最优条件为3.0%(w/v)KGM、0.5 mL DMSO、载药混合12 min、静置77 min。制备的药膜表面平整光滑,载药量为(1.63±0.01)%,尼莫地平缓释度为93.169%。
江贵林汪超陈文平陈士勇吕文平姜发堂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缓释药膜尼莫地平
脱乙酰魔芋葡苷聚糖对刚果红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脱乙酰魔芋葡苷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脱乙酰魔芋葡苷聚糖脱色率达92%,吸附速率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吸附焓变(ΔH)为11.033 kJ/mol,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且不同温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均小于0,表明脱乙酰魔芋葡苷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是自发过程。
吕文平汪超江贵林陈文平陈士勇钟晓凌姜发堂
关键词:吸附动力学热力学
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量的GPC-LS-RI与LS法研究比较
2011年
运用静态激光光散射仪,比较了凝胶渗透色谱-激光光散射联机(GPC-LS-RI)法与(LS)单机法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的重均分子量(-Mw)。实验结果显示,联机法测得KGM的-Mw=2.476×105g/mol,单机法测得KGM的-Mw=2.508×105g/mol,二者差比仅为1.3%,表明两种方法测定KGM重均分子量的实验数值十分接近;同时联机法分析了KGM的多分散系数(-Mw/-Mn)及构象指数(β),而单机法求得了联机法无法测得的KGM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第二维利系数(A2)。这些均为KGM分子形态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士勇王勖汪超陈文平江贵林吕文平姜发堂
关键词:激光光散射重均分子量
乙醇溶液中魔芋葡甘聚糖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胀的魔芋葡甘聚糖(KGM)流延制备薄膜,研究KGM膜的聚集态结构及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促使KGM形成局部有序层叠排列的膜结构,使膜的微晶率增加,同时提高膜的热稳定性;随φ(乙醇)增加,薄膜的断裂应力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透光率、水分活度和吸水率降低。
陈士勇吕文平汪超陈文平江贵林姜发堂钟晓玲
关键词:乙醇溶液扫描电镜吸水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