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军
- 作品数:69 被引量:1,31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神经免疫相关疾病期间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建议(2022)被引量:3
- 2022年
- 近年来抗CD20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快速起效的靶向B细胞药物,广泛应用于神经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然而长期临床应用免疫调节药物引起的相关感染风险不容小觑,亟需制定相应防范策略。经上海市多家医院神经内科、感染科和影像科专家共同讨论,对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并总结在中国患者人群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形成抗CD20单克隆抗体感染风险管理策略的上海专家指导建议,包括感染风险的筛查、识别、预防和监测;为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上海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陈向军邵凌云
- 关键词:抗CD20单克隆抗体
- 副瘤性周围神经病被引量:3
- 2008年
- 副瘤性周围神经病(PPN)在肿瘤患者中十分常见,临床对副瘤性周围神经病开始认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副肿瘤自身抗体。通常对原发肿瘤及时治疗,并辅以免疫治疗有助于该类周围神经病临床症状的稳定与神经功能改善。
- 陈向军
-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的脑脊液指标异常及其与病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免疫参数特征,探讨脑脊液指标在诊断及指导治疗该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3例确诊为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脑脊液常规、生化及IgG指数、24 h鞘内IgG合成率、寡克隆区带和血脑屏障破坏情况,并对脑脊液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63例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增高的比例分别为49.2%和30.2%;24 h鞘内IgG合成率增高、IgG指数增高、寡克隆区带阳性和血脑屏障破坏的比例分别为33.3%、28.6%、28.6%和34.9%。38例(60.3%)脑脊液白细胞升高或寡克隆区带阳性。抗NMDAR脑炎发病<1个月脑脊液异常仅为白细胞升高而无寡克隆区带阳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发病>1个月者(P<0.05);而发病<1个月鞘内IgG合成异常患者的比例率显著低于发病>1个月患者(P<0.05)。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检测时的病程时间呈负相关(r=-0.284,P<0.05),而脑脊液蛋白水平与检测时的病程时间呈正相关(r=0.308,P<0.05)。结论抗NMDAR脑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但中国人群中抗NMDAR脑炎患者出现脑脊液异常的比例不高。病程早期脑脊液异常表现以白细胞增多为主,病程中后期以鞘内IgG合成增加、出现寡克隆区带为主,提示抗NMDAR脑炎在不同临床阶段具有不同的脑脊液异常表现。
- 邓波陈向军李翔刘小妮
-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 光相干连续断层成像术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光相干连续断层成像术(OCT)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OCT对49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1 5例健康对照志愿者(对照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比较;NMOSD组再根据是否伴视神经炎、水通道蛋白抗体状态(AQP4-IgG)等对NMOSD组分为伴视神经炎(NMOSD-ON)亚组(34例);不伴视神经炎(NMOSD-NON)亚组(15例)。比较各亚组的RNFL厚度差异;采用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D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EDSS与RNFL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NMOSD患者受累眼的RNFL各象限厚度与未受累眼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变薄(P<0.01);NMOSD未受累眼与对照组比较,RNFL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AQP4-IgG阳性或阴性NMOSD-ON亚组的RNFL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NFL厚度变化与NMOSD残障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RNFL变薄仅在NMOSD受累眼表现,厚度变化与AQP4-IgG无关,OCT可能有助于临床对NMOSD诊疗提供参考指标。
- 张祥俞海邓波陈向军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皮肤交感反应在NCV正常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皮肤交感反应(SSR)是检测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的方法之一,相比其它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无创、可靠等特点,本研究通过测定SSR值评价受试者的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功能,从而探寻小纤维损害程度。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1)探索...
- 周夏俊乔凯陈向军王毅
- 文献传递
-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在PMP22全基因分析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MLPA)技术检测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基因(PMP22)全基因突变中的应用比较。方法收集5例拟诊为腓骨肌萎缩症1型(CMT1)/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NPP)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PMP22基因检测。结果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的基因全长捕获测序分析发现PMP22基因缺失突变1例,重复突变3例,所得结果与MLPA检测结果一致;点突变1例与一代测序(Sanger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能准确检测出PMP22基因点突变,还能检出外显子缺失和重复突变,为CMT1和HNPP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及产前诊断提供遗传学帮助,成为一站式PMP22基因检测平台。
- 徐焕陈向军龚凌云朱冬青钱亭吕俊兰杨尧张文川
-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高通量测序
- 克雅病的脑^18F-FDG PET显像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68岁,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个月余,伴行走不稳2周”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视物模糊,进行性加重,无复视。2周前出现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反应迟钝,伴双上肢肌阵挛发作。患者职业为农民,长期居住于出生地辽宁,既往无其他全身性严重疾病,无外科手术或器官移植史、脑垂体提取激素使用史以及输血献血史。家族中既往无类似症状者。
- 葛璟洁邓波左传涛武玉军管一晖陈向军
- 关键词:PET显像克雅病进行性加重肌阵挛发作双眼视力视物模糊
- 边缘性脑炎综合征患者中筛查出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综合征患者中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的比例,并比较AE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LE综合征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进行AE相关抗体(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体抗体、抗γ-氨基丁酸B受体抗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和抗接触素相关蛋白2抗体)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54例患者诊断为LE综合征,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38.98±17.29)岁。其中20例(37.0%)为AE相关抗体阳性患者,17例(31.5%)为病毒性脑炎,其他包括3例(5.6%)神经梅毒,1例(1.9%)胶质瘤和13例(24.1%)不明病因患者。青少年(15~29岁)和中老年(≥ 45岁)患者分别占AE和病毒性脑炎总病例数的46.0%(17/37)和37.8%(14/37)。AE组的疾病平均发生时间长于病毒性脑炎组[分别为(22.45±11.62)与(6.24±2.95) d,t=6.015,P〈0.01]。AE组通过急诊入院的比例低于病毒性脑炎组(3/20与12/17,P=0.001)。AE组起病时有发热症状的比例、以癫痫为神经系统首发症状的比例低于病毒性脑炎组(8/20与15/17,P=0.006;2/20与8/17,P=0.023)。AE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比例低于病毒性脑炎组(7/17与12/15,P=0.036)。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疾病严重程度及头颅MRI、脑电图、脑脊液蛋白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筛查发现AE患者中有6例(6/19)合并肿瘤。结论AE在LE综合征中并不少见,对LE综合征患者进行AE相关抗体筛查是有价值的。AE与病毒性脑炎各有特征,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及有效干预。
- 邓波李翔陈向军
- 关键词:边缘性脑炎自身抗体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不同时期的脑PET—CT显像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研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不同时期脑^18F-氟代脱氧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PET—CT显像的表现及该技术在判断疾病进展与预后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组10例经确诊的抗NMDAR脑炎患者,在其疾病不同时期进行脑^18F-FDG PET—CT显像,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0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中有2例脑^18F-FDG PET-CT显像正常,8例脑^18F-FDG PET—CT显像提示疾病早期在额颞叶、基底节及小脑^18F-FDG代谢增高;随着疾病进展,基底节^18F-FDG代谢逐渐减低,随后其他部位代谢开始减低,以左侧大脑及右侧小脑为主。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的脑^18F-FDGPET—CT显像表现为^18F—FDG由增高到减低的过程,可能累及部位主要有额颞枕顶叶皮质、基底节及小脑,以左侧大脑半球及右侧小脑为主;复发型患者此特征性改变不明显。
- 张祥陈向军李翔葛璟洁左传涛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 抗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脑炎:以癫痫为突出表现的新型自身免疫性脑炎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在国内首次报道抗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脑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从而引起神经科医生对该种新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重视。 方法 采用基于活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怀疑为自身免疫性脑炎、但现有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阴性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的抗GABAAR抗体。收集并分析2例2013—201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住院并诊断为抗GABA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 结果 2例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均存在抗GABAAR抗体。2例患者以癫痫起病或病程中存在难治性癫痫,同时有记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其中1例患者合并前上纵隔占位。2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均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多发异常信号灶。单纯抗癫痫药物治疗抗GABAAR脑炎效果不佳,但加用免疫药物后治疗有效。 结论 抗GABAAR脑炎以显著癫痫及颅内多发病灶为突出特征。识别上述特征对诊断该病具有提示意义。基于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用于该病中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从而及早确诊该病。及时采用免疫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与预后十分重要。
- 邓波章彤彤陈向军陈向军刘小妮刘小妮俞海初曙光竺淑佳
-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自身抗体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