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春林

作品数:26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血管
  • 6篇血管新生
  • 6篇皮肤
  • 5篇皮炎
  • 5篇疗法
  • 5篇内皮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皮损
  • 4篇内皮细胞
  • 4篇化学疗法
  • 4篇光化学疗法
  • 3篇蛋白
  • 3篇银屑病患者
  • 3篇皮肤癌
  • 3篇皮肤病
  • 3篇紫外线
  • 3篇小鼠
  • 3篇梅毒

机构

  • 26篇复旦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皮肤病...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6篇阎春林
  • 18篇廖康煌
  • 5篇邓辉
  • 4篇胡跃
  • 4篇马莉
  • 4篇李圆圆
  • 3篇刘允辉
  • 3篇袁定芬
  • 3篇熊思东
  • 3篇周平玉
  • 3篇于波
  • 2篇朱运松
  • 2篇郑志忠
  • 2篇徐金华
  • 2篇徐昱
  • 2篇严淑贤
  • 1篇魏明辉
  • 1篇陆海空
  • 1篇顾志英
  • 1篇武彩霞

传媒

  • 8篇临床皮肤科杂...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21世纪第二...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癌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2001年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检测了 52例皮肤癌和 50名正常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信号肽基因的多态性位点 V- 9A。结果,皮肤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较高的- 9A等位基因频率和 A/A基因型频率,表明 MnSOD信号肽基因的多态性位点 V- 9A与皮肤癌发病相关。
于波阎春林廖康煌
关键词:皮肤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PCR-RFLPMNSOD基因多态性
噻嗪类利尿药所致光敏感性皮炎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1年
总结了22例噻嗪类利尿药引起的光敏感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在发病前均有明确服用噻嗪类利尿药的病史,其中珍菊降压片16例,开富特3例,复方降压片2例,双氢克尿塞1例。16例在连续服药1~3个月后出现皮疹。20例的发病时间集中在初春季节。皮损表现为局限于光暴露部位不同程度的红斑、水肿。2例光试验者1例对UVA和UVB敏感,1例正常。随访的13例在停药避光后2~3周均痊愈。噻嗪类利尿药主要导致皮肤的光毒性反应,若不及时停药避光则有可能诱发持续性光反应。
马莉廖康煌阎春林
关键词: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光敏感光毒性反应
梅毒患者皮损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与RPR试验阴转的关系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了解早期显性梅毒患者皮损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患者RPR试验阴转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检测30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皮损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并于驱梅治疗结束后的第1,3,6,9,12个月随访这些患者的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情况。结果10例一期梅毒患者在随访期内血清RPR试验均转阴,皮损中有9例表达Th1/Th2型细胞因子,1例仅有Th1型细胞因子表达;20例二期显性梅毒患者在随访期内血清RPR试验有12例转阴,皮损中16例有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4例仅有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早期梅毒皮损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与梅毒RPR试验阴转呈正相关,干扰素γ表达越高,血清RPR试验越容易转阴。结论Th1型细胞因子的早期活化和持续存在在清除局部病原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周平玉熊思东阎春林徐金华廖康煌
关键词:RPR试验梅毒患者皮损TH1型细胞因子
银屑病患者皮损微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密度及光化学疗法对其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皮损微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密度及光化学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对正常对照组皮肤和银屑病患者皮损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4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用肥大细胞特异性标志类胰蛋白酶单抗免疫组化法检测肥大细胞密度,并观察光化学疗法对其的影响。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皮损处肥大细胞密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银屑病患者经过9周光化学疗法治疗,微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密度明显下降。结论肥大细胞参与银屑病的血管新生,光化学疗法可能通过抗血管新生作用来治疗银屑病。
刘允辉阎春林廖康煌
关键词:银屑病微血管密度肥大细胞光化学疗法血管新生
皮肤癌组织中p53基因的光突变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了解皮肤癌皮损中p53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自动DNA分析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的序列变化。结果32.5%(13/40例)的皮肤癌组织出现p53基因突变,其中92.3%(12/13例)发生于曝光部位,包括36.4%(8/22例)的鳞状细胞癌和27.8%(5/18例)的基底细胞癌。在13处突变中,12处为单核苷酸突变,占92.3%;10处为错义突变,占76.9%;3处为无义突变,占23.1%。其中6处为光致突变,占46.2%,包括发生于双胞嘧啶位置的C→T突变5处和CC→TT突变1处。结论光照参与皮肤癌患者的发病机制;光照导致的p53基因突变参与光致癌过程;尚有其他致癌因素参与皮肤癌的发生。
于波阎春林廖康煌朱运松
关键词:皮肤癌P53基因基因突变发病机制
全反式维A酸体外抗血管新生作用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明确其抗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ATRA对于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迁移实验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观测ATRA对内皮细胞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TRA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TRA明显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并导致内皮细胞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下降,同时可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ATRA可以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通过抑制其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以及诱发内皮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血管新生作用。
邓辉阎春林严淑贤胡跃徐昱金锡鹏廖康煌
关键词:维A酸全反式内皮细胞管腔形成
紫草素对内皮细胞血管新生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明确其抗血管新生机制。方法:利用塞唑兰(MTT)法测定紫草素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迁移实验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观测紫草素对内皮细胞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紫草素可在体外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活性,20μmol·L-1的紫草素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38.66%±0.05%、79.69%±0.03%及80.95%±0.05%。结论:紫草素可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通过抑制其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而发挥其抗血管新生作用。
袁定芬邓辉阎春林廖康煌
关键词:紫草素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凋亡
白介素-4、12和干扰素-γ在早期显性梅毒转归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了解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4、、IL-12和干扰素(IFN)-γ的动态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分别取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与梅毒螺旋体(TP)共同培养,分别用ELISA及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和PBMC中的IL-4、12、IFN-γ及其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转阴情况。结果:IL-12和IFN-γ表达水平与血清RPR试验转阴无明显相关性,IL-4表达水平与血清RPR试验转阴率呈负相关。结论: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判断梅毒预后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周平玉熊思东顾志英阎春林徐金华陆海空廖康煌
关键词:梅毒白介素-4白介素-12干扰素-Γ预后
抗角蛋白16抗体对角质形成细胞外皮蛋白、Toll样受体2和4的调节
2007年
目的研究抗角蛋白16抗体对角质形成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2和4的调节。方法将抗角蛋白16抗体加入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以同种型抗体作对照,研究外皮蛋白和Toll样受体2和4 mRNA表达。结果抗角蛋白16抗体作用角质形成细胞6 h、24 h、36 h后,Toll样受体2mRNA表达分别上调1.73、1.60、2.52倍:12 h和36 h后Toll样受体4 mRNA表达分别上调3.62和2.21倍;12 h、36 h后外皮蛋白mRNA表达分别上调2.33倍和2.0倍。结论抗角蛋白16抗体可能是联系Toll样受体2和4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重要环节。
武彩霞郑志忠阎春林
关键词:角蛋白细胞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
光敏性皮肤病被引量:4
2006年
阎春林
关键词:光敏性皮肤病紫外线照射低剂量光老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