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邦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松果体区肿瘤致男性性早熟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男性松果体区肿瘤患儿性早熟的原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8例有性早熟表现的男性松果体区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肿瘤病理和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方面与11例无性早熟表现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本组8例性早熟患儿占同时期、同年龄段男性松果体区肿瘤患儿的42%。3例性早熟为首发表现,5例为临床表现之一。性早熟多早于其它症状出现,但常被忽视。性早熟患儿的松果体区肿瘤均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且均能分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论男性松果体区肿瘤患儿的性早熟是假性性早熟,肿瘤分泌HCG导致血清HCG异常增高是性早熟的主要原因。
- 方陆雄郭邦明李志勇徐书翔漆松涛
-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性早熟
- 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深部功能区脑肿瘤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深部功能区脑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益。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经术前诊断且术后病理学确认为脑胶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神经导航显微手术,根据是否使用术中超声进行辅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定位准确率和术后感染差异,并统计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29.2±3.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4.5±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定位准确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可以优化手术方案,病变部位定位准确,提高脑胶质瘤的安全最大化全切率,恢复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 邱传珍刘鹏何晓明陈金明廖伟郭邦明杨少春
- 关键词:神经导航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 全程内镜经颅手术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 2022年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类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出血性卒中,而颅内动脉瘤是其主要病因。目前,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仍为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有研究显示,神经内镜使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的疗效明显提高,神经内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具有抵进观察、高清手术视野视野、分辨动脉瘤于周边血管分支的关系等优势,可以为动脉瘤手术提供更多信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拟通过总结全程内镜技术经颅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的经验,探讨该技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优势和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 例采用全程内镜经颅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手术视频及随访结果,并对动脉瘤的夹闭,术中视野及操作的对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结果 30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瘤9例(30%),后交通动脉瘤11例(36.7%),大脑中动脉瘤8例(26.7%),多发动脉瘤2例(6.7%)。其中破裂动脉瘤为8例(26.7%),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误夹穿支动脉,所有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无明显瘤颈残留,穿支动脉完全保留。最常发生的并发症为,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至6个月,所有患者动脉瘤已完全夹闭,CTA未见动脉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全内镜技术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有助于提高颅内动脉的手术成功率和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蔡崇明田春苗熊尚峰郭邦明杨少春
- 关键词:神经内镜经蝶入路颅内动脉瘤
- 神经内镜联合自制透明管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神经内镜联合自制透明管鞘治疗的效果,为未来该类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向全部患者介绍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方案与神经内镜联合自制透明管鞘辅助治疗方案,按照家属的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联合自制透明管鞘辅助治疗,53例)与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治疗,5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估量表(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情况、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及总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脑脊液切口漏、脑积水及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进食、洗澡、修饰洗漱、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及总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神经内镜联合自制透明管鞘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昏迷程度、促进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部分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 郭邦明刘德华邹连生高志强刘鹏邱传珍黄骏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开颅手术
- 神经内镜治疗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8月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后颅窝蛛网膜囊肿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开颅囊肿切除术10例(A组),神经内镜囊肿造瘘术23例(B组),分流术6例(C组),未行手术7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复查头颅MRI结果显示26例患者后颅窝蛛网膜囊肿及扩大的脑室系统较术前缩小,无明显变化13例,有效率:A组60.0%、B组69.1%、C组66.7%(P>0.05)。术后症状消失18例、明显好转16例、无明显好转5例,有效率:A组80.0%、B组91.3%、C组83.3%(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40.0%、B组13.1%、C组33.3%(P>0.05)。结论不同手术治疗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神经内镜作为微创手段,更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恢复快。
- 周锦尧彭玉平郭邦明李宏
-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后颅窝神经内镜
- 颅咽管瘤组织中IFN-α、IFN-αR、OPN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颅咽管瘤组织中IFN-α及其受体IFN-αR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颅咽管瘤组织(颅咽管瘤组)及12例同期脑肿瘤造瘘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IFN-α、IFN-αR、OPN。所有标本进行HE染色以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颅咽管瘤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颅咽管瘤组IFN-α、IFN-αR、OPN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高于鳞状乳头型者;复发颅咽管瘤高于初发者(P均<0.05)。颅咽管瘤组织中IFN-α与OPN的表达呈正相关(rs=0.814,P<0.01)。结论 IFN-α、IFN-αR及OPN在颅咽管瘤组织中高表达,三者共同参与了颅咽管瘤的发病,与肿瘤炎症反应程度有关。
- 黄广龙吴欣洪郭邦明漆松涛
- 关键词:颅咽管瘤Α-干扰素骨桥蛋白
- 颅咽管瘤炎症与细胞增殖性相关研究
- 研究背景及目的 颅咽管瘤是颅内上皮肿瘤之一,按世界卫生组织划分属于Ⅰ级肿瘤,一般将其分为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和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常见于儿童,占全年龄组颅内肿瘤的4.7%~6.9%,占儿童颅...
- 郭邦明
- 关键词:颅咽管瘤Α-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1FAS
- 文献传递
- 动态颅内压监测对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L分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度高血压脑出血(HICH)行去骨瓣减压手术中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60例重度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颅内压监测,观察组给予动态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ADL分级。结果观察组甘露醇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甘露醇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DL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HICH患者给予去骨瓣减压手术中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效果较好,可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减少甘露醇的使用剂量,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邦明廖文娟邱传珍刘鹏
- 关键词:并发症
- 颅咽管瘤炎症与细胞增殖性的相关研究
- 目的:颅咽管瘤是颅内上皮肿瘤之一,按世界卫生组织划分属于Ⅰ级肿瘤,一般将其分为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和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常见于儿童,占全年龄组颅内肿瘤的4.7%~6.9%,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
- 郭邦明
- 关键词:颅咽管瘤血管生成基因表达病理细胞学
- 炎症相关因子IFN-α及TGF-β1在颅咽管瘤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炎症相关因子IFN-α、TGF-β1与颅咽管瘤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GTVisionTM法检测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58例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复发组及初发组颅咽管瘤组织中IFN-α、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釉细胞型及复发颅咽管瘤IFN-α表达广泛。44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有40例IFN-α表达阳性(90.91%),鳞状乳头型14例中有12例表达阳性,造釉细胞型IFN-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状乳头型(Z=-2.003,P<0.05)。16例复发颅咽管瘤均有IFN-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高于初发组(Z=-2.085,P<0.05)。TGF-β1在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明显表达,14例中有10例阳性表达,而造釉细胞型44例仅有14例表达阳性(Z=-2.129,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在全部颅咽管瘤中,IFN-α与TGF-β1表达程度呈负相关(rs=-0.273,P<0.05)。结论颅咽管瘤存在复杂的炎症反应,炎症相关因子IFN-α、TGF-β1可能参与颅咽管瘤细胞的生长调控,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
- 郭邦明漆松涛黄广龙潘军颜小荣
- 关键词:颅咽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