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广礼

作品数:276 被引量:2,164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52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6篇矿业工程
  • 28篇天文地球
  • 20篇建筑科学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4篇沉陷
  • 52篇开采沉陷
  • 49篇充填
  • 34篇采煤
  • 33篇采空
  • 32篇采空区
  • 30篇地表沉陷
  • 30篇空区
  • 29篇地表移动
  • 24篇煤矿
  • 23篇岩层
  • 23篇概率积分
  • 23篇概率积分法
  • 22篇矸石
  • 19篇公路
  • 17篇充填开采
  • 16篇地表
  • 15篇岩层移动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值模拟

机构

  • 270篇中国矿业大学
  • 41篇江苏省资源环...
  • 24篇国家测绘局
  • 17篇国家测绘地理...
  • 10篇安徽理工大学
  • 10篇重庆工程职业...
  • 6篇河南省交通规...
  • 4篇外生成矿与矿...
  • 3篇山东建筑大学
  • 3篇河南省地质矿...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滁州学院
  • 2篇山东交通学院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兖州煤业股份...
  • 2篇鄂尔多斯市营...
  • 2篇四川经准检验...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华北矿业高等...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276篇郭广礼
  • 70篇查剑锋
  • 22篇郭庆彪
  • 18篇缪协兴
  • 16篇邓喀中
  • 14篇李伶
  • 13篇马占国
  • 13篇朱晓峻
  • 13篇王启春
  • 11篇王刚
  • 10篇王刚
  • 10篇刘志平
  • 10篇何国清
  • 8篇张鲜妮
  • 8篇张吉雄
  • 8篇王刚
  • 7篇李逢春
  • 7篇王刚
  • 6篇张帆
  • 6篇徐斗斗

传媒

  • 28篇金属矿山
  • 18篇煤矿安全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煤炭科学技术
  • 11篇煤炭技术
  • 8篇煤炭工程
  • 8篇煤炭学报
  • 7篇采矿与安全工...
  • 6篇矿山压力与顶...
  • 5篇测绘通报
  • 5篇矿山测量
  • 3篇公路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矿业安全与环...
  • 3篇煤矿环境保护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测绘科学
  • 3篇现代矿业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工程建设与设...

年份

  • 10篇2023
  • 14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18篇2017
  • 19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19篇2012
  • 27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破碎岩体多相耦合蠕变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破碎岩体多相耦合蠕变试验方法及其装置,最适用于破碎岩体的压缩蠕变、固—液耦合及固—气耦合渗透试验。采用多级杠杆传力装置、与杆杠传力装置相连的加载装置和设在加载装置下方的压缩蠕变装置,通过杠杆加载使横梁绕机架的铰链上...
马占国张帆缪协兴郭广礼
文献传递
堤坝下矸石充填采煤充实率设计被引量:6
2015年
为达到节约矸石充填量和确保堤坝安全的双重目的,需对矸石充填采煤充实率进行合理的设计,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矸石充填采煤充实率的影响因子及各因子的影响情况;然后以济宁三号煤矿南阳湖堤下矸石充填采煤为实例,根据南阳湖堤的特点以及采煤规范确定设防标准,通过全部垮落法沉陷预计确定矸石充填量以及充填范围,由此动态确定该湖堤下矸石充填采煤充实率。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进到距湖堤340 m时,采空区充实率需达到15.8%,随着工作面接近湖堤,采空区充实率应逐渐提高,当工作面推进到距湖堤60 m时,采空区充实率需达到91.8%;最后根据等价采高沉陷预计地表变形,该设计充实率不但能保护地表湖堤的安全,同时还节约了矸石充填材料。
王启春贾鹏举郭广礼查剑锋
关键词:开采沉陷矸石充填开采等价采高
基于平面格网的非量测CCD相机自标定被引量:4
2007年
传统的相机标定方法通常需要建立复杂3维标定块或高精度3维控制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采用平面控制格网作为标定块,根据相机的理想模型确定内方位元素,利用2维直接线性变换和共线方程分解出相机的外方位元素初值,采用改进的Hough变换算法检测标定图像中的格网直线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最佳直线,通过求直线的交点得到标定格网点的像坐标。最后利用自检校光线束法平差进行相机的精确标定。实际图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主点和焦距的标定精度分别达到了0.2像素和0.3像素左右。可以满足高精度近景3维量测的要求。
杨化超邓喀中张书毕郭广礼
关键词:直接线性变换共线方程改进HOUGH变换
平原煤粮主产复合区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
2023年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煤炭是能源安全的保障。我国煤炭和耕地资源分布重合的煤粮复合区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2.7%,煤炭开采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实现煤矿开采与耕地保护协同发展是我国煤粮复合区亟待解决的瓶颈难题。从平原煤粮复合区采动耕地损毁机理、采动耕地破坏程度评价、开采沉陷控制技术等3个方面分析了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耕地保护面积大、变形耐忍度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的源头控制与修复治理有机结合的绿色开采区域性岩层及地表变形控制技术途径,建立了相应的地表变形预测及控制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平原煤粮复合区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平原煤粮复合区耕地采损驱动机制、采煤沉陷耕地防护阈值体系、面向耕地保护的煤矿绿色开采区域沉陷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以期推动煤粮主产复合区煤矿绿色开采与耕地保护协同发展。
郭广礼李怀展查剑锋刘文锴胡青峰王方田陈超张沛沛张会娟张秋霞
关键词:煤炭开采耕地保护
一种采动区地表抗变形防渗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动区地表抗变形防渗处理方法,将土工栅格碎石层铺设在最底层,在土工栅格碎石层以上将压实黄土层Ⅰ、云母粉层Ⅰ、EVA土工膜层Ⅰ、云母粉层Ⅱ、EVA土工膜层Ⅱ、云母粉层Ⅲ、压实黄土层Ⅱ、云母粉层Ⅳ、防渗土工膜层...
郭广礼查剑锋马洪浩赵自强俞红
文献传递
空间三维交会在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5年
长期以来,地表移动监测一直是采用将空间点的位移矢量分成平面与高程量分别进行观测和处理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随着下沉盆地积水及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兴起,这种传统的观测方法会遇到极大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形监测方法──空间三维交会法监测变形。
高井祥郭广礼周鸣
关键词:沉陷
大地主题解算方法综述被引量:21
2007年
大地主题解算是大地测量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椭球的复杂性,随之产生的解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本文分析了大地主题解算的一般方法及其公式的适用范围,指出了它们的特点和不足,讨论了现今常用解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周振宇郭广礼贾新果
关键词:大地主题解算大地主题正算大地主题反算
超高水材料充填减灾减损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进展及展望被引量:4
2023年
深部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重大难题之一。充填开采对于防治深井动力冲击灾害、减少地表下沉、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成效,其中超高水材料水体积比高,充填开采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用料少、充填率高等特点,可有效解决地面环境保护与煤炭资源开采破坏之间的突出矛盾,符合煤炭资源减灾减损绿色智能开采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总结充填开采技术研发背景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明了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材料性能;重点从充填开采地表沉陷控制“充填体—煤柱”及“充填体—支架—煤体”协同承载等方面揭示了充填开采动力灾害防治机理;提出了减灾减损绿色开采动力灾害防治、智能化感知、地表形变监测与预计及充填装备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山东义能煤矿成功进行了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实践,并实现了“三下”深部煤层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采。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实现现代化矿井减灾减损绿色开采,展望了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研究方向为:深化深部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岩层控制基础理论、提高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智能化水平,创新超高水充填与煤系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技术体系,联合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与碳捕获、封存及再利用技术,优化智能化绿色开采监测评估体系与方法,为实现深部资源绿色化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王方田刘超郝文华胡世杰冯光明冯光明郭广礼
关键词:超高水材料地表沉陷
固体充填采煤地表变形预计方法
一种固体充填采煤地表变形预计方法,属于采矿技术中的地表变形预计方法。该方法在固体充填采煤岩层和地表变形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等价采高的概率积分地表变形预计模型;根据矿区地质条件确定模型的预计参数,然后根据充填采煤...
张吉雄张强张祚竞郭广礼
文献传递
营盘壕煤矿首采面地表移动特征实测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掌握营盘壕煤矿首采工作面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特征,根据该矿2201工作面大采深、巨厚弱胶结覆岩以及地表由风积沙所覆盖的特征,在该工作面地表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历时15个月共11次地表移动观测,获取了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的实测资料。根据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了首采面地表移动变形角量参数和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下沉速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在营盘壕煤矿的地质采矿条件下,首采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点移动变形值始终较小,且地表下沉过程中未出现过活跃期;②当首采工作面推进至1 634 m时,非充分开采的地表下沉率仅为0.171,主要影响角正切为1.13,开采影响传播角为89.5°,拐点偏移系数为0.08;③该工作面的倾向非充分开采及其上方的巨厚弱胶结砂岩层的控制作用是地表移动变形值与下沉率较小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巨厚弱胶结覆岩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控制与建(构)筑物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广学房振韩杰胡绍豪郭广礼宫亚强
关键词:开采沉陷参数反演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