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秉杰

作品数:47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基因
  • 10篇测序
  • 7篇核酸
  • 6篇偶联
  • 6篇纳米
  • 6篇纳米金
  • 6篇可视化
  • 6篇扩增
  • 6篇环介导等温扩...
  • 6篇核苷酸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5篇单核苷酸多态...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核苷
  • 4篇荧光
  • 4篇突变
  • 4篇细胞

机构

  • 29篇中国药科大学
  • 28篇南京军区南京...
  • 13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苏省食品药...

作者

  • 45篇邹秉杰
  • 41篇周国华
  • 13篇宋沁馨
  • 10篇王建平
  • 6篇刘云龙
  • 6篇马寅姣
  • 4篇齐谢敏
  • 4篇马雪萍
  • 4篇陆妍
  • 3篇朱术会
  • 3篇初亚男
  • 3篇陈颖
  • 2篇陈之遥
  • 2篇张婕妤
  • 2篇封利颖
  • 2篇郑梦琳
  • 2篇王勇
  • 1篇韦贵将
  • 1篇黄晓晖
  • 1篇叶卉

传媒

  • 6篇分析化学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遗传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药学进展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5年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因其扩增速度快、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仪器要求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核酸诊断领域。为充分利用LAMP技术优势、提高诊断检测的效率与可靠性、扩展其应用范围,同时节约试剂成本,近年来多重LAMP技术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常规的LAMP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多数以聚合反应的双链DNA产物或其副产物为基础,只能判断有无扩增反应发生,而难以识别多重扩增产物的靶标来源及其特异性。为实现多重扩增产物的高特异检测,各国学者通过对该技术巧妙的改进或与其他技术相偶联,发展了一系列多重LAMP扩增检测技术。然而上述狭义的多重LAMP技术依然存在因引物间相互干扰、扩增效率存在差异而引发歧视性扩增的局限,限制了多重扩增的重数。近年研究活跃的微型扩增技术以其实现多个平行、互不干扰的小体积单重扩增的技术优势打破了这一局限,由此产生了新型的广义多重LAMP扩增技术。这些技术还具有试剂消耗少、自动化程度较高、交叉污染风险更小以及更适合对较多靶标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等优势。本文分别从狭义多重LAMP的方法原理及其扩增反应体系优化、广义多重LAMP的方法原理以及多重LAMP技术在诊断检测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多重LAMP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林文慧邹秉杰宋沁馨周国华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用于高度降解mRNA样本的非反转录基因表达量测定方法
2013年
许多生物样本(如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的mRNA易断裂为小片段,利用传统方法检测较困难。为了测定高度降解的mRNA,本研究针对待测mRNA短片段设计一对探针,当探针与待测模板杂交后,通过连接反应将两条探针5'与3'端相连,连接产物作为PCR扩增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从而对待测mRNA进行定量测定。以人ACTB基因为待测靶标,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待测靶标及与待测靶标序列不同的RNA片段,分别考察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并检测肺癌石蜡切片样本中ACTB基因的表达量,与传统的反转录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50 fmol/L,定量线性范围为150 fmol/L~300 pmol/L,并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对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的基因表达量检测时,本方法扩增检测CT值比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小,表明本方法更适合对高度降解的mRNA样本进行定量测定。
唐晓闻李桂梅邹秉杰刘敏周国华
关键词:基因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生物素化ATP硫酸化酶的表达、固定化与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现代大规模焦测序技术的产生是DNA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得到高活性的、固定于磁性微球表面的ATP硫酸化酶.生物素化的ATP硫酸化酶可以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之间的特异结合特性固定在包被亲和素的磁性微球表面,但是利用化学修饰法将ATP硫酸化酶进行生物素化修饰很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利用融合表达策略,将大肠杆菌生物素酰基载体蛋白C端87个氨基酸肽段(BCCP87)与ATP硫酸化酶在大肠杆菌内融合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4ku,并且能够在大肠杆菌内被生物素化.生物素化的ATP硫酸化酶能够与亲和素包被的磁珠结合,固定后的ATP硫酸化酶具有活性,并且能够用于定量检测焦磷酸盐(PPi)和焦测序,为今后建立高通量大规模焦测序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酶.
邹秉杰罗娟武海萍周国华
关键词:ATP硫酸化酶生物素化固定化
基于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生物发光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管是在陆地或是海洋都有发光生物的踪迹。其中基于荧光素酶的生物发光系统被广泛研究,启发着人类在基因、表观遗传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且开发出一系列相关的检测方法,用于体内体外各方面研究。本文从生物发光系统、荧光素酶的种类以及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简要概括近年来基于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检测的研究进展。
刘琳胡婷婷王梦灵聂耀张惟杰王琛邹秉杰邹秉杰宋沁馨
关键词:荧光素荧光素酶
基于核酸侵入反应的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核酸侵入反应是由5'核酸内切酶或flap内切酶催化的,能够识别切割核酸片段形成的特异性结构的一类反应。近年来发展了很多基于该反应的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能够对DNA、RNA、miRNA及蛋白质进行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测定。这些技术大都无需扩增待测靶标,极大地降低了扩增产物交叉污染的风险,在临床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这些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作简要综述。
马寅姣邹秉杰王建平周国华
一种靶多核苷酸编辑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多核苷酸编辑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针对目标靶基因,设计一对DNA寡核苷酸单链,使其与靶基因的正义和反义链分别互补,分别产生能够被一类识别靶序列结构并具有切割活性的核酸酶识别的结构,通过所述的核酸酶切割靶基因组...
周国华赵庆顺俆澍曹莎莎邹秉杰岳芸芸
文献传递
无创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体系的研发及应用
黄欢邹秉杰张国英肖鹏峰周国华卢守莲叶卉姜海
通过临床多技术平台搭建了以分子遗传学技术+影像学技术为核心的无创性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体系,对胎儿结构畸形、染色体异常及单基因遗传性疾病进行宫内诊断,在此基础上,整合现有的胎儿医学门诊、双胎特色门诊、胎儿医学多科会诊平台、...
关键词: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遗传性疾病
热玫瑰小双孢菌来源的丙酮酸磷酸双激酶的表达及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以热玫瑰小双孢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了编码PPDK的基因,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得到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PDK,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PDK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过IPTG诱导,重组菌成功表达了N端带有6-His Tag的重组PPDK。经SDS-PAGE分析,重组PPDK单体分子量为101 kD。经过镍亲和层析和超滤后,重组PPDK蛋白基本达到电泳纯,并被成功应用于焦测序中。
邹秉杰陈之遥周国华
关键词:PPDK大肠杆菌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偶联高特异性核酸侵入反应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引量:5
2015年
建立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偶联高特性核酸侵入反应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优化了体系中flap核酸内切酶1(FEN1酶)和野生型检测探针等用量,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FEN1酶用量为1.5 U,野生型检测探针用量为0.125μmol/L,0.5μmol/L Invader突变型检测探针,各0.25μmol/L通用野生型(VIC)和突变型(FAM)荧光共振转移发卡探针,显著降低了野生型样本和突变型样本背景信号,避免了背景信号对检测结果分型的干扰。采用本方法对编码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ALDH2*2位点21例样本、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CYP2C19*2和CYP2C19*3位点各19例样本进行分型检测,结果表明,ALDH2*2位点GG纯合10例,GA杂合8例,AA纯合3例;CYP2C19*2位点GG纯合9例,GA杂合8例,AA纯合2例;CYP2C19*3位点GG纯合18例,GA杂合1例。使用焦磷酸测序进行验证,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方法特异性好、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可实现对SNP单管闭管无污染的分型检测。
郑梦琳齐谢敏童欢刘云龙邹秉杰宋沁馨周国华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细胞色素P450
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被引量:10
2019年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疫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基于PCR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耗时长、免疫学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筛查方法。然而,对精确控温热循环仪的依赖却严重限制了其在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虽然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可摆脱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但仍需要进行样本核酸分离提取、扩增与检测等步骤。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多种病原微生物等温扩增微流控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设计芯片结构、优化进样模式及检测方式,实现了病原微生物核酸提取、扩增与检测一体化,并具备多重检测、定量检测等功能,具有对仪器依赖度小、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样本量需求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本文从核酸等温扩增原理、进样方式、检测方式等方面对核酸等温扩增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筛查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公共卫生领域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何祥鹏邹秉杰齐谢敏陈杉陆妍黄青周国华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测微流控芯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