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中海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普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4篇肝细胞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癌
  • 3篇甲基化
  • 3篇肝细胞癌
  • 2篇异常甲基化
  • 2篇营养支持
  • 2篇原发性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抑制
  • 2篇口服
  • 2篇老年
  • 2篇肺癌
  • 2篇P73基因
  • 2篇DNA甲基化
  • 2篇穿刺

机构

  • 5篇北京市普仁医...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潍坊市益都中...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3篇赵中海
  • 5篇朱立东
  • 3篇耿小平
  • 2篇李晓明
  • 2篇杨景国
  • 2篇朱立新
  • 2篇汪威
  • 2篇任丽
  • 1篇韩樱松
  • 1篇刘璐
  • 1篇姜大升
  • 1篇房师猛
  • 1篇孙昀
  • 1篇杨虹
  • 1篇杨宁
  • 1篇韦良心
  • 1篇夏峰
  • 1篇钱波
  • 1篇朱立新
  • 1篇刘宗石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穿刺空肠-胆管取石术在胆肠吻合术后狭窄伴结石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2023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颖的胆肠吻合术后狭窄伴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控制胆系感染,CT下确定空肠的经皮穿刺部位,肠管充气状态下穿刺置入8.5F导管固定,1个月后经此窦道透视下取石网篮取出胆管取石,取净胆管结石后予14F引流管支撑胆肠吻合口1年。结果完成经皮穿刺空肠行胆道取石18例,17例通过一次或多次透视下取尽结石,1例经3次取石不尽后转空肠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未出现明显出血、肠瘘、胆瘘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复查未见复发结石,胆肠吻合口通畅。结论经皮穿刺空肠-胆管取石术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伴结石的方法,可局麻操作,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麻醉及全身状况要求低,适应证广泛。
赵中海朱立东杨宁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
术前强化口服辅助营养在老年胃肠道肿瘤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索术前强化口服辅助营养在老年胃肠道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胃肠道肿瘤外科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伴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在术前进行营养干预,试验组给予术前强化口服辅助营养,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eansferrin,TF)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等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不同营养准备后的患者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PA、TF在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检测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3天的LY、ALB水平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总感染并发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6.5±6.8)天,对照组为(23.0±6.6)天,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强化口服辅助营养对于改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术后康复方面效果明显,可作为有营养风险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手段。
赵中海朱立东杨景国汪威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营养风险
肝细胞癌中RASSF1A、HIC1和p7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RASSF1A、HIC1和p7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筛选与肝细胞癌相关的特异性甲基化基因,为寻找肝细胞癌早期诊断指标与探索新的基因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肝细胞癌患者不管是肝癌组...
赵中海
关键词:甲基化肝细胞癌基因启动子
文献传递
118例经皮胆囊穿刺治疗危急重症胆囊炎及序贯治疗和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治疗危急重症胆囊炎的疗效以及后续序贯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普仁医院收治的118例危急重症胆囊炎行胆囊穿刺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穿刺后恢复、后续的胆囊切除手术方式、序贯治疗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18例行胆囊穿刺治疗,102例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死亡16例;后续行胆囊切除术83例,7例非结石性胆囊炎,好转后拔除胆囊引流,12例评估后仍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长期带管。16例患者首次穿刺期间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肺功能不全,其中80岁以上并发症严重患者占75%。结论经皮肝穿胆囊引流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高龄患者即使行穿刺治疗,因全身情况复杂,术后恢复仍有较大风险,胆囊穿刺后续治疗应针对发病的不同特点及全身状况做好评估,做出更适宜的治疗方案。
赵中海朱立东杨景国汪威陈哲韩樱松李宁夏峰
关键词:预后
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胆红素水平的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胆红素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肝癌肝切除患者,根据术后2周胆红素水平,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和胆红素正常组,分析影响术后胆红素水平的临床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胆红素水平、Child分级、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和肝门阻断方式影响了患者术后高胆红素水平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门阻断方式是肝癌术后胆红素升高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结论患者术前肝功能(术前胆红素水平和Child分级)、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肝门阻断类型是肝癌术后胆红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
耿小平赵中海
关键词:肝切除术血清胆红素
心包内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32 例
1999年
赵中海姜大升房师猛
关键词:原发性肺癌外科手术
肝细胞癌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现象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HCC)中RASSF1A、DAPK、FHIT、RIZ1和p73基因的甲基化状况。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40例HCC和4例正常肝组织中5种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分析每种基因甲基化程度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肝组织中无基因甲基化。癌组织中,RASSF1A、DAPK、FHIT、RIZ1和p73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是:90%、77,5%、70%、30%和5%。相应癌旁组织中,RASSFlA、DAPK、FHIT、RIZ1和p73的甲基化率分别为77.5%、77.5%、62.5%、5%和0%。结论HCC中多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普遍的事件。
孙昕朱立新钱波赵中海孙昀李晓明
关键词:肝细胞DNA甲基化肿瘤抑制基因
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应用口服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应用口服营养支持治疗(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对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市普仁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7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ONS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0、60d人体测量指标(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及EQ-5D量表评分变化值等。结果ONS组出院后30 d体重、体重指数及三头肌皮褶厚度变化值(治疗后减去出院时基线值)均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ONS组出院后60 d体重、体重指数及三头肌皮褶厚度变化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ONS组在出院后30d及60d前白蛋白、白蛋白增加值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血红蛋白增加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ONS组在出院后30d和60dNRS评分均下降,NRS评分<3分无需再予营养支持的患者较对照组增多,但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ONS组出院后60d时EQ-5D量表评分变化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术后老年患者,出院后予以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赵中海刘秀任丽朱立东
关键词:结直肠癌营养不良老年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晚期食管癌于北京市普仁医院行介入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采取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穿刺胃造瘘组25例和食管支架置入组23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14d),如血肿或出血、堵塞或移位、胸痛及异物感、肺部感染等;随访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食管支架堵塞及移位、胃造瘘管堵塞及脱落等;比较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食管支架置入组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14d)中胸痛及异物感发生率高于经皮穿刺胃造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术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及再入院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对于伴有进食梗阻的食管癌晚期患者均为安全、有效改善营养的手术操作,但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赵中海朱立东任丽高彦文杨宁
关键词:食管支架置入术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
肺癌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时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40例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40例肺癌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85例,感染率为60.71%;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基础疾病≥3种、肺癌分期、住院时间、化疗和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是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基础疾病≥3种、住院时间、肺癌分期及大剂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肺癌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肺癌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需要对高龄糖尿病及肺癌晚期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防止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赵中海韦良心刘璐
关键词:肺癌下呼吸道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