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世涛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石流
  • 4篇泥石
  • 4篇泥石流
  • 3篇溃决
  • 2篇拦沙
  • 2篇拦沙坝
  • 1篇地质
  • 1篇优化设计
  • 1篇运移
  • 1篇粘性泥石流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滞洪
  • 1篇输移
  • 1篇土体
  • 1篇排导槽
  • 1篇迁移
  • 1篇细颗粒
  • 1篇流槽
  • 1篇工程地质

机构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贾世涛
  • 5篇陈晓清
  • 4篇高全
  • 3篇赵万玉
  • 2篇黄凯
  • 2篇崔鹏
  • 2篇朱兴华
  • 1篇周小军
  • 1篇李泳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山地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横断面泄流槽的地震堰塞湖溃决实验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堰塞湖的溃决问题是研究堰塞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堰塞湖进行排险和处置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原型,设计室内1:250的近似模型实验,完成了堰塞湖自然溃决实验、梯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三角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和复式槽堰塞湖溃决实验,通过对溃决过程中堰塞坝内部土体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泄流槽侵蚀特征和溃决流量过程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溃决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后期以侧蚀为主;溯源侵蚀方面,自然溃决表现最强烈,人工辅助溃决实验中溯源侵蚀由强到弱依次为:复式槽、三角形槽、梯形槽;(2)人工辅助溃决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洪峰流量,与自然溃决相比减小了7.7%~20.1%,表明开挖人工泄流槽降低坝前水位的措施对于降低堰塞湖溃决风险是可行的;(3)以溃决流量增长率高或到达溃决洪峰时间短为判定溃决初期排泄效率高的标准,对比3组人工槽溃决实验,排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三角型横断面、复式横断面、梯形横断面。针对唐家山堰塞湖处置,可在梯形槽基础上开挖三角形槽变为复式槽来进一步提升溃决初期排泄效率。
赵万玉陈晓清高全贾世涛
关键词:侧蚀
拦沙坝对泥石流调控机制的试验研究
泥石流是山地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山区开发和建设危害巨大,防治工作十分紧迫。在泥石流工程防治措施中拦沙坝是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一般建在泥石流形成区沟谷内,拦沙坝的主要作用为调节泥石流性能(流速、容重和颗粒大小等)、固床...
贾世涛
关键词:拦沙坝优化设计泥石流
文献传递
拦沙坝调节泥石流拦挡与输移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拦沙坝是泥石流防治措施中的一种重要拦蓄拦挡工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防护体系配置优化的新思路展开试验研究。在室内二维水槽模型试验中,通过改变泥石流容重、一次过程体积总量和模型坝的开孔率等控制参数,得出泥石流性能在过坝前、后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回淤坡度随泥石流容重、一次输移体积总量的增大和开孔率的减小而增大。泥石流容重越小,输移体积总量和坝身开孔率对坡度的影响越大。(2)当泥石流一次过程输移总量不超过拦沙坝库容时,开孔率2.2%时的流量变化量为6.6%时的2倍左右。(3)在相同的排水孔过流方式下,可用二次式来拟合物料容重与容重比值的关系。由该拟合式可推出容重为15.67 kN/m3时,容重变化程度最大。(4)引入D50比值作为表征拦沙坝分选泥石流能力的参数,比较泥石流过坝时的颗粒变化情况,稀性泥石流经过拦沙坝时,其"拦粗排细"作用最突出。
贾世涛崔鹏陈晓清黄凯李强
关键词:工程地质拦沙坝
人工结构体控制堰塞湖溃决洪峰的试验与设计被引量:5
2011年
为检验人工结构体对堰塞湖溃决洪峰流量的调控作用,进行了室内水槽模型试验.试验主要针对四面体实体结构、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和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试验结果表明:抛投人工结构体对堰塞湖溃决后期洪峰流量的控制作用非常显著,与未抛投人工结构体相比,4组抛投人工结构体的洪峰流量减小26.6%~61.7%;人工结构体的优选型式依次为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和四面体实体结构;增大人工结构体的容重能改善堰塞湖溃决洪峰流量的调控效果.
陈晓清赵万玉高全贾世涛朱兴华
关键词:溃决
交错齿槛槽排导粘性泥石流的试验被引量:1
2011年
排导槽是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用途广泛的泥石流防治措施,在总结东川槽、"V"型槽等现有排导槽槽型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一种新槽型——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展开试验研究。提出排导槽排导指数概念,即直接反应排导槽排泄能力的参数。利用室内水槽模型试验,通过改变交错槽纵比降、齿槛间距、夹角等参数,得出排导指数与上述参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与东川槽相比,交错齿槛槽的排导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最大增幅达74%,表明交错齿槛有较强的挑流排泄能力,能有效解决东川槽等存在的淤积难题;2.不同比降下,交错槽主要设计参数组合存在差异,其中10%与15%比降下,60°齿槛间距为30 cm时,交错槽的排导指数最大,排导能力最强;而12%比降下,60°齿槛间距为40 cm为最优组合;3.小角度齿槛(60°)齿槛挑流排导能力较大角度(80°)更强,更适合坡降较小的排导槽;齿槛角度越大,齿槛的挑流能力有限,阻流作用越明显,对需控制流速及洪峰流量的泥石流,可考虑采用大角度齿槛。
高全陈晓清贾世涛黄凯
关键词:泥石流排导槽
基于正交设计的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水槽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在中国形成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一种包含了黏粒、粉粒、砂砾和砾石等组分的"宽级配弱固结土",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阻滞效应将导致泥石流的触发。基于上述认识,考虑斜坡坡度、降雨时间、降雨强度等3个影响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因素,利用正交原理设计水槽实验,对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将细颗粒增量作为表征在人工降雨水槽实验中土体运移效应的评价指标,运用极差、方差和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影响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3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原理设计的人工降雨水槽实验,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影响土体颗粒运移效应的诸多因素中,降雨历时是主要因素,以下依次是降雨强度、斜坡坡度;其中,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是土体颗粒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斜坡坡度的影响次之;细颗粒增量y与控制因素降雨强度x1与降雨历时x2可用y=(40.92-0.83x1-0.0045x21-8.12x31+81.26x2)/(1-0.42x1+619.8x2)统计关系式来描述。所得结果对土体细颗粒积聚迁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细颗粒运移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周小军崔鹏贾世涛李泳
关键词:泥石流正交设计细颗粒运移
堰塞湖溃决人工结构体滞洪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小岗剑等堰塞湖的应急处置中都采用了开挖泄流槽这一措施,但出现了溃决流量超过了下游城镇防洪标准的危险情景。为控制堰塞湖排泄洪水超过下游区域的防护能力,排泄后期在泄流槽中加入人工结构体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措施。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在泄流槽排泄后期抛投不同型式的人工结构体进行流量调控,包括四面体实体结构、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和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4种型式。通过抛投人工结构体与未抛投人工结构体的对比实验,发现:1.前者比后者溃决洪峰流量减小了26.6%~61.7%,说明人工结构体在控制溃决洪峰流量方面有显著效果;2.通过流量综合分析,提出人工结构式优选次序为: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四面体实体结构;3.从残留体高度上看,未抛投人工结构体的坝体残留高度为原始坝高的1/3,堰塞体后部基本上是冲刷到底,而抛投了人工结构体的坝体残留高度为原始坝高的1/2,说明人工结构体控制堰塞坝下切侵蚀方面有较显著的效果。且从制作工序、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三方面,探讨了四面体实体和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的适用性,在施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更为理想。
陈晓清赵万玉高全贾世涛朱兴华
关键词:溃决滞洪
共1页<1>
聚类工具0